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俊子的母亲和妹妹遇难,她和父亲投奔吉顺开始,到游击队海上歼敌;小老道的传奇故事横空出世;看小老道还没有过足瘾,麦山夼保护伤员的故事又来了;接下来一个章节一个小故事,麦山夼的惨剧、麦山夼人零敲碎打地消灭小鬼子和汉奸、风尘姑娘蝶儿的死后回归袁家祖坟的心愿、小鬼子飞机轰炸客轮的惨剧、又见神奇的小老道和吉顺去偷小鬼子的大洋马、青纱帐忽然伏击小鬼子打胜仗、柳叶岛的伪海军异军突起地起义等等。
总之,我感觉到小说写得很散,各个故事似乎没有多大的关联。于是,我尝试找到连接这些故事的线。总算,在第二次阅读的时候注意到了,串起这一个个精彩故事的线就是那个小山村麦山夼和从这个小山村从上抗日战场的人们。
也许,这也是这部小说的特点之一吧。
第二个感受:为什么要打小鬼子?
在我前面看过的几部关于抗日题材的小说也有过说明,但都很简单,基本上是轻轻地一带而过,都把笔墨放在如何打鬼子的描写上。
这部小说的作者在为什么要打小鬼子这个问题上花费了很多笔墨:
中国的农民是怎样的人,正如作者在书中的描写,热爱和平的中国农民原本贫困却安宁的生活。中国的农民们关心什么呢?他们关心的是如何能平静的过好每一天的生活;关心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的收成;关心如很能让自己的孩子们吃饱等等。总而言之,中国的农民们关心的只是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这些事与大小鬼子这样的大事比起来,说是芝麻绿豆的小事也许也不为过。也许也可以这样说,中国的农民们很容易满足。
但是,正是这些容易满足的人们,为什么拿起刀。扛起枪大小鬼子呢?
其实理由很简单,因为小鬼子的一个个暴行激怒了这些很容易满足中国的农民们,令这些淳朴的农民有活不下去的感觉,因此,从简单的报仇开始,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打小鬼子的行动。至于这些农民如何从简单的报仇思想升华到为人们而战的思想,大家到书中去领略吧,呵呵……
每次看到那些小鬼子、汉奸制造血案的章节,我的心总久久的压抑。只有看到打小鬼子取得胜利时,心中的压抑才能得到莫名的宣泄……
第三个感受:乡土风韵
很浓郁的地方乡土气息。小说的地理位置是胶东半岛。人物是山村的农民和沿海的渔民,都是些很平凡的小人物。作者通过女性特有的细腻的文笔,加上浓郁的乡土气息,把那个年代风土人情,乡村风貌,海上风光,小城韵味等描述的非常详细。还有胶东半岛山里人的特有对白。仿佛令我身临其境,似乎看到了那一幕幕美景很淳朴老实的山里人。感觉就一个字,美!
故事里还对胶东半岛的一些民俗进行了详细的描写:新婚三日,新媳妇回娘家、六月六庙会是农家和渔家拜两位娘娘、腊月二十八,农家人如何过年关的场面、渔家人海上去媳妇的嫁船、年三十唱半宿大戏、哭坟风俗的由来及场面等等,作者把这些民俗放在故事里面,娓娓道来,在领略故事精彩的同时,也感受了民俗的风味,虽然有些故事的结局是悲剧……
从这些细节描写来看,作者花费了很多心思收集资料,才能写出这么有特色的乡土风韵,同时也表明了作者在创作中是非常认真的。
第四个感受:女性人物
作者是一位女性,在她的作品中出现的女性不少,描写的都很细腻,使我印象最深的有三位:
杨华。一位女共产党员,由于工作需要,来到麦山夼的小学校当女教师。其实真正的目的不说大家都知道。从她一出场表现,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位干练的人。刚到麦山夼,几句话就和俊子打成一片,无话不说,全然没有城里人的那种高高在上。
本以为作者会再在她开展工作之初会多花些笔墨,把这位女英雄如何宣扬抗日的道理,如何把麦山夼及邻近的几个村的的人们组织起来。很可惜,没有看到,作者寥寥几笔就解决了这些问题。要知道,开展工作之初没那么容易,不把打小鬼子的好处跟乡里人说明白,这些善良的农民是不会认真对待这个问题的,也体现不出这位女英雄传播火种的丰功伟绩。
这位女英雄牺牲的太早,第十一章就遇难了。由于汉奸的告密,她暴露了身份,为了给乡亲们争取时间,牺牲了自己。第十一章的结尾很震撼,点明了小说的主题。也许,作者对杨华早早的牺牲的处理,是为了激起麦山夼等村的人们对小鬼子的仇恨,化悲痛为力量与小鬼子进行战斗!
俊子。说真的,这位女性人物在小说的开始印象不是很深,也没把她当成主要人物。家里遭难,和老父亲投奔吉顺嫁了个好老公,杨华牺牲前,感觉她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做家务,看不到一个苦大仇深,杨华未来的接班人应有的积极表现。
但在在杨华牺牲后,她好像换了个人似的,突然间成长起。掩护在麦山夼养伤的伤员们表现得有勇有谋、率领三十几个民兵歼灭了又是几个鬼子的畜运队、带领独轮车队为部队运送物资时面对敌人的英勇表现等等,演绎了一个又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
最令我感动的是,为八路军抚养刚出生婴儿的故事,为了那个小宝贝的健康成长,狠心给自己的孩子断奶。虽然这类故事影视小说中出现过无数次,但在这部小说中重新看到,还是一样会感动。很可惜,看到这一个故事中小鬼子进村绑了老栓的时候,已经到了章节,不知道故事的结局如何,但愿大人孩子们都能吉人天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