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抗日烽火铸英魂作者 > 第84章(第1页)

第84章(第1页)

夹在东西两座浓绿色的峰峦中间的后山坳,一边是密不透风的黑松林,一边是刺槐林子。虽是刚进十月,这不见日头的山坳里却阴嗖嗖的,四周静的让人发碜。连那条从山上的乱石中穿着弯着流到洞口的金河水也一点声响也没有。

到了洞口,领头的鬼子对几个伪军一摆头,三个二狗子点着了松树火把,硬着头皮一步一挪的进了洞。过了好久,进洞的人也没个动静。三个日本鬼子又咋呼着把另三个二狗子赶进了洞。

一阵山风吹来,黑松林发出呜呜的声音,刺槐林里哗哗地响,远处传来几声老鸦的呱呱声,空气中散发着陈年枯草腐烂的味道。三个日本鬼子缩了缩脖子,把疑惑的眼光聚到连贵身上。连贵被鬼子盯的发毛,想起夜里吉顺的嘱咐和杨华应允他的十块大洋,他陪着笑脸对鬼子说:&ldo;太君,这个洞忒深,石头里有金粒子就不用说了,洞里头的石头怪摸怪样,啥景都有,有拄着拐的石仙人,有石头山菊花,奇着那。进去的几位兄弟是看呆了,在下陪太君进去看看?&rdo;

三个鬼子对着脸嘀咕几句,回过头把手里的枪上了刺刀,对连贵一摆头,连贵知道这是让他前头带路。连贵举着松树火把头里走着,腿发着软,心里敲着小鼓,到了这一步也只有壮着胆子往前走了。

金子洞两侧坚硬的石壁上,不时的有突兀的岩石刺出来,石壁周围有水珠不断的落到地上,发出微弱的啪嗒啪嗒声,隐暗的岩石背面生了不少青绿石苔。洞里的空气弥漫着一股潮湿清冷的味道。

连贵刚拐过一块大岩石,突然从黑暗中伸出一双大手,一只手捂住他的嘴,一只手夺过他的火把丢到地上踩灭了,趴在他的耳边说,&ldo;是我!&rdo;连贵听见吉顺的声音,这半天一直提着的心放进肚子里,一腚坐到地上喘着粗气。

三个鬼子见连贵拐过大岩石,火把不见了,四周陷入了黑暗,还没缓过神来,就被黑暗中冲出来的几个人用胳膊粗的木棍抡在头上,接着喉咙就被菜刀切开了。

吉顺几个点亮了火把,看着地上六个伪军和三个日本鬼子的尸体,吉顺咬着牙说:&ldo;小鬼子,这是你们自各上俺中国来找死!&rdo;保林、喜子、和富得兴奋的浑身颤抖着不知说什么好,二胜想起前几天在西海被鬼子杀害的姑妈和姑父他们:&ldo;妈的,这下可为俺姑她们一家五口报了仇!&rdo;大家收拾好枪支弹药,埋到地下。

出了洞口的吉顺朝着墩前疃的方向扑通一声跪到地上:&ldo;婶,对子,吉顺又替你们报仇了!&rdo;腿还发着软的连贵搀起吉顺说:&ldo;吉顺兄弟,云婶有你这样的孝顺女婿,她和对子在地下也能合上眼了。&rdo;

回到村里,大家分头去鬼子和二狗子住的地方把他们的东西和所有痕迹收拾的没了影。嘱咐好了几家房东老人,又挨家挨户教给村里人说任谁来问都说没见着这些人。并且告诉大家八路军的锄奸队最近很活跃,专杀那些向鬼子通风报信的汉奸。

两天后,村里来了大队鬼子和汉奸,人们都在地里忙秋收,鬼子挨家搜只抓到了几个人拷问,谁都说没见过。急了眼的鬼子把闲在家里的王财主叫到村公所,抡着马鞭子抽打着让他说前些天来村里的那些皇军到那里去了,王财主掂量着挺过这顿打,和说了实话被八路锄奸队当汉奸除了的分量,咬着牙哭着喊着:&ldo;太君那,俺真的没见有太君来俺村子啊!&rdo;

一旁的乡公所文书是王财主老婆的侄子,见姑父被打的薄棉袄开花,血顺着白花花的棉絮往外流,就壮着胆子上前对翻译官说:&ldo;长官,这王财主可是乡里的交粮大户,驻咱乡皇军的口粮有不少是他按土地税、人头税缴上来的,他可是大大的良民那。&rdo;

翻译官对鬼子把乡文书的话转了一遍,几个鬼子这才悻悻的把他放了。

鬼子拷问了一些老弱病人,抽打了半天没问出个结果,抢了一些粮食,刺刀上挑着鸡鸭包袱,扔了满街的绳子、破锅破盆,撤出了麦山夼。

注:

1、抗战时期胶东八路军的锄奸队很活跃,哪个村有汉奸、谁向鬼子汉奸透露八路军和地下党活动的情况,不出三天就被锄奸队趁着夜里杀了挂树上示众,这个举动起到了很好的威慑作用,日本鬼子和汉奸想从各村知道八路和地下党的活动是难上加难。

2、王财主回家养了半个月伤,因为这次挺过了鬼子的鞭子没供出实话,平时对乡亲还算可以,民愤不大。土改的时候区政府给他留了几亩自留地,一挂两匹马的马车。在各村斗地主带着纸帽子挂牌游乡的时候,他免受了这些罪。解放后,他被作为开明人士当选了乡政协委员,这一当就直当到他70岁去世。到了晚年他对后辈提起这段经历,还透着一份得意,后辈人也都以他这段经历自豪。

3、连贵有了这段经历在解放后经常被小学校请去做报告,诱敌上山进山洞的过程被他那张嘴渲染的让孩子们百听不厌。只是,他从没告诉过别人,那天他被鬼子逼着走进山洞以后,刚进洞口没多远就吓的尿了裤子。

第八章南台歼敌

更新时间2005-05-0104:03:00字数1660

这年初冬,日寇又进行规模空前的大扫荡,国民党郑维屏残部改编为&ldo;抗日游击队第六区混成总队&rdo;,下属10个大队,共300多人。在日寇扫荡中,他们投敌的投敌,溃逃的溃逃,最后只剩下两小股流窜到南台村附近,骚扰乡里,与抗日军民为敌。这对饱受日寇摧残的百姓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