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子‐‐……你把我弄得精赤条条的,活转来又有什么用?叫我怎么去探亲?包裹也没有了……(有些要哭,跑开来拉住了庄子的袖子,)我不相信你的胡说。这里只有你,我当然问你要!我扭你见保甲去!
庄子‐‐慢慢的,慢慢的,我的衣服旧了,很脆,拉不得。你且听我几句话:你先不要专想衣服罢,衣服是可有可无的,也许是有衣服对,也许是没有衣服对。鸟有羽,兽有毛,然而王瓜茄子赤条条。此所谓&ldo;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rdo;,你固然不能说没有衣服对,然而你又怎么能说有衣服对呢?……
汉子‐‐(发怒,)放你妈的屁!不还我的东西,我先揍死你!(一手捏了拳头,举起来,一手去揪庄子。)
哲学家的相对主义遇到乡下人的现实主义,就一筹莫展,陷入十分狼狈的境地了。
待到汉子要求庄子实行他的&ldo;衣服可有可无&rdo;的高论,剥下道袍时,庄子又以&ldo;要见楚王&rdo;为由拒绝了:他自己原也不准备实行。庄子相对主义哲学&ldo;赤条条&rdo;地当众出丑,就只得狂吹警笛,求救于他的真正崇拜者巡警局长和巡士,并在后者的保护下落荒而逃。
《起死》全篇围绕&ldo;赤条条&rdo;展开,用最荒唐、粗俗的形式来揭示精致化的庄子哲学的实质,将多少有些神秘的哲学戏谑化,这本身就显示了鲁迅的一种眼光和胆识。
我们已经逐一地读完了《故事新编》,这可是一个漫长的文学之旅。最后再略说几句吧。这是一次不断让我们感到惊异的阅读经验。我们首先赞叹不已的是整本小说处处显示出鲁迅非凡的想像力,我们甚至感到那些层出不穷的、出乎意外的奇思异想仿佛要溢出文本,给我们以说不尽的惊喜,并引发出我们自己的新的想象与新的创造。我们猜想,这样的想像力,可能就与作者所取材的中国文学的神话传统与子书(例如《庄子》)传统有关;而有的研究者还由此引发出这样的议论与感慨:&ldo;就与小说文体的发生最接近的渊源来看,小说与子书,小说与神话,小说与史书的关系最为接近&rdo;,但由于长期对子书、神话中的想像力,特别是内在于想像力中的&ldo;精神深度和激情&rdo;的忽略以至&ldo;遗弃&rdo;,就&ldo;使得小说思维空间逐渐被史书所占据。中国小说偏离了自己的源头,而徘徊,依附于史传的边缘&rdo;,想像力不足,就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一个痼疾。〔21〕你也许并不赞同这样的观点,但从想像力的开拓这一方面去把握鲁迅的《故事新编》在20世纪中国小说史上的意义,仍是一个有意思的角度。
当我们注意到《故事新编》八篇中有五篇写于鲁迅生命的最后时期,同样感到惊异。面临死亡的威胁,处于内外交困、身心交瘁之中,《故事新编》的总体风格竟然显示出从未有过的从容、充裕、幽默与洒脱。尽管骨子里仍藏着鲁迅固有的悲凉,却出之以诙谐的游戏笔墨。这表明鲁迅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达到了超越的境界。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成熟与自由。&ldo;小说家的鲁迅&rdo;以《故事新编》结束,是很有意思的。
注释
〔1〕《〈自选集〉自序》,《鲁迅全集》4卷,456页。
〔2〕《〈故事新编〉序言》,《鲁迅全集》6卷,342页。
〔3〕《书信&iddot;36021致徐懋庸》,《鲁迅全集》13卷,312页。
〔4〕〔5〕〔8〕〔10〕《致增田涉(1936年3月28日)》,《鲁迅全集》13卷,659页。
〔6〕许广平:《欣慰的纪念&iddot;略谈鲁迅先生的笔名》,收《鲁迅回忆录》&ldo;专著&rdo;上册,327页。
〔7〕《流氓的变迁》,《鲁迅全集》4卷,155页。
〔9〕高远东:《〈铸剑〉解读》,收《走进鲁迅世界&iddot;小说卷》,303页、302页,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1〕参看《坟&iddot;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全集》1卷,158‐164页。
〔12〕参看《野草&iddot;死后》,《鲁迅全集》2卷,209‐213页。
〔13〕参看冯雪峰:《回忆鲁迅》,收《雪峰文集》4卷,142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两地书&iddot;第一集&iddot;四》,《鲁迅全集》11卷,20页。
〔14〕《中国小说史略&iddot;第二篇&iddot;神话与传说》,18页,《鲁迅全集》9卷。
〔15〕《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全集》6卷,118页。
〔16〕《十四年的读经》,129页、128页,《鲁迅全集》3卷。
〔17〕〔18〕《〈出关〉的关》,《鲁迅全集》6卷,521页。
〔19〕《写在〈坟〉后面》,《鲁迅全集》1卷,285页。
〔20〕《汉文学史纲要&iddot;第三篇老庄》,《鲁迅全集》9卷,364页。
〔21〕郑家健:《被照亮的世界‐‐〈故事新编〉诗学研究》,139页、140页,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本讲阅读篇目
《铸剑》(收《故事新编》)
《复仇》(收《野草》)
《复仇(其二)》(收《野草》)
《杂忆》(收《坟》)
《偶成》(收《南腔北调集》)
《死》(收《且介亭杂文末编&iddot;附录》)
《补天》(收《故事新编》)
《〈故事新编〉序言》(收《故事新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