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乌衣世家的历史背景 > 第75章(第1页)

第75章(第1页)

几人很快到了内城,过了午门后各自下马、下车,然后分道扬镳去各自的衙署。

谢棠到翰林院的时候康海还没来,李廷相却是已经到了。几个小吏给他们拿来了牙牌和办公用品,带着他们去各自的值房认路。

路认明白后,谢棠和李廷相见康海还没有来,遂先去拜访翰林苑的几位学士。因翰林院掌院学士是礼部尚书兼任,常不在翰林院。因此谢棠和李廷相前去拜见了几位侍讲和侍读。然后去向同品阶的翰林官问好。

这些人对谢棠和李廷相还算客气,却绝对说不上热络。虽说翰林是储相,但是真正入阁的还是凤毛麟角。翰林院三年进一次新人,哪一次进来的不是状元、榜眼、探花?再加上文人相轻和词臣的清高气。他们能够热络就怪了。

谢棠和李廷相也不觉得难过,只是笑笑就过去了。不大会儿,康海来了,和他们二人说过话后也去拜访长官同僚。结果受到不冷不热的对待,倒是颇有些失落。

谢棠倒是真真正正地坐得住,每天上官给他派下来活他就做。不派活就去翰林院的藏书阁里找出一堆起草的圣旨,文书以及起居注看。要不就抄一些翰林院里的孤本。竟是半点都看不见他的心浮气躁。

四月初一,谢棠和通过朝考的韩涛送别徐文省和花寒清。此行徐文省前往江南一个富县,花寒清却是去了登州属下的县城。都是县令。谢棠饮尽一杯践行酒,压下眼中的泪意道:“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徐文省和花寒清喝尽了杯中酒,接过韩涛折的柳枝。语调哽咽地对韩涛和谢棠道:“祝君前途远大,繁花着锦。”

渐渐太阳升起,徐文省和花寒清登上了各自的马车。一南一北离开京城。

谢棠和韩涛站在原地看着远去的马车。渐渐地,连马车的背影都已经成了一个墨色的点。

黄沙滚滚,此去不知归期。从此各奔前途,经年不见已是常态。

第61章

谢棠最近在写一本神话史。

起源是他被祖父告知。皇帝有禁佛的念头。

既然皇帝有这样的想法,他自然要顺应君意,写上一本家喻户晓的中国神话,让三清的教旨传遍神州。

这些年佛道屡禁不止,道家还好,道人游遍神州。道观并不多。但是佛寺却是处处皆有。

虽然有一部分的僧人钻研佛法,一心清静。但是还是避免不了有很多人是为了躲避人头税和田赋才出家的。

佛寺占着山林,占着良田却不交赋税。这对于国家是极大的损失。更何况若是更多的人出家做了和尚尼姑,那人口怎么保证?谁来耕田?谁来织布?

无所事事的僧人占据了肥沃的良田,而贫困的百姓却温饱难得保。

每个朝代在宗教发展过盛的时候都会覆灭这个宗教,因为它会动摇统治者的统治。

英国的宗教改革,北魏的禁佛运动。无不是因为这个原因。

弘治帝要禁佛,他写上一本宣扬中国本土宗教的书,这并不冲突。甚至能够推波助澜。

他绝对不会承认,写这个话本子是因为他在翰林院里快待了一年,无聊的很。只有每天晚上去书房和祖父议事的时候才有意思些,所以他自己给自己找事情做。

近来坊间流传着一个话本子,叫做《神元录》。记录的都是神话故事,从开天辟地写到了鸿钧合道。据说这只是《神元录》的第一册,之后还会有四册被写出来。

《神元录》用词风雅,老庄道学弥漫其间。用意教导人尊君重道,养善修身。虽然用词风雅,行文清丽。却不晦涩难懂,反而浅显直白。一时间这《神元录》千家传唱,风靡京畿。

弘治帝拿着一本薄薄的《神元录》,问牟斌道:“查出来了吗?这是谁写的。”

牟斌回道:“谢修撰所作。”

弘治帝道:“定是于乔和谢伯安说过我的想法。”他想了想后道:“把谢修撰给朕叫来。”

牟斌道:“是。”

谢棠到了谨身殿的时候,心里是非常懵的。

他这不是在翰林院里熬资历吗?怎么天子要见他?

“臣叩见吾皇,吾皇万福金安。”

弘治帝手上还拿着谢棠写的话本子,然后笑道:“谢修撰每日滋润的很,拿着朕的俸禄写话本子。每日晌午吃各色点心,蜜饯。值房里还放了好几床厚厚的锦被用来午睡小憩。”

谢棠心里腹诽锦衣卫不去查贪官,查犯法,查结党。为什么要查自己吃了什么,喝了什么,拿了几床被子啊?

“臣惶恐!”谢棠刚要跪下请罪,却听弘治帝道:“站着,不用跪!”

谢棠忙站稳了,非常懵地看向御座上君王,结果看到了天子手里拿着的话本子。心里突然有些不好意思。

弘治帝看到谢棠少有的局促不安,笑道:“写得挺好看的,不过我看你太闲。倒是不好让朕选出来的良才美玉一直在翰林院里待着不务正业地吃吃喝喝,写话本子。”

谢棠脸上泛红,弘治帝心想,再多智近妖也还是个孩子呢。于是语气放缓了点儿道:“你年纪小,倒是不好到各部去。还要再磨练几年才好。朕倒是为你想到了一个好去处,你字写得好,就去内阁中书科兼任一个七品的中书舍人。每天就来朕这里给朕抄写文书。”

谢棠心惊,这中书舍人不是要在内阁缮写,翻译,拟诏吗?为何他要来御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