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我明白。&rdo;曹羽收起眼泪,狠狠的回到。&ldo;不过,我要做一件事,希望义父能成全孩儿。&rdo;
&ldo;什么事?你说,我一定成全你。&rdo;
&ldo;我想先救韩氏再去西凉,否则我心有不安。&rdo;
&ldo;什么?&rdo;面对曹羽的请求,曹差大惊失色,连忙挥手示意不可,不可。
然而曹羽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坚决的说到:&ldo;义父,孩儿决定的事,是不会更改的。即使您不答应,我也会去做的。而且,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您刚才所说的,把狄云与他的家族拉上我的战车,再也无法安然脱身。&rdo;
&ldo;孩子,你这样是在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也是在拿圣龙的未来开玩笑,你要好好的考虑清楚啊。&rdo;曹差声色具厉的劝到。
&ldo;也许吧。但是,我心已然,我要为我的亲人尽自己的一份力。而不是看着他们去冒险,而我却在凉州享受荣华富贵,独自逍遥快活。&rdo;曹羽愤愤的说到。
&ldo;我明白了,我也不栏你,你去做吧。切记,万事小心第一,莫做强出头。&rdo;深知曹羽个性的曹差,见曹羽如此表情,知道自己再反对也无济于事,便答应了曹羽。接着,曹差说道:&ldo;孩子,既然你要去做这件事,我可以帮你分别引见两个人,他们对你的帮助,可以用受益匪浅来形容。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去见他们?&rdo;
&ldo;义父是说杨国师与慕容光吧。&rdo;
曹羽淡淡一语,看似无奇,却重重的击中了曹差的要害。曹差失色倒退两步,颤巍巍的说:&ldo;你怎么知道这些的?难道是天意不成?还是有人事先告之于你?&rdo;
&ldo;天意?人算?我也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他们在此非常时期,不气而至,决非是巧合。再加上您与王伯伯连日来的举动,又是引见慕容光等人与朝中军政要员私会,又是不眠夜入书房密道。我想一定是在谋划重大举措,再加上您在韩氏一门上的表现,不得不让我联想到您与他们的意图。&rdo;
&ldo;好,不愧是我一手调教的人。你有这样的观察力,再加上你的心机,他日必为人上人。成大事者可不拘小节,但心系天下不可失,正所谓仁者无敌。好好利用你眼前的一切,切莫因小失大,抱憾终身。&rdo;曹差说到这里,心中再次泛起难以抑制的酸楚感,两行老泪奔腾不息。
两个时辰后,曹府后花厅外,曹羽执剑与司亚彬战在一团。由于司亚彬黑衣素裹,面戴铁皮面具,再加上天色昏暗,一般的人根本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而曹羽与在后花厅的几个在场者却心中了然。司亚彬在与曹羽战至五十多个回合时,不慎漏出破绽,被曹羽连连重击倭刀本已残缺的刀身。跟随司亚彬多年的倭刀,在曹羽的刀劈掌击下,被震断为数截,飞落四下。司亚彬本人也被震得口吐鲜血,不得已才施展出土遁术,遁地而走。
看着曹羽放走奸细,很多人都莫名的吃惊与不解。而曹羽却没有在乎众人的眼神,而是与曹差、王守仁相视一笑,淡然处之。
回到花厅内,由于有了刚才的奸细事件的干扰,再加上曹羽的怪异举动,很多人都显得坐立不安。而此刻,曹差微微示意众人不用担心,听他一言告白。
&ldo;好了,各位。刚才放走奸细是我与王大人的意思,也是早有预谋的举动,为得是让他去为我们转达个消息。&rdo;
&ldo;转达个消息?给谁?难道是锦衣卫督指挥使不成?&rdo;
看着疑惑不解的众人,再看看面带微笑的王守仁与曹羽,曹差坦言:&ldo;我知道,你们一定是在琢磨这个收到消息的人是谁?我可以告诉你们,他也和我们一样,是为天下人心所动容之人。司亚彬与他的主子同仁,现在已经掌握了京都的锦衣卫,我们举事,就必须得到他们协助帮忙。因此,我才与王大人、羽儿商议,设计引诱他来窥窃,并让他回去通风报信,叫他的主子来与我们见面。现在,我们就在此静待他与他的主子来见我们,我们也好合计合计相关事宜。&rdo;
众人又是一诈,纷纷交头接耳,在推测这个隐身司亚彬身后的高人是谁。
咣铛,花厅一角的地板被外力掀开,打敞开的暗门中,鱼贯而出三个人。众人一惊,怎么又来了人?难道这就是曹差所说的要等之人?然而,曹差的话,却让他们大吃一惊。&ldo;三位,请入座,我们一起等王驾千岁。&rdo;
&ldo;太师,不必对我等江湖草莽如此的客气。&rdo;不迭在说话的时候,用眼神与曹羽、狄云做了问候。随后,嵇首道:&ldo;贫道不迭,与师弟师妹给各位大人请安了。&rdo;
&ldo;啊。原来是不迭护法,我等有失远迎,还望恕罪。&rdo;众人起身还礼道。
曹差执不迭手,邀三人入座后,便一一的给双方做了简单介绍。大家在相互寒暄一阵后,突闻曹府老管家来报,锦衣卫统领吴荃与司亚彬来造访,另外还有六个随从相伴。都齐刷刷的望着曹差,想看看曹差如何应对。
三更天过后,曹府的后花厅才安静下来。各色人等在曹差的安排了,用各种方式,悄悄的离开了太师府。曹差在曹羽的陪伴下,立于荷花池畔,伴着阵阵蛙鸣,在沉思.
许久,曹差才微启双唇,对曹羽提醒道:&ldo;羽儿,为父今观玉明,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我料她,他日必为你的敌手,而且会危及到你与明教的关系。&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