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人上了车回麦山夼,这一道上俊子和杨华说不完的悄悄话,杨华喜欢俊子的开朗热情,俊子稀罕杨华的和气和知书达理。两个媳妇子都觉得和对方挺投缘。吉顺和伟文说着墩前血仇,马车晃着铃铛拉着这五个人,三十里山道不知不觉就到家了。
村北山根下有座百十年的宋家祠堂,是村里的公产,五间正祠,东西各三间厢房,早先有位宋姓私塾老先生在这西厢房教了几年书,他收书礼也就一升地瓜干子,所以村里不少孩子都去读过一两年书。前年老先生过世后书房也就关门了。村长连贵向乡公所提了好几回,乡上也找过几个先生,可是人家来一看看这个穷山沟离城里太远,出趟山挺不方便,没几天就都走了。
杨华这次是由宋伟文领着去乡里联系,伟文说媳妇愿意回村边教着书边照顾有病的婆婆,乡里正为连贵一趟趟跑乡里唠叨催要先生烦着,巴不得有人自己愿意去,立马开了公文交给杨华。
山里人虽然穷,却很知道读书出圣贤,好找饭碗的道理,听说来了女先生,还是本村媳妇,收书礼也挺少,都领着孩子来报名。最新鲜的是女先生动员各家也送闺女来念书,连周围几个村也有送孩子来念书的。几天下来报名的男女学生有十来个,
这两口子第二天就和村长打发来帮忙的人一起把祠堂西厢拾蹬好了,樘上几根石条当书桌,各人自己拿个麦秸编的蒲团来坐,预备了些瓦块当写字板,山上有的是白滑石当笔,村长和宋家族门里辈分最高的胜爷来领着大伙给祖宗牌位上了香、做了祷告,这麦山夼小学校就开课了。
女先生杨华是文海城里人,她哥杨远常把同学宋伟文带回家里玩,一来二去伟文和杨华就中了意,前年和去年秋天两人前后毕了业,回麦山夼结婚在家住了两天就返回城里教学去了。
杨远,中共文海城特区委副书记,是胶东特委书记李琪通过教师袁时在城里中学发展的党员。一年前,杨华和伟文在杨远的介绍下同时加入了地下党组织。
一户庄稼人在周围几个村都有连着襟的亲戚,墩前疃血案激起了四乡八疃的庄稼人的愤慨,也引起文海城地下党的高度重视。最近又得知日本鬼子要在离麦山夼两里地的南台村建炮楼据点;在离麦山夼三里的西海修小码头好方便日本军舰靠岸,特区委派杨华利用教师身份回乡发展地下党员、建立支部,领导周围几个村的抗日救国活动。打这以后,靠北山根,又离进山大路远的小学校就成了地下党员们夜里开会的地方。
第四章鬼子进山
更新时间2005-04-2318:42:00字数1909
熬过了早荒春,山上有了满坡的野菜,眼瞅着麦子抽着节的长,十几天的功夫麦穗灌了浆,过月又发了黄。春苞米吐着须子绿着宽宽的叶子,穗子一天天饱满着。穷人家的锅里有了搀野菜的饭食,离收拾庄稼的节气近了,日子有了盼头。
杨华回村教书也有近半年了,她待人热情,开朗大方,闲下来常去几个村的学生家串串门拉拉家常,很快就和乡亲们都熟了。她头半晌教孩子们念书,下半晌孩子们自习的一堂课,就教教来跟着她认字的姑娘们。半年下来杨华发展了吉顺、连会、俊子、保林、玉风、秋叶等几个入了地下党,在周围几个村也陆续建立了农救会、妇救会、青妇队。
转眼到了麦收季节,虽然是贫瘠的石拉子山地,栽地瓜倒还高产,种麦子一亩地才收不到两百斤,可是庄稼人除了交上租子,剩下的一年家里过个节,有个喜事的仗着这点麦子蒸饽饽。割麦子、脱粒、晒场这三天,大人孩子都天不亮就都起身忙活。吉顺和老栓一清早割完了仅有的半亩地麦子,就手打好了垅挑了水把豆子种了。俊子挺着现了怀的双身子也上山帮着打捆装挑子。
顶着火辣辣的日头忙活三天,地里的庄稼该收的收了,该种的种了,这天夜里家家守着满升满斗的麦子睡着好觉。
天刚蒙蒙亮,累了几天的人们还没起,就听外头人喊马叫乱成一团,吉顺和俊子赶紧起身打开院门一看,骑马的日本鬼子,赶着马车或脚踏车的二狗子(汉奸)满街乱窜,吆喝着挨家砸门踢门。
很快就冲进来几个端着刺刀的鬼子,打头的是一个穿黑绸子短袖衣裳的二鬼子他带着三个鬼子直奔粮缸把麦子装进带来的麻袋,接着一枪托子捣破柜子门,用刺刀把里头的衣裳、包袱挑了个满地,把个原本拾瞪的利利落落的屋子折腾的乱七八糟。还有两个满院子抓鸡,一个带钢盔的鬼子一脚踢翻院子里的咸菜坛子,砸碎了水缸。
等到吉顺挣脱了被俊子紧紧拉住的胳膊,这些畜生早一阵风似的滚到别的人家接着搜抢粮食去了。
村西头的玉风一家大小上山累了几天,好歹把祖上留下的三亩坡地的麦子收拾着入了粮食囤子,还没等尝上一口就被邻村的汉奸领着鬼子抢的一粒末剩。
喜子家里,一个鬼子翻着炕前一个破柜子,搜出了一个旧梳头匣子,里头是一付银镯子、一个银戒指、一双尖脚绣花鞋,几个鬼子上来叫喊着争着抢着,喜子的奶奶一看自己藏了好几十年的陪嫁到了鬼子的手里,顿时扑了上去要夺回来。一个鬼子转身抬起翻毛皮靴狠狠的把她踢了几脚,接着他们把粮食装了车,刮阴风似的冲出门去了,一个二鬼子边往外走边斜着眼骂道:&ldo;不知死活的老东西!算你命大!今儿个皇军急着送粮食上西海装船,没功夫要你的命!&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