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基地的生产车间内,打造了一排工作台,每个工作台上都悬浮着一个多面体。
距离上次的激活试验,已经过去了一周,那次的试验非常圆满。
在核能电池自稳24小时以后,又进行各种试验。验证了其电量输出的各种参数,和稳定性。
毫无疑问,都能满足设计要求。
陆平夫妇与盘古三个生化人,为此结果欢呼雀跃。简单的庆祝之后,核能电池就进入了量产阶段。
今天,第一批核能电池已经生产完成,总共生产了100个。
没办法,基地的生产车间空间有限,这已经是最大的产能了。陆平检查了一下电池的各项检测数据,全部合格。
接下来就得加紧赤道基地的建设了。
生产机器人的数量已经扩大到了一万台,赤道基地也已经进入了最后主体封顶阶段。
只要主体一完工,就可以将地球号里面,携带的各种生产设备和物资,向新基地里面转移了。
到时候完善的工业体系一旦开动,就可以迅速的打造舰队和机械战士。
陆平将电池全部封存之后,就带着胡丽青和三个仿生人离开了生产车间,向着地表而去。
火星基地和地球号飞船之间,也进行了初步的改造。
地面被修建成了一个很大的停机坪,上面停满了各种最新研发的采矿车和飞行器。
几人登上一架碟形飞船,飞船喷着粒子尾焰,缓缓升空,向着赤道基地而去。
飞行了不到一个小时,来到了赤道附近的一处盆地。
这个盆地的气候条件,相对火星其他地方来说,温差没有那么夸张。
白天的时候温度可以达到20多度,夜晚温度为零下70多度。这已经是火星地表温差最小的的地方了。
建造这个基地的主要材料,就是前面研发的超临界材料。
以整个火星的矿产原来说,陆平可以尽情的挥霍,不用为材料而发愁。
几人坐在飞行器内,悬浮在盆地上方,将整个新基地的进度尽收眼底。
地面是一排一排的超限厂房,每个厂房之间都有一根巨大的柱子。这个柱子高达百米,深入地下也有几十米深。
这是陆平专门给新基地设计的恒温措施,采用的是光热发电的原理。
不过陆平不用这个东西发电,而是用来给整个新基地升温。
机械设备在温差过大的环境中长期运行,容易造成自然时效的疲劳,寿命将会大大降低。
这每一根巨大的柱子,都是一个吸热塔,除了本身白天吸收太阳能以外,还在厂房的周围布置了一个个镜场。
这些镜子都是用超临界材料加工而成,环绕在厂房外围,带有追踪系统。
可以随着太阳的运转方向,而自动跟踪。
太阳光通过定日镜的反射,将阳光全部聚焦到吸热塔上端的吸热装置。
吸热装置的地下连接着管道系统,这些管道系统里面流淌的介质是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的沸点很低,被加热以后,通过送风机和引风机的作用,就会定向流动起来。
将热量循环到工厂的每一个角落。
管道系统还连接很多熔盐罐,这些熔盐罐会在白天将多余的热量储存起来,到了晚上又可以被二氧化碳再次将热量带走。
这个系统经过陆平的计算和模拟,可以将整个基地的最低温度控制在零下十度以上。
零下十度以上,已经是人体能够承受的温度了,也是机加工普遍要求的最低环境温度。
到时候在局部采取一些加热手段,相信新基地内的温度,将会变得和地球上差不太多。
这个采暖系统,被陆平称作光热地暖系统。
眼前的火星新基地,还只是第一期规划。等第一期成功投产之后,陆平还规划了二期工程。
二期工程不但有工业厂房,还有农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