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大业初年,李渊开始由文官转任武职,掌管宫廷禁卫事。公元615年,巡视山西的隋炀帝发现当地农民起义十分频繁,就委任自己信任的表兄李渊为山西河东慰抚大使。李渊果然将山西诸道的农民起义军收服,让炀帝很高兴,正式拜他为太原留守,从此李渊就成了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虽然地位和权势日隆,但李渊并没有因此而骄横,相反的待人更加宽厚,礼贤下士、不分贵贱,广结各方豪杰,来投附他的人越来越多。
生性多疑的隋炀帝虽然重用李渊,但看到他的实力逐渐壮大起来,对他又很不放心。一次炀帝召李渊议事,不巧他正好生病来不了,炀帝便疑心顿生,向李渊的外甥女、妃子王氏问道:&ldo;你舅舅生病了?病死了没有?&rdo;李渊从此就知道隋炀帝已经很忌惮他了。杨玄感兵变之后,隋炀帝变本加厉地猜忌文武大臣,不知从哪里听到一句&ldo;李氏当为天子&rdo;的谶语,就一次杀掉了手握重权的郕国公李浑一家三十二人。
这下朝中人人自危,李渊也不例外,但他毕竟出身官宦世家,加上多年的官场风雨锤炼,早已经锻炼成一个胸有成竹、老谋深算的政治家。他一面装作胸无大志的样子,沉湎酒色不理政事,另一面又暗中授意长子李建成在河东地区广交才俊,命次子李世民在晋阳拉拢农民起义军首领。建成和世民两兄弟很了解父亲的苦心,无不尽心竭力,广纳豪杰。就这样,表面上不思进取的李渊秘密地积蓄着自己的实力,只等待时机到来的那一天。
晋阳起兵
正在这时,一个对李渊的事业有着重大影响的人出现了,他就是刘文静。这是个有雄才大略的人,时任晋阳令,后来因亲家李密造反而被捕入狱,他本来就与李渊有密切来往,李渊得知消息后派李世民前往牢内探望,并表示如有机会一定设法营救。刘文静感于李渊的知遇之恩,向李世民建议李渊尽早起事,最好能在其他义军与隋军纠缠时乘虚入关,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样不到半年就可图成霸业。这个建议让李渊兴奋不已,同时也下定了反隋自立的决心。
但李渊毕竟和一般的农民起义军领袖不同,他和隋王朝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要起兵也必须有个能够服众的说法。他在努力寻找一个最佳的借口,希望能让一切变得理所当然。
纵鹊毁巢唐史纪:太宗时,尝有白鹊构巢于寝殿之上,合欢如腰鼓,左右称贺。上曰:&ldo;我常笑隋帝好祥瑞,瑞在得贤,此何足贺。&rdo;命毁其巢,纵鹊于野外。
李渊在山西驻防,有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北抗突厥。往常他总能在突厥入侵中获取阶段性的胜利,但这次他派副留守高君雅和马邑太守王仁恭与敌人作战,却因为二人的战术不当,惨败而还。炀帝本来就对李渊不满,这下终于抓到了把柄,下令将李渊下狱,将王仁恭斩首。现在李渊终于觉得找到了时机,他在狱中告诉李世民让他尽快起兵,否则束手待毙,恐怕连全家性命都难保。
于是李世民尽快回家召集英雄,准备起事,同时也为父亲的命运感到担心。幸好炀帝觉得时局危险,如果杀了李渊,等到突厥打进中原时将找不到人来抵抗,到时恐怕隋朝会亡得更快,一番权衡利弊之后,竟然把李渊放了。李渊一家在庆幸之余,决定不再坐失良机,准备尽快行动。
这个时机终于来了。隋朝的鹰扬府校尉刘武周因为和太守王仁恭的侍女私通,害怕被发现,就以贪污之名杀死了王仁恭,进据汾阳宫,自称天子,国号定杨。这下他侵犯到了李渊在山西的势力,于公于私,李渊都不能姑息。李渊看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一面派李世民、王威、高君雅率兵讨伐刘武周,一面以讨伐刘武周需用兵为名,派谋士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到处召集兵马粮草。由于早已打下了良好的根基,众英雄纷纷归附,很快聚齐了一万多亲兵,又暗中召回驻守在蒲州的建成、元吉两兄弟到晋阳,准备起事。
李渊的动作和意图被副留守高君雅和王威察觉到了。他们并不是李渊的亲党,担心李渊要谋反,想了个计谋,打算请李渊到晋祠祈雨,乘机将他杀死。李渊得知他们的计谋,于是先下手为强,给高、王二人找了个里通外国、引突厥袭边的罪名,将二人杀死,正式起兵。
首战告捷
因为山西北靠边境,李渊必须考虑突厥的问题。一旦突厥在这个关键的时候骚扰,或者直接被他人利用与他作对,那么自己的后方将不得安宁。所以早在起兵之初,李渊就已经想好了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他知道突厥进犯中原无非是想得到粮食财物,就派刘文静出使突厥,以谦卑的态度与突厥交好,许给他们不少好处,希望自己起事时突厥能够率兵相应。其实李渊并没有真的指望他们会帮忙,只要能够不趁机从身后袭来,就已经是战略性的胜利了。这下一切准备周全,李渊终于可以放手作一番大事业了。
但李渊并没有急着自立门户,称王称帝。他知道这样会招来天下骂名,成为众矢之的,于是先建起了大将军府,设立三军,分立左右,十分齐整却不张扬。他命令世子李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大都督,率左军;次子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大都督,率右军;谋士裴寂、刘文静等也都各司其职,井然有序。除此之外,他还开仓赈济贫民,在所辖境内废除苛捐杂税、大行仁政,使得远近归心,积极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