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突厥人大败,二十万大军,几乎不战而溃。
接着,秦王的玄甲精骑和李孝恭大人的八千骑兵,连续追击三日三夜,斩八千突厥首级,俘虏一万四千多人,缴获战马两万多匹。
四日内,唐军全部收复文城郡,龙泉郡和绛郡,更把突厥人准备掳掠至草原的二十万民众,给解救了出来。
由于唐军几乎处于一路追击的状态,所以唐军甚至没有往洛阳派遣捷报。
等到这个消息得到确认之后,整个洛阳城轰动了,而李靖将军率领洛阳城中的两万精锐唐军,驰援河内郡,也可说明这个问题,必定是秦王殿下和李孝恭大人,开始率军合围宋金刚的军队了。
这个时候,便也可看出精锐唐军的真正战斗力。
现在李孝恭加李靖的军队,最多只有六万不到之众,却敢合围刘武周的十万大军,凭的是什么?
就凭唐军要比刘武周的军队,更为骁勇善战一些,更何况,这时候的突厥人,对于中原来说,几乎就是不败的神话,却没有想到,二十万突厥大军,被四万三千名唐军击溃,所以唐军上下可以说是士气如虹。
也就在李靖出兵驰援河内郡之时,宋金刚悄然退兵了。
宋金刚身经百战之人,自然对局势有种敏锐的把握,突厥人是他们最大的依仗,但是突厥人都被唐军击败了,那剩下他的军队,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和唐军正面硬抗的。
若是宋金刚不退兵,接下来的战争,将会是异常艰苦的消耗战,若是打的猛了,得好处的,不会是他们,而是那虎视眈眈的窦建德。
更何况,他们此刻面对的,不仅仅是用兵如神的李世民和李孝恭,还有士气如虹的六万精锐唐军,更有从长安源源不断赶来的大唐援军。
宋金刚相信,若是突厥人被迫退兵,那大唐肯定不会再如他们所愿,轻松地放弃洛阳了。
所以,一代名将宋金刚,是不会打这等毫无把握的战争的,他同样知道,若是他们退了,李世民也不可能妄图扩大战果,所以宋金刚退的很干脆,直接将到手的长平郡,又给拱手让了出来,一路退到了上党郡之中。
宋金刚相信,李世民不敢远追,因为,窦建德在东郡,也是驻扎了将近十万大军。
宋金刚所料不差,李世民收复了长平郡之后,果然没有继续追击,留下足够的军队之后,唐军精锐开始返回洛阳。
现在,就凭李世民和李孝恭手中掌握的不到八万洛阳唐军,还不足以打一场针对任何势力的大战,这些精锐的洛阳唐军打完了,李世民也就没了最后的依靠。
于是,大唐武德十年八月中旬,这场由突厥人入侵引发的,原本是一场足以改变中原大格局的战争,便是这么悄然落幕。
除了突厥人受到最大的损失之外,没有任何一方势力,在这场冲突中遭受重大损失。
不过,突厥人的损失,也在情理之中。
这次,颉利可汗做的最错误之事,那就是将他的侄儿突利可汗放在草原,没有随着他出征。
颉利可汗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不想让突利在这次南下的过程中,捞取足够的好处。
可惜的,他没有料到的是,他居然死了。
随着颉利可汗之死,**的政治格局,马上就要发生剧烈的变动,这等时刻,颉利可汗的几个儿子,个个都有实力问鼎大可汗的位置,而他们的最大敌人,掌握了契丹、靺鞨、奚等等各个部落的突利可汗,还安然在大草原上,所以他们焉能安心留在中原?
根本不需唐军发动攻击,他们原本就准备第二日早晨撤兵。
比较在中原能获得的利益,草原才是他们的根本所在。
更何况,这次随着颉利可汗而来的,还有**北方的铁勒诸部,包括薛延陀,斛薛部,还有东方的霫部,西方的胡部等等。
这些部落,本来都是已经对**有些离心离德,这次也只是打着到中原打打秋风的意图,才随着颉利可汗而来,现在颉利死了,**的大可汗位置,都不知道谁来坐,他们还有谁会留下来替**卖命?
也正是因为李世民非常狡猾地选择先骚扰这些部落的驻地,导致这些部落率先动摇,想仗着全部都是骑兵,逃出中原,由此而导致了整个**阵线的全面崩溃,一发而不可收拾。
用后世的史书记载,此战之后,突厥三年之内,“忙于内乱,无力南侵”。
此战,李世民重振声威,大唐秦王之名,响彻天下。
此中,唯有李世民和李孝恭知道,这一切,拜萧枫所赐!
若没有萧枫那惊天动地一次刺杀,这次大唐的格局,又不知道会走向何方。
萧枫,才是大唐当之无愧的最大的英雄!
而萧枫日后回忆自己这次惊天动地,足以改变一切的刺杀行动之时,只是这么简单地说了一句:“我只是在最关键的时刻,起了最关键的作用,出力其实并不多,不过虽然如此,却也足够了!”
;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