上官修文眉头紧皱,沉思片刻后,嘴上虽然还在怼人,事实上最终还是被栾如玉的一番见解勉强说服。
随后,上官修文押送他们父子来到了城头。他对着抵死不降的叛军大声劝降:“尔等叛军,佘从民父子已在我手,若你们放下武器投降,我可饶你们不死。否则,一律就地斩杀!”
佘从民在城头,声嘶力竭地喊道:“众将士,不要管我,为了大梁新朝,死战到底!”
上官修文怒目而视:“佘从民,你这真不是个东西啊,你这是要让你的部下都为你陪葬吗?”
然而,仍有部分叛军顽固抵抗,不愿意放下武器投降。上官修文不再犹豫,大手一挥:“杀!”一时间,喊杀声再次响彻夔州城。
刀光剑影交错,喊杀声震耳欲聋。佘从民的衣衫已被鲜血染红,看成着城下抵死不降的兵士被砍瓜切菜一样,他的呼吸愈发急促,但眼神依旧坚定,“上官修文,你不能杀我们,我们可以为你效力,给我们一条生路!”
佘勇则在一旁拼命护着父亲,却也身负多处重伤,“求求你们,放过我们吧!”他的声音已经嘶哑,充满了恐惧和绝望。
上官修文心中不爽,一脚踹向佘从民的儿子佘勇,将其踢倒在地。佘从民心急如焚,想要去救儿子,却被上官修文的手下团团围住,一柄柄明晃晃的长刀就在脖子上,让他不敢有半点异动。
经过一番殊死拼杀,上官修文一行终于成功平息了城下的反抗。
而城头上,佘从民倒在地上,喘着粗气,眼中充满了绝望和不甘。
他望着头顶浓烟四起的天空,心中悔恨交加,恨自己轻信了上官修文,“上官修文,只要留我们性命,让我做什么都行!”佘勇则在一旁痛苦地呻吟着,身上伤痕累累,鲜血不断渗出,“爹,我们不能死在这里,我不想死啊!”
上官修文俯视着他们,心中没有一丝怜悯,冷冷地说:“你们作恶多端,今日便是收取你们的一丝利息。国法尊严,终将镇压一切邪恶。来人,将这贼子二人好生看管。我要用他们的血,给那些被他们迫害过的百姓一个交代。”说罢,转身离去,留下佘从民父子在绝望中等待着未知的命运。
紧接着,上官修文迅速掌控了整个夔州城的局势。他派出手下的精锐部队,对佘从民父子的残余势力逐一铲除干净。城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人们对这个突然的变故感到震惊和恐惧。士兵们在大街小巷穿梭,搜寻着佘从民父子的亲信。稍有反抗者,便被当场格杀。
上官修文威风凛凛地站在城楼上,俯瞰着这座被混乱笼罩的城市。狂风肆虐,他却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峰,屹立不倒,威严之气四溢。在这动荡不安的时刻,无人胆敢挑战他的权威,百姓们在恐惧与不安中默默祈祷,期盼这场可怕的风暴能够尽早消逝。
“大人,这城头风沙太大,还是回营吧!”说话的正是此次与上官修文并肩作战的叶知秋。
上官修文微微侧头,看着叶知秋,脸上露出一抹复杂的笑容,说道:““呵呵,明真兄啊,真没看出来,你也有这般生猛的一面啊!”
想当初在华新坊初遇时,他不过是个为了三餐温饱而苦苦挣扎的瘦弱书生。面色苍白,身形羸弱,眼中满是对生活的无奈与迷茫。那身破旧的衣衫,补丁层层叠叠,仿佛在诉说着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叶知秋听闻,不禁感慨道:“大人,若不是您的赏识与提携,哪有今日的叶知秋。”
上官修文拍了拍叶知秋的肩膀,继续说道:“而如今,你身着戎装,虽满身血污,却更显英雄气概。你的眼神不再彷徨,而是充满了坚定和果敢。身姿也因战火的磨砺变得强壮有力,举手投足间都透着军人的坚毅和勇气。”
叶知秋郑重地说道:“大人,此乃跟在您身边耳濡目染,深受您的影响。”
“你呀,你就接着谦虚吧!哈哈……”
与此同时,上官修文派遣的使者身骑快马,日夜兼程地赶回京城,只为向上官传递那胜利的捷报。使者怀揣着上官修文亲自书写的捷报,一路上不敢有丝毫的停歇与懈怠。
那封捷报好似承载着万千民众的希望与荣耀,也凝聚着上官修文的无数心血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这份捷报犹如一阵春风,以惊人之速迅速传遍了整个朝廷,瞬间引发了轩然大波。大臣们得知上官修文成功平定叛乱的消息,皆欢欣鼓舞。
朝堂之上,君臣见礼完毕,吏部尚书张大人率先出列,双手捧着捷报,恭谨地说道:“陛下,上官修文此次平叛大获全胜,实乃国之大幸!臣以为,应当为其请功,并昭告天下,树为楷模。”
皇帝微微颔首,接过捷报仔细阅览,脸上满是欣慰与欢喜,说道:“朕一早起来便见有喜鹊在枝头啼叫,料想必有好事,未曾想应在了上官爱卿身上,哈哈……好,甚好……这小子干得漂亮,主意更是精妙,去,着人将那押解回来的佘从民父子收拾妥当,稍后命其上殿为众人歌舞一番,往后每逢朝会,都让他们歌舞助兴。”
众大臣听闻,先是一愣,随即纷纷应和,称赞之声此起彼伏。
“上官大人青春有为,英勇无畏,智谋过人,实乃我朝之柱石啊!”一位大臣激昂地说道。
“是啊,此次平叛,上官大人功勋卓着,应当重赏!”另一位大臣也高声附和道。
然而,也有大臣在心中暗自思量,这朝会何等严肃庄重,让佘从民父子每逢朝会都来歌舞,实在是荒唐滑稽。那佘从民父子本妄图自立为王,如今却要沦为优伶供人取乐,这般落差,着实讽刺。
但在这表面的迎合声中,这些想法也只能被暂且压下,百官们大都表现出对皇帝这一提议的期待,毕竟这也算是对叛乱者的一种羞辱和惩罚。
群臣情绪高涨,畅所欲言,对上官修文的功绩给予了极高的赞誉,皆认为他乃是国家的中流砥柱,值得大力褒奖和推崇。
皇帝看着群臣,朗声道:“上官爱卿此番功绩,朕心甚慰。他的英勇与智谋,让这场叛乱得以迅速平息,为国家和百姓带来了安宁。来人,替朕拟旨……”
喜欢山高我为峰请大家收藏:()山高我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