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早,太宗设朝,聚集文武,写了取经文牒,用了通行宝印。有钦天监奏曰:&ldo;今日是人专吉星,堪宜出行远路。&rdo;唐王大喜。又见黄门官奏道:&ldo;御弟法师朝门外候旨。&rdo;随即宣上宝殿道:&ldo;御弟,今日是出行吉日。这是通关文牒。朕又有一个紫金钵盂,送你途中化斋而用。再选两个长行的从者,又良马一匹,送为远行脚力。你可就此行程。&rdo;玄奘大喜,即便谢了恩,领了物事,更无留滞之意。唐王排驾,与多官同送至关外,只见那洪福寺僧与诸徒将玄奘的冬夏衣服,俱送在关外相等。唐王见了,先教收拾行囊马匹,然后着官人执壶酌酒。太宗举爵,又问曰:&ldo;御弟雅号甚称?&rdo;玄奘道:&ldo;贫僧出家人,未敢称号。&rdo;太宗道:&ldo;当时菩萨说,西天有经三藏。御弟可指经取号,号作三藏何如?&rdo;玄奘又谢恩,接了御酒道:&ldo;陛下,酒乃僧家头一戒,贫僧自为人,不会饮酒。&rdo;太宗道:&ldo;今日之行,比他事不同。此乃素酒,只饮此一杯,以尽朕奉饯之意。&rdo;三藏不敢不受。接了酒,方待要饮,只见太宗低头,将御指拾一撮尘土,弹入酒中。三藏不解其意,太宗笑道:&ldo;御弟呵,这一去,到西天,几时可回?&rdo;三藏道:&ldo;只在三年,径回上国。&rdo;太宗道:&ldo;日久年深,山遥路远,御弟可进此酒: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rdo;三藏方悟捻土之意,复谢恩饮尽,辞谢出关而去。唐王驾回。
果然是法相庄严,仪式隆重!
只是,这些都是吴承恩老夫子虚构出来的。事实的真相远非如此。
玄奘,俗名陈缑,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人。祖父陈康做过北齐的国子博士,父亲陈惠一生不愿做官,遂隐居起来,专心于个人素养的修炼,期间他博览群书,为一时名士。陈缑上面还有三位哥哥,其中二哥陈素早年出家为僧,法号长捷,擅长讲经说法,致力于佛学研究。
在父兄身体力行的影响下,陈缑幼年时即喜好读书论经,为自己在日后的佛学界中的一步步成长夯下了坚实的基础。
不过,人总是要吃饭的。陈缑无论对学问多么专注,也要首先解决肚子问题。但是陈家素来淡泊名利,家资贫乏,一旦年成不好,生计就会受到影响。于是做哥哥的长捷法师便把这位颇有慧根的弟弟接到了自己身边‐‐洛阳的净土寺。
吃饭问题有了着落,陈缑便又可以按照自己的爱好来尽情读书了。只不过,身在寺院,手头不太会有四书五经、仁义道德之类的俗家书籍,最多的,就是佛经。
我一直认为,环境是影响一个人成长的最为重要的因素,孟母三迁也是因为考虑到环境对儿童成长的影响。所以,不论长捷法师是否有心让弟弟和自己一样出家为僧,他提供的环境都直接决定了陈缑最终选择走上比丘之路。
陈缑同学在天真无邪的儿童时期便开始接触佛经,在净土寺期间更是饱受佛学的熏陶和感染,加之小孩子心中本就没有太多俗世观念,也没有感受过纷繁尘世的诸多诱惑,所以很快地,对佛祖的敬仰就如同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一发不可收拾,不入佛门不足以了却心中的夙愿。
隋炀帝杨广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十三岁的陈炜正式出家为僧。本就天赋异禀的他先后师从多位高僧大德,遍游洛阳、长安、成都、扬州等地,与各地僧众讨论切磋,眼界越发开阔。
作为学生,玄奘无疑是优秀且出类拔萃的。但是,随着眼界的开阔与学识的丰富,玄奘反而越发觉得糊涂了。
南北朝时期,佛教大盛,寺院遍天下,和尚尼姑数不胜数。但当时人出家的动机可远没有玄奘那么单纯,多半是为了逃避兵灾、服役和饥荒而来。总之一句话,出家在当时是个混饭吃的行当。俗话说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可当时不止小和尚,恐怕不少老和尚、不老不小中和尚也是有口无心。反正念的是梵语,一般施主恐怕是听不懂的!
有口无心是不敬业的表现,用施主的香火钱放高利贷那可就是不道德的行为了。可令人惊叹的是,当时无数的寺院都在从事着合法融资(接受布施和香火钱)非法运作(放高利贷)这一行当。试想一想,身披袈裟、口念佛经的和尚们一脸庄重地打着佛祖的名号向穷苦百姓做着黄世仁所做的事情,对宗教是多大的讽刺!
专业由修行变成了吸血鬼似的敛财,整体的佛学水平也就可想而知了。虽然仍有部分僧人在坚持独善其身的钻研,但是佛教自东汉年间传入中原后不断本土化,对于同一段佛经师傅们可能都会有着自己的认识。他们对佛经的阐述自成一派,各派观点常常互相冲突,使人莫衷一是。
玄奘发现,自己不断汲取的知识,经常在脑海中相互碰撞,各种观念像人一样,开始还是比较温和的讨论,后来就是拍桌子吵架,最后居然发展到大打出手。无奈彼此实力旗鼓相当,没有哪派理论能够彻底压倒其他派系取得统治地位,最后只好和谈后继续共存下去。
不同的观念可以在思想中共存,但是玄奘不干了:&ldo;你们必须决定出一个正主来,否则贫僧的人生岂不都没有了方向?&rdo;
于是又是开会讨论‐‐拍桌子‐‐打‐‐和谈‐‐继续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