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羽见慕容雨如此的顽劣,不免感慨,笑着退了两步,并招手唤狄云与己准备接驾。狄云先是一愣,待看见慕容雨的架势以后,宛然一笑,起身来到曹羽的身旁。
说实话,慕容雨在狄云看来,并不是正统的郡主,也没有什么尊贵之说。但是,曹羽既然叫自己来接驾,也就一定有曹羽的想法,不得以才勉强起身来接驾的。不过,他到是很欣赏慕容雨的这份天真,比较佩服慕容雨的行事作风,不象圣龙的那些大家闺秀一样做作。狄云有此想法,与那些圣龙的士大夫存在重大礼数上的认知差距,这大概和狄云的血统家世有关吧。其实,曹羽也和他是同样的人,不过造就曹羽如此认知的根源却与狄云有所不同。
一番调侃之后,曹羽、狄云与慕容雨漫无边际的扯开了话题,三人在笑语欢歌中,便轻易的打发了一个时辰。曹羽在慕容雨不注意的时候,冷不丁的插了句:&ldo;郡主,西海部队多以什么兵器为武备,有没有我朝名刀援刀做装备的?&rdo;
&ldo;援刀,多少折的援刀?三十折?五十折?还是七十折的?&rdo;慕容雨眨着反问到。
&ldo;援刀还有这样的分类?下臣无知了。&rdo;曹羽故做姿态回到。
&ldo;在我西海,装备援刀的只有都护府近卫军与军官。三十折的是近卫军士卒装备的,五十折是军官装备的,七十折的则是高级将领装备的。不过,我义父的凉军就不一样了。他的麾下,野战骑兵部队都是三十折的援刀,虎贲卫、鹰扬卫、卫戍士从都是五十折的,七十折的则是军官装备的。&rdo;慕容雨毫无戒备的回答到。
&ldo;凉王千岁真的阔绰啊。&rdo;
&ldo;狄云,你怎可对我义父出言讥讽?你难道不怕我降罚与你?&rdo;慕容雨微怒含峻,训斥道。
&ldo;下臣失礼,请郡主恕罪。下臣的意思原本是说,凉王要装备如此之多的援刀,想必花消一定很大,而且时日也耗费不少,还不如直接打倭奴购取倭刀来的直接。&rdo;狄云有意解释到。
&ldo;购取倭国的倭刀,就只有你们这些迂腐的书生才想的出来。要知道,装备千人是看不出什么。但若是装备千军万马,你算过没有?一柄十五两银子,十万人就是三百万两银子。当今圣龙又何止十万野战部队?莫非银子不是百姓的血汗,国家赋税是用之不竭的?&rdo;慕容雨情绪激动的教训到。
&ldo;子玉,还不向郡主谢罪。&rdo;
&ldo;云刚多有得罪,望郡主再恕云的无知。&rdo;狄云知道自己是真的错了,恭敬的起身一作揖道。
&ldo;也难怪你们会有这样的想法,都是那朱熹无耻老贼的思想害了圣龙,义父的话真的是一针见血,入木三分。&rdo;
&ldo;郡主,何以如此说?&rdo;曹羽略带惊讶的接道。
&ldo;我义父说,圣龙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正是圣龙自己。百余年来,由于朱熹老贼的谬论,将圣龙人的思想都禁锢起来,导致圣龙的山山水水都失去了生机与活力。现在的圣龙人,只知一味的恪守成规,无半点进取之心,长此以往不但没有发展,即使是他们口口声声要保持的祖宗之法也要湮灭了。就象援刀的制造绝技,它也就只能在西凉与西海才有生存的机会,若是换到中原内地,恐怕早就濒临失传的境地了。你们再看圣龙的五行奇术,原本是百花争艳,而如今也就只有寥寥数人略通一二,高手则就只有明教的杨启德杨老国师师门五人。为什么?&rdo;
面对慕容雨的连番责问,曹羽与狄云是百口莫辩,只能连连的称是,臊的从头顶一直红到了脖子根。原本是要刺探西凉与西海的,未曾想到却被一个貌似乳臭未干的丫头骗子给狠涮了一笔,还不能还口辩解一二。丢人,丢到家了。二人此时最怕的就是有人听到刚才慕容雨的话,更怕有人撞见自己现在的窘相,真想找个地方去狠敲自己两下。
&ldo;哈哈,曹兄弟、狄兄弟你们莫要见怪,舍妹打小就与平凉郡主在一起,也就沾染上了义父一家的习气。如果刚才有所得罪,还望二位见谅,见谅。&rdo;慕容光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偏厅门外,朗声解围道。
他不来不说还好,他这一出现,再一说话,曹羽与狄云差点没有把鼻子气歪了。心说:&ldo;什么沾染了凉王家的习气,分明是在骂我等连个女子都不如,鼠目寸光。&rdo;但是,出于礼节与地位的悬殊,曹羽与狄云,还是不得不强颜欢笑,以示赞同慕容光的说法。
慕容光微微一笑,冲慕容雨示意:&ldo;你先回去,这里有我帮你收拾残局。&rdo;慕容雨乖张的冲曹羽与狄云做了个怪相,一溜烟的就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之中,惟有曹羽与狄云愣愣的呆立原地。慕容光见曹羽与狄云有失往日风范,心中暗暗窃喜,心说:&ldo;你们也不过如此,还是中原的佼佼者,看来义父是高估了。&rdo;不过,慕容光转念一想,还是要弄明白他们为什么要打听我西凉西海的武备问题,莫非是他们有所消息来源不成?于是,慕容光奸笑道:&ldo;二位,刚才我听舍妹向你们介绍援刀的事,好奇一问,你们难道见识过援刀的厉害?&rdo;
&ldo;哦。援刀,援刀,我们是听朋友说西凉与西海的援刀是上品,比起这中原的要高出很多。今日有幸得空,特向郡主打听一二。&rdo;曹羽与狄云慌忙接话到。但是听上去,却不怎么协调自然,二人立刻反应过来,知道自己失言漏马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