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门客也纷纷劝阻,信陵君也不愿前行,就对李斯说:&ldo;与秦结盟,出使秦国一事不是孤一人能够作主,须奏请大王许可,此事等到孤与大王相商之后再定,你可以先回去了。&rdo;
李斯仍然站着不动,执意说道:&ldo;这等小事君侯一人就可以作主了,何必多此一举奏请魏王呢?我在秦国时就听说东方各诸侯国的将领都惟信陵君马首是瞻,众人慑于信陵君的权势与威望,正打算共同出面劝谏安釐王退位,拥立君侯为魏王呢。来到大梁后,也在街头听老百姓传言魏国最有资格称王的不是安釐王,而是信陵君,据传言,安釐王也很有自知之明,正准备让贤呢。不知是否有这回事?&rdo;
李斯说完,十分认真地盯着信陵君,然后又转向众宾客,似乎在等待众人给予肯定的答复。
众人正不知如何回答,猛听堂下一声响亮的吆喝:&ldo;何人在此胡言乱语,还不快把这厮拿下。&rdo;
众人回头一看都吓了一跳,吆喝之人是魏王贴身侍卫,再仔细一看更是吃惊,魏王正身着便衣站在旁边。众人急忙离席施礼,信陵君也急忙起身让座,致歉说:&ldo;不知大王到此,迎接来迟请恕罪!&rdo;
安釐王径自走上台阶,一边坐下一边冷冷地应道:&ldo;不知者不罪!寡人今天闲得无聊出宫走一走,路过府第时见里面如此热闹,顺便进来看看。&rdo;
◎第25节君侯何必前去受辱呢
安釐王嘴上这么说,心里却不是这样想,哼,幸而有人报告,否则我还不知道你背后都干了些什么呢?沽名钓誉!李斯和安釐王的到来看似巧合,实际这是吕不韦为了铲除信陵君精心设计的圈套。吕不韦在派李斯出使魏国之前,令门客携重金潜到魏国,找到晋鄙的亲属与部将,重金贿赂他们,让这些人四处散布谣言,说信陵君有取代魏王的野心,他聚集门客编写兵书的真正用意是博得诸侯的支持,由诸侯出面拥戴他为王。为了让安釐王信服,李斯到达前故意派人把他私下准备会见信陵君的消息泄露给安釐王,说信陵君为了征得秦国支持,早与秦丞相吕不韦有私通。恰好李斯赶到的时候安釐王也来到府门前,他随着李斯的车马进入府内,守门人以为是李斯的随从呢。
信陵君见安釐王面带不悦之色,估计他对自己有所猜疑,为了表白忠心,急忙把几案上的礼单与国书递了上去:&ldo;大王,这是秦使所献礼物及国书,臣尚未启封,请大王过目!&rdo;
安釐王拆开密封的锦帛,只见上面写道:
&ldo;公子威名,播于天下,天下侯王莫不倾心于公子。秦君新丧,举国节哀,承蒙公子结好之心,国人共谢!公子诚心致秦,秦岂有不奉公之心?公子正位北面南之日,秦礼当拥戴,但不知魏王何日让位,是主动引退,还是诸侯择日谴责迫使引退,需我秦国再做何举尽说与使者!
引领望之,不腆之赋,预布贺忱,惟公子勿罪!&rdo;
安釐王看毕,面色由红变青,气冲冲地掷到信陵君面前:&ldo;还是留着你自己看吧。&rdo;
信陵君拾起一看,忙辩解说:&ldo;秦人奸诈,此书皆在离间我君臣关系,大王不必信以为真,待臣杀了这秦使以表白我的忠心。&rdo;
&ldo;那倒不必了,忠与不忠全在你的心,杀了一名使臣并不能说明什么,反而会给我国惹来不必要的麻烦,降低魏在诸侯间的信誉,你尽可作出答复。&rdo;
信陵君知道多说无益,立即命令左右侍从取来笔墨与锦帛,当着安釐王的面写道:&ldo;无忌与魏王君臣之宜,实为手足之情,受寡君不世之恩,糜首莫酬,南面之语实属诽谤之辞。秦有邦交之心可喜可贺,必勉力而为,结友好之心。若意在离间搬弄是非,坑害我国睦和,定兵戎相惩,讨还公道!魏公子无忌顿首。&rdo;
信陵君把书信封好,交给李斯喝斥道:&ldo;快把你所带的金币原封不动运回,告诉你家丞相,诚心结盟我国拍手相迎,若有非份这心,一定率大军踏破函谷关荡平秦庭,讨回公道!&rdo;
安釐王也喝斥说:&ldo;还不快滚,再胡言乱语,扰乱我君臣之心,杀无赦!&rdo;
李斯见好就收,深施一躬退了出去。
众人上前为安釐王祝酒,安釐王哪有心思饮酒,扫视一下各国使臣及朝中大臣冷冷地说:&ldo;寡人身体不适先告辞了,尔等痛饮吧!&rdo;
说完,头也不回地走出大厅。
信陵君见魏王走了,也没有心思饮酒,便让门客代陪,自己也下去了。
一场热闹的庆功宴不欢而散。
安釐王回到王宫,太子增见父亲闷闷不乐,上前请安询问缘故,安釐王不无忧虑地说:&ldo;孩儿近来听到什么传说?&rdo;
&ldo;儿臣听到两个传说,不知与父王所说的是否相同?一是秦国君王去世,主动派使臣与我国通好,二是信陵君组织门客编写的兵书大功告成,这两件事都是可喜可贺的事,父王为何闷闷不乐呢?&rdo;
安釐王叹息一声,&ldo;你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秦国主动修好固然是好事,为什么使臣不抱国书送到朝廷而直接送交信陵君府,信陵君借编纂兵书之名与各国诸侯频繁来往,借为列国谋利之名实际上却是沽名钓誉收买人心。近日我接到多方奏报,说街头纷纷传言列国君臣还一致怂恿信陵君承袭王位取代寡人,甚至有人直接规劝寡人退位让贤。&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