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山下,汉军营地。
已经七天了,可是依然没有任何援军的影子。
汉军先以平台做依托,圆形环阵,逐步移到了富士山下的白尾山,这是一座海拔不过两百米的小山,富士川经白尾山东侧流过,西侧是茂密的树林和嶙峋的山石地貌,只有南北各有一条小涧能上山。
孙亮依河背山驻扎,才算堪堪稳住阵脚。但七天以来,汉军的补给消耗越来越少,士兵的士气越来越低迷。辎重被毁,他们也没有营帐,渴了喝一口从富士川打来的清水,饿了就啃一口随身携带本就不多的军粮,个个疲惫不堪。
更严重的是,七天以来的战斗出现了大批伤患,他们都集中在山顶大纛旁边,医官因没有足够的药而无法救治,只能进行简单的包扎,伤兵哀嚎哭喊,使得全军士气愈发低落。
日落之时,孙亮站在大纛之下,凝望着似血残阳,心里的悲怆之情溢于言表。
“某一生戎马,深知战事诡谲兵凶战险,故从不敢轻率从事。然如履薄冰之性最终还是毁于一旦,中师万余将士因我而陷此绝境!莫非上天真不佑我大汉吗?”
孙亮仰天长叹,迎风而动的长须竟已有斑白之色---他今年不过四十出头而已啊!
七日七夜的征战已经耗尽孙亮的所有耐心。今日一早,大军便已彻底断粮,连孙亮这位将军的战马都在昨日宰杀,分与袍泽同食。
而山下,绵密的倭军阵列还在围困,迎着落日,那连片似脓疮的阵营中飘起阵阵炊烟,间或还能从海风中隐约听见倭军吟唱的歌谣……
“汉军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这倭军,竟在吟唱《霸王别姬》!?
昨日听见这首歌,孙亮还会强装笑颜,故作不屑地贬低几句。但今日,他愈听心里就愈发悲怆。
在今日凌晨,最后一名斥候军骑的尸首也被倭军送到了汉军阵前。整整六百零三名斥候军骑,竟然一人都没有突围出去!
也就是说,不会有援兵了!
残阳金黄的光线铺洒在大汉皇旗之下,伤兵的哀嚎之声也在这几日之间稀落了许多---很多将士已经永远不会再哀嚎了!
密密麻麻的皇旗下,足足有两百具尸首,整整齐齐的摆放着。他们容色安详,全都头朝西面,那是雒阳的方向。
“点火!!!”孙诚嘶声狂叫,眼泪已经夺眶而出。
尸体旁边,高举着火把的汉军将士个个面带哀容,听见命令咬着牙将手里的火把往尸堆里一丢……
熊熊烈火顿时燃烧起来。除了阵亡将士的尸首,还有那面在火中依旧不断上下翻飞的大汉蟠龙皇旗!
火光金黄,残阳似血,在这一片肃杀的气氛里,孙亮眼睛通红,抽出腰间宝剑,朝天狂喝:“大汉的将士们,后援已绝,我等身为汉人,岂能为倭奴所困!今日孙某焚旗明志,誓与倭奴决一死战!!大汉威武!!!”
“大汉威武!!!”
孙诚以降,全都满脸通红,举刀应合。
这是孙亮的决定。斥候军骑无人突围,后援无望,他不能再在这里死守下去。孙诚曾建议夜间突围,或许还能侥幸逃的一命。但孙亮拒绝了!
“与其苟且偷生受尽世人唾弃,不如决死一战,搏个千古留名!”
孙亮没得选。今日将士们还有把子力气,等到明日那就只能任人鱼肉。虽然这个时候冲击倭军军阵是极其愚蠢的行为,但总好过在这里等着倭人上来收割性命。
很奇怪,即使到了这个时候,仍旧没有一个汉军士卒想过投降!而倭人也相当自觉,没有派任何人来招降!
其实原因很简单,大汉军律第一条就规定:国战降卒,罪者永除国籍,三代亲眷尽皆抄斩!
也就是说,在对外战争中,如果投降的人,不但会被除掉汉人的身份,其父母子女也皆要杀头。
这是一条极其严酷的军法。但却从没有人质疑过这条律法的不公正。
子不教、父之过。会有降卒出现,其父母的教育肯定有问题。而教子先正身,父亲不端,又岂能指望儿子的行为会好到哪里去?
这就是汉圣祖当初制定这条军法时对“抄斩三代”的解释。
当然,中师将士没想过投降的原因除了这点外,更多的还是因为这次的对手是倭奴。
这个从来没有被汉人用正眼瞧过,一直把他们当狗当猪一样豢养的奴才,如今要主人向他们投降?凭什么?
骄傲的汉人根本找不到心理平衡点。投降念头压根就没出现过。如果孙亮要向倭奴投降,底下的汉军士卒第一个杀的就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