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安西兵日记评价 > 第155章 长清驿馆(第1页)

第155章 长清驿馆(第1页)

战争还在持续,只是换了一种风格,右路军没进入郓州界,中路停在邺城练兵,左路军铺开了向前,威胁一州两县,却没有攻城的打算。

一队队安西军穿行而过,如入无人之境,李师道不说话下边人得过且过,无所谓了,咱就在城里等着吧。

郓州和寿张守军不动,在范县与老裴对峙的刘悟受不了了。

李师道也不是把所有兵马都交给大舅子,还有个硕果仅存的大将刘悟,刘悟的军事才能一般,但他有一项最大的优势,宽厚,很受郓州兵爱戴,被亲切的称为刘父。可能也正因为他这种特点才没被搞死。

面对朝廷征讨,李师道给了刘悟充分信任,让他率领主力扛中路,让两个舅子带杂兵挡两路偏师,这个安排倒也不能说错。

问题是他不知道两个舅子都已全军覆没,也没人敢跟他说,刘悟带人在范县与裴度对峙他还挺满意,耗着呗,耗到朝廷退兵就赢了。

他挺得住,刘悟受不了了,对面的神策军战力一般,问题是自己这边更烂,本来僵持着也没什么,后路却出了事,阳谷方向的安西军不断威胁自己身后和补给线,搞的人心惶惶,再这么下去仗就不用打了。

郓州那边是指望不上了,送回去的军情也到不了李师道手里,还得靠自己。神策军这边暂时没事,先解决后路吧,不指望能打赢,至少把安西军赶回阳谷去。

挑选两千精锐设伏,用运粮队做诱饵,堵住了一支安西步军,结果却令他大跌眼镜。

五百人的方阵面对两千多人围攻丝毫不乱,死活都啃不动,等到鲁豹率马军赶到,郓州兵彻底溃败。

经此战后刘悟主动让出范县,退守寿张,再也没有野外争雄的想法,也将战场的主动权让了出去。

安西军在乡野穿行,百姓最开始时要么东躲西藏,要么在围子墙上严阵以待,很快他们就知道来的是安西军,而且大戏里说的都是真的,安西军真的不祸害百姓。

齐鲁大地,礼仪之邦,讲究脸面,王师来了,躲着是不合适的,有胆大的耆老里正出面询问,还带了些劳军的东西。

按安西军纪,没有军令私自收百姓财货等同劫掠,将校士卒只喝清水,余皆不收,双方接触越来越多,济州新税制的消息也随之传开,夏四秋三,二十天劳役,除此之外再没有任何赋税。

此事在民间反响极大,老百姓其实不关心城头插什么旗子,他们更关注要交多少粮税和出多少劳役。(许多年后有个大老粗说我当皇帝你们不用纳粮,如此粗糙的谎言依然有很多人相信)

烦了一直在长清县,接待后又送走了齐州,淄州,青州和密州刺史,说你们都是大唐忠臣,以前的事朝廷无意追究,各自回去宣告归附大唐吧,每州派两百兵马来观战,注意是观战,不是助战。

至于登州和莱州离得实在遥远,索性便去道公文拉倒,让他们老实等着朝廷命令吧。

旭子来信,沂州和海州刺史已经给他上了公文,宣布归附朝廷统属,至此李师道已经被彻底围死在大野泽以北的狭小区域,能勉强控制的只剩郓州和寿张,宿城,须昌三县,外无援兵,内部人心涣散。

按理他得好好想想退路了,比如直接跑路,或者抓紧时间上表投降,或许还能保住小命,可他什么都没做,也不知道是真瞎还是装瞎。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农夫开始新一年的春耕,烦了送走诸刺史后命人把那半套旗牌收了起来,除此便是带着蒲瑶儿游玩,仿佛忘了不远处的战事。

蒲瑶儿已经完全适应了新角色,一心一意做乖巧的小妾,她很珍惜眼前时光,从不拒绝烦了的任何要求。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对于风俗习惯和民风甚至人的性格都会有影响,比如靠近边关的地区,民风尚武彪悍,河北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

富庶的地区,民风相对柔弱,有争执会先讲道理,不会轻易拼的你死我活,江南富庶柔润如书生仕女,

越是生存环境恶劣的地方,越容易产生一些奇怪的风俗习惯,人也更加不畏生死,宗族意识更加强烈,也更加团结。

至于齐鲁大地则是个很特别的地区,靠近大海,土地适宜耕作,有盐有粮便满足了生存的基本条件,远离游牧民族袭扰,生活相对稳定,地域却相对偏僻,再加上孔孟故乡,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使得这里的民风很特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