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佛法修学概要34净界法师 > 25 第22集(第1页)

25 第22集(第1页)

《佛法修学概要》最快更新[630kan。cc]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六十一页。

我们这一科讲到归敬三宝。前面讲到,我们在心中能够受持“常住”两个字,就能够远离三恶道。“常住”是针对生灭来说的,我们的心是没有常住的。凡夫的心深受感受的刺激,一接触外境就带动感受,感受就产生妄想攀缘,所以我们的心是动态的,就像猴子抓东西,抓到另外一个,又把前面放掉了。所以,如果你注意心的活动,你会发觉心是没有停止的,一下子想东,一下子想西,所以我们的心是生灭变化的,就像水流一样不断地在流动。

直到有一天,你有幸听到了大乘经典,尤其是《楞严经》、《法华经》这种比较高等的经典,佛陀告诉我们,其实这种生灭活动的心,只是内心的一部分,是种表层的心。我们现在活在表层的心态,没办法安住在深层的内心。就像大海,虽然它表层有波浪,即使台风吹吹,但是你深入到海底时,它什么波浪都没有,“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所以,我们现在是活在表层意识,我们的心活得太表层,不能深观内心的本来面目,不能深观内心的本体,我们没有把心往内、往深层的地方安住,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会不断地造业,而且没办法控制烦恼跟业力的原因。

所以一个人生命要改变,你的心就不能老是活在感觉当中,不能老是重视感官感觉;你不能外面稍微有一点风吹,你就动,那你生命的档次就低了。所以佛陀的经典告诉我们,我们要把心慢慢地往内带,就是安住在常住不生灭心。其实我们的内心,除了喜怒哀乐的感受所创作的心以外,我们还有一块很清凉的宝地,我们都没有去过的。在那个宝地当中,是没有风浪、没有暴风雨的。它是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是离一切相的。只是我们很少去造访它,因为我们的心稍微动一下就向外了,所以我们内心深处的另外一块,我们都没有去过,问题在这儿。当然,我们自己也不知道,原来我们还有那么好的一块花园。等到佛陀出世才知道,原来在我们内心的深处还有一块寂静的宝地,是我们没有造访过的。

所以,你能够在经典当中学习到,你的内心深处有一块清净的宝地,是没有烦恼、没有业障、没有生死轮回的,是生死轮回干扰不到你的,你的生命就有救了,这才是你的生命真实转变的时候。你开始要内观,开始去寻找内心深处的安住,不再向外攀缘感官的刺激,这就是为什么你能够不堕恶道。

一个人会堕恶道,在《楞严经》上说,情执重。有些人造业是很猛的,你对外境的感受越强,造业势力就越强。同样两个人去造杀盗淫妄,有些人业是比较轻的,因为他是应付因缘;有些人是很强烈的情执,他的业造得很重。

所以我们要改变业力,必须改变我们的心态。你的心不要活得太表面,最好是能够活得深层一点,你要把心慢慢往内带。能够往内心的那种清净的宝地走一步,你的生命就大大提升,你的人生观就改变。你会知道,其实不需要外面的刺激,你照样可以得到快乐。

我们不就是想追求快乐吗?但是你向外追求的快乐是有过失的,你向里面追求的快乐是没有过失的涅槃寂静乐,照样有快乐。圣人照样有快乐,他的身心世界照样舒畅,照样有无量的妙乐,但是那种妙乐是没有过失的。所以你的心活得越深层,痛苦就越减少,造罪业的力量就越薄弱,这是一个基本概念。你的心越往外面,情绪变化越大,情执越重,越容易堕落。所以在整个修学当中,我们透过佛法的修学,开始内观,开始把心带回家,慢慢就远离恶道了。

为什么呢?我们看讲义。“以知法佛本性常故。”因为你知道三宝的功德是你本性具足的,佛陀的无量功德庄严——这个“法”指的是涅槃——这种涅槃的寂静乐,佛陀的菩提觉法乐,菩提、涅槃两种功德,你本来就具足的。只是我们以前向外攀缘,就像佛陀在《法华经》上说的,一个大富长者的儿子,家里面有很多的珍宝,但他就喜欢去外面做乞丐,不喜欢在家里安住,一念妄动,所以弄得轮回生死。你要能够回光返照,那就是涅槃寂静。

所以生命有两个方向,向外就是轮回,向内就是涅槃。你能够知道所谓的涅槃、所谓的生死就在你一念之间,有这种真实的智慧来熏习你的内心,产生这样的业种善根,产生清净的信心乃至于产生坚定的愿力,那么你自然能够生生世世不断地增上,也就不再堕落到三恶道了。

为什么说知道“常住”能够远离三恶道?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佛在世时有一个释提桓因,他是大福报,有很多宫殿。有一天,他五衰相现。天人福报将尽会出现五种相貌:第一个,衣衫垢秽。他的衣服开始有污垢;第二个,头上花萎。他头上的花冠枯萎了,没有那么鲜艷了;第三个,身体发臭。他有臭味出现了;第四个,腋下出汗。他身体开始流汗;第五个,不乐本座。天人都是有座位的,他已经坐不住了,躁动不安。那么释提桓因五种相状出现,他知道自己即将死亡,而且要投生到一个乡村里面做一头猪,所以他非常恐怖。这个帝释就找很多天王求助。找到大梵天,大梵天说,我没有让你避免死亡的方法,没办法。所以释提桓因就忧愁苦恼。

这时一个有智慧的大臣说:“大王,我有办法,让你能够免除死亡。”释提桓因说:“你有办法吗?”他说:“我绝对有办法。”释提桓因说:“那你有什么条件?”他说:“我把方法告诉你,你把乾闼婆的女儿嫁给我。”乾闼婆就是释提桓因的乐神。释提桓因说:“你如果能告诉我一个正确的方法,不要说乾闼婆的女儿,我把阿修罗王的女儿嫁给你。”诸位知道,阿修罗叫非天,他有天的福报,但是他瞋心重,没有天的福德。阿修罗男众很丑,女众很美貌。这个大臣说:“好,一言为定。”释提桓因说:“你有什么方法呢?”他说:“你现在只有一个方法,你要找佛陀皈依。我以前曾经听人家跟我传一个法,你要能够皈依,就免除一切障碍。”

释提桓因就相信了。这时他已经快死亡了,他马上以神通力,飞到精舍去找佛陀。佛陀当时并没有给他皈依。释提桓因提出一个问题,他说:“我们天人的福报这么大,为什么要面临死亡,这死亡从什么地方来的呢?”佛陀说:“因为天人有烦恼,这烦恼就障碍他的安乐。”释提桓因说:“那天人有什么烦恼呢?”“天人的瞋心比较淡薄,但是有贪欲跟嫉妒的烦恼,他得到快乐就贪着,得不到的别人得到,他就嫉妒,所以天人还有贪欲跟嫉妒的烦恼。”释提桓因说:“天人为什么会有这种贪欲跟嫉妒的烦恼?”佛陀说:“因为他攀缘,活在表层意识,老是想要向外攀缘,老是活在感觉,你用感觉来主导内心,不是用智慧来主导。”释提桓因说:“那怎么断攀缘呢?”

佛陀讲到重点了,他说:“你要忆念本性清净法身,你要忆念法身常住。”这个天人有大善根,他听说忆念清净法身、法身常住以后,起大欢喜,就咒愿:愿我生生世世能够依止清净法性而证得无上菩提。他念完以后就向佛陀拜下去,这时他的生命刚好结束,神识依止他过去的业力就投生到乡村一头母猪的肚子里。一念的反转,心生则种种法生,他一念的大乘善根生起,那头猪就受不了。他一投胎以后,那头母猪就像发疯一样到处跑,把女主人装水的罐子撞破了。女主人一生气,拿棒子就打这头猪,把它打流胎,打死了。释提桓因又投胎到原来的位置,继续做天人。

这就是佛陀说的一念回光返照,改变命运。诸位!你要知道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命运可以改变?为什么业力可以改变?这个问题在《大乘起信论》有人问,当然这个地方也牵涉到净土宗的带业往生,为什么能够带业往生?他造了五逆十恶为什么带业往生?因为业力是虚妄的,那就是一念攀缘的心,去攀缘一个虚妄的境,妄心攀缘妄境,所以它只是清净心的表层的一个影像,它本来就没有,达妄本空。

诸位!如果你要追求临终的正念,你要不断地忆念你的清净本性,这很重要!我们一再讲过,站在本来没有妄想的角度来面对妄想,这是最好的选择。如果你站在本来就有妄想,妄想是真实的,你跟它拼了,你就完了。只有事修没有理观,你绝对不是它的对手。

所以你不能站在表层意识跟妄想对抗,你要回到你的深层意识,你要把心带回家,从家的角度来跟妄想对抗,妄想就不是你的对手,因为真能破妄。但是你要活在表层意识来跟妄想对抗,你就糟了;站在妄想的角度来对治妄想,你就没有希望了。所以这个很重要。你要彻底改变生命,就要知道,你本来是没有妄想,那些妄想是后来有的,是如梦如幻的。所以经典上说,你能够通达空性,知道你的本性清净,会产生两个效果:第一个,虽做恶业速疾能悔;第二个,若堕恶趣终不久留。

就是说,即便你一时的冲动还会造罪业,但是这个罪业力量薄弱了,你会产生自我反省了。因为你造罪业时,有人不同意,就有人说,我反对!这就是你的善根反对你了,它开始对治你了。除非你没有真懂你的自性本来清净。没有真懂,那就算了,你仍活在表层;如果真懂,你在造恶时,你会发现有一个力量开始在骂你,你两种力量,真妄交攻。恭喜你!这个在佛法叫增上惭愧心生起了。所以你能够懂得你的本性是清净的,造业是不应该的,是虚妄的,这时你的造业势力薄弱了,这第一个,“虽做恶业速疾能悔。”第二个,即便你因为过去的业力到三恶道去,你在三恶道也待不久,“若堕恶趣终不久留”。

所以,我们能够知道理体三宝里面的清净本性,那么我们生命已经产生很大的反转。就好像经典上说的,有人受持三皈依,在弥勒菩萨三会说法的初会就能够解脱了,因为你在释迦牟尼佛时受三皈依,你就生生世世能够遇到三宝,到了弥勒菩萨的时候,你的善根就成熟了。

我们看总结。

皈依三宝是离开生死苦海最好的道路,也是悟入佛法功德的台阶。但是我们一般人因为身口意的罪业太重,烦恼粗重,在皈依时又产生轻慢,整天打妄想,没有好好地生起恭敬皈依的心,所以虽然皈依,遇到恶因缘时,三宝的功德就慢慢地失掉了。有些人受了三皈依以后,没有忆念三宝,心中就没有三宝了,虽然学佛很久,但是心中已经没有佛了。他退失以后,烦恼就完全主导他的内心。

所以一个人受了三皈依以后,要不断地去“专心缘此,得名皈依,故感善神随逐护助”。这个“专心缘此”很重要!我们一般人的生命是完全活在妄想,学佛人也活在妄想,但是你跟别人有什么不同呢?你在妄想当中多了一道光明。所以你经常会很矛盾,真妄交攻,那现在你要怎么做呢?你只要做一件事情就好——加强你的光明!因为光明能够破除黑暗,邪不胜正。

其实你不要太在乎你的烦恼跟妄想,你加强正念比较重要。你不要怕你身体有病,你的体质好,病自然退失掉。我们现在就是缺乏抗拒妄想的能力、自我调整的能力。所以你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就是要加强你的正念。如果你心中没有光明,你就只有黑暗。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佛在世时,也是舍卫国,一个大富长者的儿子,不过这个儿子很特别,生下来以后,他们家同时从地上涌出一头小金象。这头金象就整天跟着这个小孩子,这个孩子到东边,它就跟到东边,他到西边就跟到西边,它就保护这个小孩。所以他妈妈把这个小孩子取名叫作象护,就是经常有金象保护。

这个小孩慢慢长大了,这头象也跟着长大。这头象它有一种特殊的功能,它照常吃饭也照常喝水,但排出的排泄物大小便,都是百分之百的纯金,不得了,不但金色身体,排出的都是黄金。所以这个象护出生以后,他家里就变得很有钱。经典上说,他连睡觉的床铺都是珠宝打造的,他有钱到这个份上。

象护他慢慢长大以后,因为这些有钱人都是跟有钱人在一起玩的,都是上流社会贵族。他在玩的过程当中,有一天就炫耀说:“我们家睡觉的地方,统统是珍宝做成的。”其他朋友说:“你家怎么会这么有钱呢?”他说:“因为我家有一头象,整天排出的排泄物都是黄金的。”在炫耀的过程当中,他的朋友圈里有一个小孩,就是阿阇世王,他那时是个太子。因为阿阇世王的贪欲很重,他听到以后,就下定决心:等我哪天登上了王位,我一定要把这头金象抢过来,他就许下这个邪愿。

阿阇世王长大以后,看他爸爸年纪这么大,也不传位给他,就把他爸爸频婆娑罗王活活饿死。他等于是犯了逆罪,夺取王位。夺取王位以后,他马上就想到小时候所发的愿,就把象护请到家里来吃饭。吃完饭以后,他就跟象护说,我们过去好歹是朋友一场,我请你吃饭,你要做一点回馈,那这样子好啦,这头象就留下,你一个人回去好了。

象护没办法,就一个人回去了。但是这头象是福德招感,是不能用抢的。所以象护回到家时,象就自动在阿阇世王的宫殿里消失,又回到自己的家了。他爸爸就很紧张,这糟糕了!你们得罪了阿阇世王,那要有杀身之祸的,现在只有一个方法:出家!所以他爸爸就把象护送出家了,那个大象也跟着出家了。

出家以后,这个象护也有善根,他如法修学,就证得阿罗汉果了。证得阿罗汉果以后,他出去托钵,这头象就跟在他身边托钵,他回来时,象就跟他回来。居士就议论纷纷:哎呀,这个比丘不简单啊,后面还跟着一头金色的象。就像我们现在一样,整天带着几部游览车来到寺庙,不是来请教佛法,来看金象的。居士们经常来到寺庙看金象,就会干扰其他比丘的修学,不寂静了。比丘就把这件事报告佛陀。

佛陀就把象护找来说:“你现在也证得阿罗汉果了,这个象是你过去修习善业所感的人天福报,你现在有涅槃的功德,不需要这种人天福报。就像你有摩尼宝珠,不需要吃糖果了。”象护说:“我也不喜欢它跟在我身边,但我没办法。”佛陀说:“你跟它说三遍‘我生已尽,梵行已立,至今以后,更不需汝’。”说三遍以后,金象就消失了。

消失以后,有比丘就问佛陀:这个象护他为什么有这个因缘,能够得到金象,得到这么大的福报,又出家,又成就阿罗汉果呢?佛陀说:过去在迦叶佛时代,有一个居士,在共修时绕佛,绕到那个当来下生的释迦牟尼佛。诸位知道贤劫千佛要来到人世间之前,都是乘六牙白象来投胎的。他就是在迦叶佛时,预先把释迦牟尼佛即将投胎的像供起来。这个居士在绕佛的过程当中,看到释迦牟尼佛的佛像跟他所乘坐的六牙白象已经剥落了,不庄严了,他就发心请水泥工把它重新修整,又把它打上一层薄薄的金片,打完以后他就发愿:第一,愿我生生世世得到富贵;第二,愿我有一天能够成就菩提。他发了两个愿,所以他在来生当中就成就了象护的功德,另一方面,能够遇到佛法,出家成就阿罗汉果。

诸位要知道,皈依是要发愿的,我们很多人都只有信心,不对啊,要发愿!你们要受过五戒或者菩萨戒就知道了,所有的戒体都是在三皈依时发愿,面对整个三宝的境界:誓断一切恶,无恶不断;誓修一切善,无善不修;誓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而不度化。你要发愿的。皈依三宝的意义就是:希望总有一天,成就三宝一样的功德。

所以我们皈依佛,诸位!我们佛弟子跟其他宗教不一样。其他宗教皈依他们的上帝、他们的神,没有人敢说我有一天跟上帝一样,没有人敢这样讲,只有佛教可以。所以我们皈依佛,除了我们恭敬礼拜以外,很重要的是你要发愿:总有一天跟佛一样。你要有这种咒愿力。因为你今天面对的是三宝的真实功德,你所发的愿就使你生命中有一种力量来引导你,除了你造恶的力量,另外有一个正面的力量来牵引你了。冥冥当中,当你造了恶业以后,你就觉得你心不安,因为有一个力量不同意,这个就是你生命的改变。

以前我们造恶是理所当然,这个最糟糕了!把造恶当作理所当然,你那个业力就特别坚固。我们现在造恶感到弟子心不安,这个是非常好,因为表示你的心中有两种力量:一种是邪恶的力量;第二种是光明的力量。所以我们不断亲近三宝,表面上我们是在供养三宝,其实你是在栽培内心的力量,借相修心,你的内心产生一种理体三宝,而且如果你能够发愿,那这种力量更大了。

所以,虽然我们现在的内心充满了妄想跟业力,但是没关系,你要加强你的光明。在菩萨戒上说,受了菩萨戒的人,你每一天都要至少拜一拜佛,至少称念一句三宝的功德,口业的赞叹,赞叹僧宝。就是你每天都要跟三宝见过一面,三宝要在你的心中走一趟,因为三宝一旦离开你的心中,你就完了!因为他是我们心中的皈依,是我们改变生命、改造生命的一个依靠。这个地方就说明,这是了生脱死的唯一方法,因为我们自己已经没办法改变自己了。

所以,我们在整个修学当中,先依止事相三宝,然后再创造内心的理体三宝,最后我们从理体三宝当中,开始产生灭恶生善而转凡成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