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状元娘子她又美又娇免费阅读 > 第29章(第1页)

第29章(第1页)

这吴大澄字清卿,行二,弟兄三个,独数他杰出,好学不倦,于金石一道,很下过一番功夫。他比洪钧大三岁,在家乡时,洪钧一向叫他&ldo;二哥&rdo;,交谊亲如手足。所以接得这个消息,喜不自胜,匆创辞出望海阁,由贸福陪着,一直来到港口。

烟台并无码头,轮船无法靠岸,只泊在港湾中;人货上下,都用小舢板接驳,颇为费事,所以到得大船上,已经起更了。

他乡遇故,又当大劫之余,彼此都喜极而涕。叙到别后景况,洪钧少不得有所安慰‐‐吴大澄是早就到了京里的,同治元年恩科、本年正科,两番北闱乡试,都未取中,至今仍跟洪钧一样,是名秀才。

&ldo;十一月里还有机会。&rdo;吴大澄很兴奋地答说:&ldo;今年有个数百年难遇的旷典。北闱下第,而本省补行乡试的,还可以赶回去应考,不以跨考论。礼部具奏请旨,两宫太后都答应了。所以我要赶回去。文卿,你呢?也该动身了吧?&rdo;

洪钧暗叫一声惭愧。他这话如果是在昨天问,还无以为答,此刻有张银票在身上,便不同了!&ldo;是的。&rdo;他很有把握地答说:&ldo;就在三、五天之内,有船就走。我也不写信了,拜托二哥,转告舍间,说我月底月初,可以到家。&rdo;

&ldo;好!我一到苏州就去禀告伯母。&rdo;

&ldo;江南的主考放了没有?&rdo;

&ldo;我出京的时候,还没有放。大概已有&lso;明发&rso;了,不过,我们不知道。喔,&rdo;吴大澄突然想起,&ldo;倒是有件大事,你恐怕还不知道。两江换人了,曾侯移驻皖鄂交界,专责剿捻;李少荃暂署江督。&rdo;

&ldo;这倒是想不到的事。&rdo;洪钧感叹着说:&ldo;曾九帅告病,开浙江巡抚的缺;如今他老兄连两江总督的位子亦都保不住。曾家的盛衰变化,何其之速?&rdo;

&ldo;也不见得就是盛极而衰,朝廷对曾侯还是很看重的。&rdo;

接着,吴大澄便细谈当今人物,特别是同乡前辈,潘祖荫如何,翁同和如何。直到午夜,轮船大鸣汽笛,通知行将启锭,洪钧方始辞别下船。

这一夜睡得太迟,到第二天中午才为贾福唤醒,送上一封潘苇如的来信,说是接到&ldo;邸抄&rdo;,江南考官已经放了;另附一张单子,上写&ldo;正主考太仆寺正卿刘琨,字玉昆,号韫斋,云南景东厅人,道光二十一年辛丑翰林;副主考翰林院编修平步青,浙江山阴人,同治元年壬戌进士。&rdo;

对于这两位主考的生平,洪钧一无所知,亦无心去打听。他所感到欣慰的是,潘苇如特地送这一封信,足见关切。回乡应试,不但请假必准,告贷川资,亦可如愿。

一转到这个念头,同时便想到失落的那封信;胸膜之间立刻就有一股突兀之气横亘着,很不舒服。&ldo;偏争口气!&rdo;他不自觉地自语,&ldo;不跟他开口。&rdo;

话虽如此,礼貌上仍旧要向潘苇如去道谢,顺便当面告假。潘苇如当然有一番勉励期许的话;他精于医道,送了洪钧一支人参,说在闱中构思,精神不济时,咬一口人参,细嚼缓咽,有培元固本、补中益气之功。最后又亲手送了一个封袋,是八两银子的&ldo;程仪&rdo;。

※       ※        ※从这天起,洪钧便不上衙门了,白天摒挡行装,料理未了杂务;夜来是同朋友,排日设宴饯行,忙得不可开交。不过,望海阁却是&ldo;每日更忙须一到,夜深犹自点灯来&rdo;。

行期定在十月初六。前三天,蔼如就关照他,临行前夕,最好能辞谢应酬;如果不能,少喝些酒,到望海阁来喝第二顿。又说,这是她母亲的意思,不算饯行,聊当预贺。

因此,初五晚上,新关同人的公宴,洪钧托辞胃气痛,酒也不饮,菜也不吃,敷衍到终席,谢过主人,急急忙忙赶到望海阁。上楼一看,眼睛一亮,换了一堂簇新的平金红缎椅披,红烛烨烨之中,蔼如盛妆以待,红裙红袄,一片喜气。

洪钧看得呆了。他心目中的蔼如,一直是淡妆素服,天然风韵;谁知一改浓妆,更有一股夺人心魄,不可通视的冶艳色态。

&ldo;怎的?&rdo;蔼如倒有些发窘,羞涩地笑道:&ldo;倒像不认识我似地。&rdo;

&ldo;是啊!可真有点不认识了。你像个,像个‐ &rdo;

&ldo;什么?我替你说了吧,像个新娘子是不是?&rdo;蔼如望一望自己的红裙说道:&ldo;关起门来做皇帝;没有外人,我也穿一穿红裙,过一过瘾!&rdo;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