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震回到新野,已是建安七年腊月二十九日深夜。次日清晨,陈孝起便按时起床诵读经书。晨诵午习是他作为儒学士子的固有习惯,在唐村的几天也没有偷懒放弃。
想起在唐村看兵勇出早操,同时也看到学子们跟随在兵勇身后出操跑步,听着嘹亮的口号,看着整齐的队列,陈震心中当时便有一种异样的感觉,那支不到百人的队伍似乎与别的军队有些不同。
陈震居住新野的小庭院是以官府名义租住的,两进的宅院还带一座偏院儿,内中并非他一人居住。后院中住着颍川人徐庶徐元直与其老母及同产小弟等一家人,也是孤身一人先来投不久,兄弟与母亲随后自颍川被接来侍奉。比陈震早一个月而已。
徐元直在张翼德将军营中参赞打理军中事务,经常住在军营中,不常回院中,母亲主要由小弟照顾。前院中尚有其他吏员及家人居住,还有若干执役的下人以及厨子等人,陈震只是带着童仆与两个仆役独居偏院而已。
用过朝食,陈震出门去拜访孙公祐先生。已是除夕,官衙已经封印,凡官员均不复于官衙中劳碌,但孙先生安排的公事尚需及时回禀,陈震办事极为负责任。
二人于孙乾府上谈论良久,考虑再三,孙先生最终还是带着陈震来到县寺后衙拜见主公刘玄德。
三人落座后,刘玄德首先关心地问孙公佑先生,年节货物准备的如何?家中可还有缺失些什么?碳薪是否备足等等,尽是一些家常里短关系生活的小事,笑语晏晏让人如沐春风,丝毫感觉不到寒冬的凛冽。
关心完孙乾先生,又与陈震谈起了在南阳的家族。和蔼的询问他,没有回家而是在新野过年是否想家,本地口味的饭食是否习惯。单身过年,庭院中如若缺少什么东西,可以向糜竺先生讨要,自己已经给他打过招呼。
刘玄德作为上位者,对属下的体贴关怀一览无余,丝毫没有矫揉造作之感,更似一位爱护小辈的忠厚长者。
“主公刘玄德仁厚之名果然不虚。”陈孝起再三拜谢刘玄德的关怀,欢愉交谈之中,话题逐渐进入本次出访唐村见闻及商谈的结果。
“唐村富裕与否,仅依表观不好判断,然值此隆冬季节,村中家家户户均有从事劳作之人。许多家庭皆有劳力在作坊中务工赚取钱粮。老弱亦可领取手工制作物件于家中劳作,入夜亦忙碌不停,同样有钱粮可赚。想来村中已无饥馑之户说法不虚。”陈震将看到情形上报主公刘玄德。
“唐村中作坊门类颇多,亦建有铁匠作坊,造纸作坊更是庞大,小小村落产业之多不亚于新野县城。”一旁的孙乾先生补充道。
“好教孙先生知晓,村中原有铁匠作坊已改建为三座制铁及冶炼作坊,更建有炼焦窑口,砖瓦窑口。”陈震继续说着自己的见闻:“各类民生作坊也日渐齐全,几十里外的南乡亦颇有不如。”
“唐村入冬前征发劳役修建道路,现今如何了?”刘备感兴趣地问了一句,此事毕竟新野县给予了相当的支持。
“村内道路已修建完成,宽阔平整堪比县中大街。为此唐村还专门设置了交通规则:行人及车马靠右行驶,往来通行互不相干,端的是奇思妙想,令人叹为观止。”陈震不住地赞叹着。
刘玄德与孙乾先生听了虽觉稀奇,但毕竟不是什么重点,也就没有追问。
“村口新修建了一座码头,属下前去观看过,构思巧妙易守难攻。新野县发往唐村的铁料及焦炭,村中对外运送大宗货物,如今皆走水路,较陆地运输节省许多。”陈震继续补充了一句。
“这潘博彦倒也不俗,制器营造与民生经济皆擅长,可堪一用啊。”刘玄德摸着颌下短髯评论道。
想想眼下在县中推行的平价店铺,军中及家属与黔首实行的军票制度,仅仅几个月就大大缓解市面物资紧张的状况。真有些经时济世只能,却来信归功于我刘皇叔信用卓著,方有此效果。
此人倒不贪功,若能全心全意为我所用,倒是大有可为啊。
孙乾与陈震对视一眼,都没有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