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最后的咏叹调全文免费阅读 > 第8章(第1页)

第8章(第1页)

历史在这里仿佛要有意显示一下玄妙的轮回,那个久久笼罩在紫禁城上空的不详魔影又越来越清晰的显现出来了。

光绪十年(1884)东太后慈安太后已经莫名其妙的暴死三年了。

慈禧借故赶走失去依托的恭亲王奕欣,用他这个皇上的生父,顶替了哥哥奕欣内阁总理大臣的位置,执掌了权利的奕譞。

深知他的才能远不如那个被人称为鬼子六的哥哥,放然明白了治理国家的不容易,但他当时已经犹如上钩的鲤鱼,再也挣脱不了慈溪太后下的钩子了!

奕譞拼命的在夹缝中求生存。

光绪十三年(1887),光绪帝十六岁,那一年光绪帝正式亲政,奕譞以皇帝年幼,朝政还需太后扶持为名,苦苦哀求慈禧留了下来。

慈禧故作推诿了一番,后又勉为其难的接受了下来 &ldo;哎!也罢,身为爱新觉罗氏的人,理应保下祖宗们留下来的江上社稷&rdo;。

为了江山社稷,奕譞上台时,中法战争已经停了,中日又因为朝鲜事变签订了《天津协议》,海防的问题已经成为首要,奕譞倾全力在哥哥奕欣的基础上创业,并与李鸿章联手,终于在光绪十四年(1888)使得北洋水师自成一军。

光绪帝也长大了,举行了成人礼。两年后光绪帝大婚,太后再也没有理由来垂帘听政了,对于奕譞来说,漫天的阴云终于出现了一丝的朝阳。

虽然慈溪退了下来,但朝中的奏折还是要看的,朝中大臣的任命,还是由慈溪来决定,光绪帝有了亲政的权利,但是朝中大权依旧掌握在慈溪手中,这样边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变化,朝中文武百官,宁可听从一个老女人的话,也不愿意听从皇上的话,所以每次早朝之时,大臣们表面上是忠心耿耿的对着光绪帝参奏叩拜,实际上则是对着坐在帘子后面的太后说话叩拜。

皇权架空,大清国气数将尽!!

自秦皇汉武以来,后宫不得干政的道理已经深深地埋在了各代皇帝的骨头缝里,载恬深知,太后一日不倒,大清国一日不安,皇权一日不得归附,这就是后话了,这也是几年之后,光绪帝发动政变戊戌变法,史称百日维新的原因了。

话又说了回来,光绪帝屡次通过慈溪要动用户部多年结余下来的八百万两银子,而逼户部尚书阎敬铭称疾去职一事,看出了慈溪想要修园子的心事,就主动提出感谢,&ldo;圣母为天下忧劳多年,理应修个园子以颐养天年&rdo;。

慈溪野心太大了,既想要权,还想要园子,却又故作推脱,说唯恐动工,伤了大清国的根本,光绪又说:&ldo;想我大清泱泱大国,修个园子动不了我大清国之根本,修建圆明园的确是我大清国现在不能完成之事,不如就将万寿山下的园子改为颐和园加以修建,且得山得水之处,既又省钱,又尽朕向母后的一点孝心&rdo;。

光绪是应承下来了,可银子从那里弄呢?慈溪倒是想到了一个人&ldo;北洋水师提督总理大臣李鸿章&rdo;。慈溪又觉得不妥,干脆就交给醇亲王奕譞吧!

自然而然的奕譞接下了这个很难擦的屁股。

☆、第五章海军军费

第五章 海军军费

&ldo;坐镇北洋,遥执朝政&rdo;,每当李鸿章想到这句话时,就有说不出的滋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帅土之滨,莫非王臣!

呵呵…李鸿章苦笑一声,是他执掌了朝政还是朝政执掌了他,世人皆可信口,问世间尝遍这滋味的,只有他李鸿章一人了吧!

同治元年(1862),朝廷初设同文馆,意外培养翻译人才,可是好长时间过去了,没有人来考,偶尔有几个人去了,家中亲戚长辈就视作异类,竟然以绝交相要挟。

哎!同治年间就是真么个情况!

大清国驻英大使馆,英国公使郭嵩焘回国,一说到西方的世界,就被人怒斥为汉奸!

曾国藩的儿子曾纪泽就更惨了,回国后乘坐小火轮回湖南老家,刚刚登岸就被乡亲们当做妖怪烧掉了。

同治十二年(1873)同治帝举行亲政大礼,各国驻华公使要出席参贺,联衔照回,要求行免冠鞠躬礼,&ldo;反倒成了中国之羞耻了&rdo;。

光绪元年(1875),日本侵入台湾事件发生后,朝廷内掀起了一场关于海防的筹资活动,东南各省巡抚大臣都支持建设海军。

他李鸿章更是切陈的厉害,认为各代的战事,多发生在西北,现在反倒发生在了东南,从大海那边打过来的洋人,确实是数千年来未有的劲敌。

就在这样的态势下,朝廷中有些大臣竟然吓破了胆的高论,他们说洋船是笨之极的东西,船应该越轻越好。

李鸿章将此事禀告了恭亲王奕欣,奕欣只说了一句&ldo;毋庸置疑&rdo;。重建海军的提议才算是成立了,了结了一场堪嚣尘上的反对。

这仅仅是感触的一种,让李鸿章赶到不对劲的地方还在于,本朝吸收了历朝历代的教训,绝不以廷议治罪。

而手无实权的大臣们,便把廷议上奏之权看成了一种获取利益的工具。

就以修铁路而言民间反对说修了怕影响风水断了龙脉,廷议除此之外,也更有很好的发挥,认为修了铁路,就会断了贩夫走卒的生路,还会使西方国家的势力沿着铁路侵略内地,就会危及江山社稷的永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