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成功地运用了声东击西的战术,把正在山东北部反扫荡的115师和山东纵队的主力部队甩开,竟然也学着八路军的战术,白天隐蔽,主要兵力星夜南下,每驻一地即封锁路口,准进不准出。从11月2日半夜开始,兵分11路,在飞机、坦克和大炮的配合下,向沂蒙山区扑来。
115师师部在留田一度陷入绝境,虽然成功突围,但其后日军先后在大青山、崮屿、马鞍山一带,合围了山东分局、山东军区、115师部等后方机关,以及抗大一分校和一些地方部队,八路军经过血拼,发生了许多次比狼牙山五壮士壮烈得多的战斗,才突出重围。但损失惨重,牺牲了很多高级干部。
2
在日军扫荡沂蒙山区的同时,也分兵一部进入滨海区,对滨海的八路军实行牵制和扫荡。但滨海的八路军顶着巨大压力,一方面抽出兵力增援沂蒙山区,一方面插入敌后,攻打敌据点,牵制在沂蒙山区扫荡的日军。如果说在敌人扫荡的地区可以游击、躲避,那么在这里就是主动出击,就是硬碰硬的战斗。山纵二旅独立团九连和新十连驰援鲁中,在李林村被日军包围,吸引了五千多敌人,血战一天,誓死不降,除一个负伤的排长只身突围,其余的全部牺牲。五团在刘涌的带领下,直插敌后,罗积伟的带领的一营,向莒县中部的白莲汪、大官庄、岞山一带进逼。
在穿插的路上,到处看见了鬼子扫荡留下的痕迹。几乎每一个经过的村庄都起火冒烟,长长的烟带,像一条条不祥的黑龙,在半空中卷翻,拖得老长,空气里的焦烟味儿几乎没有断过。路边村头,经常看见百姓的尸体。有的被挂在树上,有的被剖开肚子,还有的老小几个人死在了一堆。许传领又想起了南湖大集上的尸山血海。他实在不理解。这日本人怎么就是各一类呢?打仗归打仗,当兵的和当兵的撕杀,怎么来都可以,怎么还拿杀老百姓像闹着玩一样?他们杀人是不是和抽大烟一样上瘾?听说他们那里是一个不大的岛子,难道在那里出生的人,骨头都是黑的?娘的!
五团到达目的地后,立即展开攻势,一度切断台潍公路,后又在岞山一带和大批日军血战了一场。来不及休整,接着受命西下,直接支援沂蒙山的战事。西行一百多里,来到群山绵绵的山区,在一个叫做和尚崮的附近,突然遇到了一个突围出来的沭水县大队的兵,说他们县大队和几千个老百姓被日军合围在这一带,希望主力部队支援。
因为五团还要继续向西执行任务,团长就命令留下了一个连。因为当时的一营侦察班正处在作为先头连的这个连的前边,团长下命令时只说要前边的九连留下,侦察班便也顺势留下了。他们突进合围圈,和县大队汇合在一起,一看,县大队是52个人,九连和侦察班是121人,一共是173人。他们赶紧把县大队修好的工事又加固、扩大了一番,让老百姓隐蔽在阵地后的一条山沟里,准备把敌人阻击到天黑后再突围。带队的刘连长要侦察班在沟口掩护老百姓,说侦察兵带路、探路有经验,到一定的时机带着他们冲出去。董家莆觉得这个任务也挺重要的,就答应了。
一场战斗拉开了序幕。
侦察班在沟口前的一个高坡上,看着左前方山腿上的战斗。
日军一次次冲锋,一次次被打退,兵力不断向那里集中。从山顶到山腿,方圆几里的地方,惨烈的喊声,钢盔、刺刀的闪光,手榴弹、炮弹爆炸的烟团,烟尘有数丈高,成了一副铁火血肉搅成的图画。一次次冲锋,一次次被打退,八路军坚持到太阳偏西,伤亡很重。
山腿上的刘连长觉得这样很难坚持到天黑,只能现在趁日军临时停止进攻,冒死撕开一条口子,让侦察班带着老百姓突出去。他把全连的四挺机枪、十六枝驳壳枪都集中起来,和部分手持三八大盖的战士一起,组成织一支突击队。
之所以如此,是基于他对驳壳枪的理解。驳克枪有多种叫法‐‐由于它的枪套是一个木盒,所以有的叫它盒子炮或匣子枪;也因为它的弹匣装二十发子弹,所以叫它二十响。其实它的正式名字是毛瑟军用手枪。它出自德国,欧洲军队却不喜欢它,原因是它作为手枪太大,佩带不便;作为冲锋枪呢?威力又嫌小;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直握它射击时,枪口向上跳动大,射击精度差,所以在欧洲它最终没成为制式装备。没想到它在中国战场上派上了用场,成了名扬天下的一代名枪。为什么?因为中国军队尤其是八路军,装备差,自动武器很少,只好靠夜战、近战对付对手。这一来,这枪就发挥作用了。八路军还摸索出了很特殊的使用方法,就是斜着出枪,横着扫,克服了直握的缺点,威力就出来了,一扫一大片,为了出枪快,有的甚至锯掉了准星,打熟了,一样可以百步穿杨。日军提起它就害怕。用这样一支队伍当突击队,可以更好地搭配、发挥火力。
刘连长观察了一下地形,认为突围要是选择前面的山头肯定不行,那里易守不易攻,突破了以后,老百姓也不方便转移;选择在东边的山谷也不行,敌人要是在两边山上火力封锁,几乎没有射击死角;只能选择在西边的一块石板地。那里的中间地带,离两边的山头各有七、八百米,不利之处是因为它只有相对平缓的斜坡,是日军防守的重点,突击起来伤亡会很大。好处是只要打开缺口,就可以相对躲开山上的火力,老百姓可以快速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