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知大棒做法须配有胡萝卜方能显效。一味地打压和限制只会将事情逼向它的对立面。
很快,李祐和那些切身利益受到重创的人就联合了起来,将斗争的矛头直指权万纪。他们出气的方法只有一种:杀了他!
但权万纪毕竟是朝廷的正式官员,又没有什么罪行,青天白日公开杀人肯定行不通。唯一的办法,只能是暗杀。
既然是暗杀,一来需要精心的筹划,二来就是要严格保密,而这些显然都不是古惑仔们的强项。混迹官场多年的权万纪很快便得知了他们的阴谋,于是他先下手为强,把为首的几个混混抓进了牢房,随即将此事报告给了朝廷。
刑部尚书刘德威奉命前来调查此事,并传达了李世民的指示:召李祐、权万纪等入朝,当庭对质,定要把事情弄个水落石出。
权万纪接到指示后便启程了,可是心中有鬼的李祐却迟迟不敢进京。长期受古惑仔影响的他居然作出了一个更加短视的决定:派燕弘信的哥哥燕弘亮率人追上了权万纪一行,全部杀光。
这就算是缴了投名状了。古惑仔们趁机劝说李祐据齐州起兵,可成&ldo;大事&rdo;。头脑简单又容易发热的李祐在众人的劝说和吹捧下不禁心神荡漾,仿佛见到了自己君临天下的盛况。于是他整修城墙,加强战备,征调齐州城内所有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入伍,扩充自己的军事力量;接着打开官仓,重赏全体官兵,并设立&ldo;开府仪同三司&rdo;、&ldo;上柱国&rdo;等官职,壮大自己的政治队伍。大大小小的混混们闻讯,集体狂欢,纷纷前往投靠。匆忙之间无人考证官职序列,就随便起名,如&ldo;拓东王&rdo;、&ldo;拓西王&rdo;之类,就差托塔李天王了。齐州城内群王四起,一时间搞得是乌烟瘴气。
头脑发热者虽有不少,但大多数人对于当前的形势还是看得非常清醒的。他们知道,古惑仔上街砍人还可以,但若想造反玩政治还不是那块料。所以尽管李祐下了只进不出的禁令,仍有不少军民趁夜逃出齐州,投奔朝廷。
再看长安城内。儿子造反,对于唐太宗李世民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但无论是谁,胆敢破坏他所制定的游戏规则,都必须予以严惩。
很快,兵部尚书李世眅奉旨出兵平乱,还在齐州附近的刑部尚书刘德威则就近集结兵力,协助李世眅,共同讨伐李祐。
这边大军已经上路,那边李祐却在忙着整天吃喝玩乐。只是李祐的轻松不是因为他不曾考虑过如何守城的问题,而是他心中有&ldo;底&rdo;。
这个&ldo;底&rdo;来自燕弘亮。
原来,在控制了齐州城后,李祐和古惑仔们曾经就如何应对政府军的进攻问题展开过讨论。当时燕弘亮豪气冲天,大手一挥:&ldo;齐王放心!官军若来,燕某右手拿酒杯,左手挥刀,便能把那群无用之辈打得个落花流水!&rdo;
哎,遥想当年,关羽温酒斩华雄也是先斩再喝,没说过能边喝酒边杀人的。这燕弘亮也是江湖上混久了,好吹牛成了习惯,而李祐对这种大话居然还&ldo;闻之甚乐&rdo;,把吹出来的牛皮当成了依靠,那就不能不说是他自己判断能力的问题了。
只是吹出来的牛皮容易破得很。齐州附近的其他州县压根儿就不理会李祐发布的各项命令,反而调集军队向齐州进发。面对越来越紧张的形势,燕弘亮倒是一直右手拿着酒杯,左手拿着鸡腿之类的食物而不是刀‐‐他也只会吃喝玩乐说大话而已。看样子&ldo;大事&rdo;是成不了了,不如先吃饱喝足再说。
被视作靠山的燕弘亮天天喝酒吃肉,一个有用的主意都没有,李祐心里越来越没底,但也只能唉声叹气,挨一天是一天。
终于,手下有人给他出了个主意:不如趁官兵未至,先掳掠城中百姓落草为寇,当山大王去!这样或许还能保住一命。
然而李祐的性格便是优柔寡断,虽然政府军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留给自己的反应时间越来越少,但他除了叹气和流泪,根本无法做出果断的抉择。
眼瞅着李祐末日将近,他的一些手下决定联合起来,生擒李祐献给朝廷,以求自保。
贞观十七年三月,密谋者在兵曹杜行敏的率领下包围了王府,睡梦中的李祐等人被惊醒。知道情势不好,李祐和同样住在府中的燕弘亮等人立刻全副武装躲进了卧室。
此时外面包围的兵力超过一千,而李祐卧室内仅有五人。
超过200:1的比例,胜负可想而知。如果大家一拥而上,相信破门而入不是难事,只是刀枪不长眼睛,保不齐会伤着李祐。这小子再混球,毕竟也是皇帝的亲生儿子,还是把活人送去长安比较稳妥。可这人估计也瞅准了这一点,死不投降,也不肯出来,这倒难办了。
杜行敏急得在门口打转‐‐他不是怕抓不到李祐,凭着这一千多号人,连续包围不是问题。他怕的是时间一长,更高级别的长官到来,活捉李祐的大功劳可就要落入他人之手,如同煮熟的鸭子还是飞了。
转了一个上午,倒还真让他憋出了一个主意。他一面让人在房子四周堆积木柴,一面向屋内的李祐喊话:&ldo;大王如今已成国贼,若不早降,马上就要葬身火海啦!&rdo;
生死关头,李祐再一次体现出了虽然无能,却很讲义气的特点:&ldo;我愿开门,只是希望能够确保燕弘亮兄弟的安全!&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