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不把我们的吩咐放在心上,他也很难真心诚意地把别人的吩咐放在心上。他对我们没有最基本的孝心,也不会发自内心地尊重别人。
即使他一时听从了其他长辈或老师的吩咐,那也不能说明他具备了“行勿懒”的好习惯或者说这种强大的执行力。
比如,当同学说:“某某,请把那支铅笔递给我,好吗?”孩子可能会说:“我没空。你自己拿吧!”当老师对孩子说:“请你帮老师擦一下黑板吧!”孩子说:“我又不是今天的值日生。”面对孩子这样的回应,同学和老师会喜欢他吗?
而一个常常“命令”父母的孩子,会很习惯地对同学说:“你把那本书给我拿来!”说不定还会对老师说:“老师,把那个拖把给我。”听到“命令”的同学和老师心里会舒服吗?
如果他走上工作岗位还是如此的表现,那他会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吗?当然不会。如果他再以同样的表现对待妻子(丈夫)和儿女,那他的家庭会和谐吗?当然不会。试想,谁愿意和这样的人交往、合作、共事、生活?他的人生之路怎么会不充满荆棘?
孩子为什么会“行动懒”呢?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
孩子之所以会“行动懒”,基本上离不开以下三种因素,即:过度娇惯、缺乏榜样、缺乏鼓励。
如果我们舍不得吩咐孩子做事,那么他连行动的机会都没有。但是,没有任何一个父母能够永远不吩咐孩子,因为父母总有一天会觉得孩子长大了,可以承担了,于是开始吩咐他做事。但是,当我们在过度娇惯他之后,第一次发出命令时,他会非常不适应,又因为从来没有行动过而无所适从,在这种心理驱使下,他自然会退缩,会找借口不去行动。
或许,我们并没有那么娇惯孩子,也总是吩咐他去做一些事情,但他总把我们的话当耳旁风,我们吩咐几遍他都不动弹。如果是这样,我们就要观察一下:我们和另一半有没有给孩子做好榜样。平时,当父母、妻子(丈夫)吩咐我们的时候,我们是马上行动,还是找借口拖延?我们的行为完全会影响孩子的行为。如果我们都没能做到“父母命,行勿懒”,怎么能要求孩子做到呢?
除了以上两种因素外,孩子还有可能因在屡次的行动中没有得到我们及时而有效的鼓励,而失去了“行勿懒”的动力。比如,孩子听从我们的吩咐在扫地,可是我们觉得孩子做得不够好,于是说:“哎呀,不是这样扫的,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去去去,我来做。”孩子听到我们的否定,还会有继续做下去的动力吗?如果这种场景发生过几次,我们再吩咐他时,他当然不会积极行动起来,因为等待他的将是指责和埋怨。
所以,我们不要因过度心疼孩子而不去吩咐他做事,更不要给他做坏榜样,同时在他行动的时候及时鼓励他,教给他做事的方法。只有这样,当他再次听到“父母命”的时候,才会“行勿懒”。
把“父母命,行勿懒”落实在生活中的每一处。
《弟子规》中的这句教诲,不仅体现了孩子对父母的孝心,而且也是培养孩子强大行动力、执行力的基础。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孩子在完成学习任务或其他事务时都拖拖拉拉,毫无效率可言,能拖就拖,实在拖不过去了,才敷衍地去做,草草了事。
孩子为什么会这样?仔细观察,也许我们自己就是这样的人。比如,家里的门把手坏了,我们听不到它说“请及时修理一下我。”于是一天推一天,直到实在推不下去了,才去修;又如,吃饭晚了,我们听不到碗筷说“请及时把我洗干净。”于是我们把碗筷泡在水池里,直到要做下一顿饭或下几顿饭而没有碗用的时候,才开始洗……在生活中我们都如此,孩子做事时,怎么可能会不拖拉、不懒惰呢?
所以,如果我们能把这句教诲落实在生活、工作的每一处,孩子的行动力、执行力自然就会被培养出来,从而在生活中的每一处落实“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教导孩子是我们的职责,而面对我们的教导,孩子会不会恭敬地聆听呢?
孩子对父母的恭敬之心,不仅仅体现在当父母呼唤或嘱咐他做事时能立即应答,还体现在父母教导他的时候心存恭敬地聆听。“父母教,须敬听”这句教诲是说,父母教导孩子时,孩子应该恭敬、虚心地聆听。
然而,事实上,面对我们的教诲,年龄偏小的孩子还能够聆听,但是孩子越大,似乎就越听不进去,他要么表现出一副不屑的样子,要么心不在焉地随便听听,要么干脆直接顶撞我们,我们说一句,他能回顶几句,甚至“一言九顶”……类似这样的情景,在生活中已经不是个例了。面对孩子的顶撞,我们的内心作何感想呢?会舒服吗?
而有的父母过于疼爱孩子,即使孩子犯了错误,也不会及时上前纠正,甚至会极力袒护。渐渐地,孩子就会养成唯我独尊、傲慢无礼、张扬跋扈的性格,到那时,我们再教导他,他一定不会听从。不仅如此,当我们对他的照顾令他不满意了,他就会反过来“教导”我们,说不定我们还会“乖乖地”听从,听取他的意见,下次“改进”照顾他的方法。这样一来,我们和孩子完全换了位置,他成了我们孝敬的对象。这简直是颠倒了伦常,孩子不像孩子,父母不像父母,如果是这样,孩子的未来不但不会辉煌,我们整个家庭也不可能兴旺。
当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如此。有的孩子出自于有良好家教的家庭或学习过《弟子规》,当父母教导他的时候,他会恭恭敬敬地听从,虚心父母教,须敬听
地接受,并把父母的教导落实在实践中。由此,他自己的过失不但得到了纠正,道德学问也得到了提高。而且,他会把对父母的这份恭敬延伸至周围任何人那里,人们在与他的相处中感受到的是被尊重、被恭敬,如此一来,人们怎么会不喜欢他,不愿意帮助他呢?这样,他的人生路就会因处处遇贵人而更加顺畅。这难道不是我们希望的结果吗?唯有我们和孩子共同学习《弟子规》,才能实现这一点。
如何帮助孩子落实“父母教,须敬听”这句教诲呢?
在我们帮助孩子学习之前一定要思考,孩子为什么不恭敬地听从我们的教诲?
有这样一个男孩,他在10岁之前都是乖巧听话的孩子,妈妈说什么他都会认真听。不知道什么原因,上了初中之后,他渐渐地开始跟妈妈顶嘴,一开始妈妈也没在意,可是他却越来越不像话,对父母顶撞得越来越厉害。另外,他在学校还常常与同学争辩,而且竟然开始顶撞老师。他的人缘越来越差,情绪也因此越来越低落,人生似乎走入了低谷。
仔细观察他的家庭会发现,他的妈妈在家务方面非常在行,而爸爸就略显笨拙。而每当妈妈指导爸爸做家务或者指出爸爸的问题时,爸爸从来不会虚心地说:“好的,我知道了,我下次注意。”而是说出种种借口,不接受妈妈的意见,有时甚至还会因此跟妈妈生气。
爸爸不仅对妈妈是这个态度,对父母、亲人、朋友都是如此。总结起来,就是爸爸根本听不进别人的劝导,也从来不会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自以为是、固执己见。在爸爸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儿子也渐渐学会了爸爸的说话方式,慢慢地就变得爱顶撞父母了。
可见,我们的言语行为是孩子最直接的榜样。如果我们能够听取父母、亲人、朋友的劝导并虚心接受的话,孩子也会受到影响,并用同样的态度面对我们对他的教导。反之,如果我们都不懂得“须敬听”,孩子也不会恭恭敬敬地听我们的话。也就是说,教育孩子是一个“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过程。孩子教育好了,我们就自得其乐;教育不好,我们就自食其果。正所谓“自己酿的酒,自己去品,其味自知”。
话说回来,我们都希望能种好种子,结好果,所以我们千万不能忽视自己的行为。我们希望孩子孝顺听话、前途似锦,那么我们就必须努力做到“父母教,须敬听”,只有这样,我们对孩子的期望才不会变成失望。
除此之外,我们也应该注意教导孩子的方式,如果我们总是用埋怨的方式来教导他,他肯定会产生抵触情绪,由此而无法恭敬地聆听我们的教诲。当然,作为孩子,无论如何,都不应该无礼地对待我们,但是,如果我们自己不能无条件地恭敬自己的父母的话,那么就不要要求孩子。因为,我们的要求不但是苍白的,也是令他反感的。
所以,我们一定要俯下身来落实《弟子规》的这句教诲,这样,孩子就一定会有所改观。
鼓励孩子践行“父母教,须敬听”的教诲,使他成为能受谏的有福之人。
俗话说“福在受谏”,一个人有没有福气,就看他能不能听取谏言。
对孩子来说,也是如此。一个孩子的道德学问能不能不断提升,个人的发展空间会不会越来越大,人生之路走得顺畅不顺畅,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他愿不愿意听劝、受谏。
孩子都有缺点,而他自己很难看到自己的问题,如果他要想发现缺点、改正缺点、不断成长,就必须有一个愿意听从他人劝导的态度。如果孩子面对父母、老师、长辈的教导或面对朋友、同学提出的建议,总是表现出一副傲慢不屑、不愿意接受的样子,那么久而久之,就没有人愿意劝导他了,他就会因此而止步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