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惟敬和杨方亨离了接见所返回驿馆,好半天才歇过来,&ldo;沈先生,你不是说万丈水涓无滴漏吗,出了这么大的乱子,这可怎么办啊?&rdo;
&ldo;不要怕,开弓没有回头箭,只要你我统一口径,就说册封大典非常圆满,难道朝廷远隔千里,还能知晓真相么?平秀吉的回书,我自会找小西行长去伪造一份,关键就看杨大人能否和惟敬同舟共济了。&rdo;沈惟敬咬牙道。杨方亨忙道:&ldo;那是自然,一切全靠沈先生运筹。&rdo;二人苦心商讨对策,一夜未眠。
册封大典以闹剧终结,但事情远没有结束,接到明使的书信后,朝鲜方面不情愿地派出了贺使,但并非如日方想像的重臣王子,只是两名官衔为州判的低级官吏,带的贺礼也是些粗布土产。秀吉闻报更加恼怒,面也不见,当即命人将朝鲜使节轰出大阪,而且下定了要继续征讨朝鲜的决心。
沈惟敬弄巧成拙,原以为日人头脑简单,只要秀吉接受了册封,他便可以交差,至于以后是凶是吉他都不管;不料&ldo;魔术表演&rdo;失败,没有能完成东封使命,只有再回过头来,骗自己人了。
秀吉驱逐朝鲜使节让他灵感突发,深思之后,写了一封折子,内中道:&ldo;平秀吉接受册封,习华音,三呼万岁,表示修好睦邻,但恐朝鲜不释前嫌,故尚未撤军,一时未具谢表。&rdo;并添油加醋地说丰臣秀吉如何对朝鲜没派高级官员来祝贺受封表示不满,暗示若议和有变,完全是日本和朝鲜之间有隙,和己无关。
过了两天,又到大阪街上买了许多日本土特产,伪称是丰臣秀吉回赠明朝的礼物,让随行人员拿了这封折子并礼物先行回国复命。杨方亨虽非君子,但毕竟是正统的朝廷官员,哪玩过这种把戏,看沈惟敬大刀阔斧地办理这一切,唬得他如醉如痴,不敢发一声。
沈惟敬哪管这些,又径直去找小西行长,要他帮忙弄一份丰臣秀吉接受册封的表文,小西行长惊魂未定,不敢答应;沈惟敬大怒,威胁要去太阁那里告发他,小西行长无奈,只得应允等事情平息一两个月后再设想盗取官印替他做假表文,方哄得沈惟敬满意而归。
12月,小西行长将一封伪造的回书表文送来,沈惟敬心知肚明,知道回京师必然将被治罪,于是让杨方亨先回,自己留朝鲜以&ldo;督促日本退兵&rdo;。
杨方亨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二月回京,呈上沈惟敬买自日本的方物作为贡礼,并献上假造丰臣秀吉的谢恩表一道。
大明礼部官员对照上次小西飞来京时的表文,在验证丰臣秀吉的谢表时,发现印章是假的;加之得到朝鲜情报,倭将加藤清正已经奉命赴朝鲜整治军队,无数战船往来对马与釜山一线运送军力粮草,知道丰臣秀吉受封一事有诈。经过严厉追问,杨方亨吐露真情,将过错全部推到沈惟敬身上,并交出石星手书,书中有&ldo;如事办妥,荐(沈惟敬)为督抚&rdo;的话,神宗大怒,立刻逮捕兵部尚书石星下狱,并下旨派锦衣卫赴朝鲜追捕沈惟敬。
就在沈惟敬想着怎样瞒哄朝廷交差的同时,丰臣秀吉在2月22日发布了全国总动员令,各军团自肥前名护屋第二次出阵朝鲜,日本史称&ldo;庆长之役&rdo;,朝鲜称之为丁酉再乱。
具体兵力如下:第一军团加藤清正10000人,第二军团小西行长14700人,第三军团黑田长政10000人,第四军团锅岛直茂12000人,第五军团岛津义弘10000人,第六军团加藤嘉明13200人,第七军团蜂须贺家政11100人,第八军团毛利秀元30000人,宇喜多秀家10000人,另外侵朝各据点原有兵力为:釜山浦城小早川秀秋10390人,安骨浦城立花宗茂5000人,加德城高桥直次1000人,竹岛城小早川秀包1000人,西生浦城浅野幸长3000人,共计141390人。
日军作战的第一阶段目标为占领全罗、忠清二道,沿海筑城,巩固阵地,相机与明军决战,再行北进。从这一部署和作战目的来看,丰臣秀吉对第二次侵朝战争无必胜信心,缺乏第一次侵朝战争(所谓&ldo;文禄之役&rdo;)时的雄心壮志,参战的各大名因&ldo;文禄之役&rdo;损失过大,又无从补偿,颇为厌战,这次侵朝以前次俘获王子而又未受到多大损失的加藤清正最为积极,而主和的小西长行则不甚积极,小西行长手下人多次向朝鲜透露欲入侵的情况。
在中朝方面,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七月以后,明军主力已撤离朝鲜回国。朝鲜为加强国防力量,聘请了明军教官训练朝鲜军队,同时朝鲜大臣柳成龙按戚继光的《纪效新书》,打算自行练兵。
但是朝鲜国王李昖满足现状,根本不理柳成龙要求拨款购买明军火器、增加军饷的要求,而是把精力、财力都用在了重修王京宫殿上,大臣们则再次陷入党争,继士林派分裂为东人党和西人党后,两党又各自分裂为南人派和北人派、老论派和少论派。各党派在政治内耗中斗得是&ldo;其乐无穷&rdo;,最后连包括李舜臣在内的很多优秀将领都稀里糊涂地成了党争牺牲品,不是下狱就是罢官。和议近3年,朝鲜就这样白白地虚度时光,坐待战火重燃。
册封破裂之后,万历帝朱诩钧和丰秀臣吉的感觉一样,都认为受到了嘲弄,大怒之下决定誓死保卫朝鲜。既然倭人不识好歹,那就开战好了,这回不光是为了友邦,更是为了捍卫大明国的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