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南明史略 > 第62章(第1页)

第62章(第1页)

极尽诬蔑之能事,决不仅是&ldo;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rdo;,而是在南明政权肇

建伊始之时反对福藩继统的一股暗流不择手段展开的政治斗争。

清人戴名世对这段公案作了以下论断:&ldo;呜呼,南渡立国一年,仅终党

祸之局。东林、复社多以风节自持,然议论高而事功疏,好名沽直,激成大

祸,卒致宗社沦覆,中原瓦解,彼鄙夫小人,又何足诛哉!自当时至今,归

怨于孱主之昏庸,丑语诬诋,如野史之所记,或过其实。而余姚黄宗羲、桐

城钱秉镫至谓帝非朱氏子。此二人皆身罹党祸者也,大略谓童氏为真后,而

帝他姓子,诈称福王,恐事露,故不与相见,此则怨怼而失于实矣。&rdo;2杨凤

苞也说:&ldo;及谓福王亦伪,乃出东林、复社爱憎之口&rdo;,&ldo;盖阮大铖欲尽杀

东林、复社诸君子,向后诸君子追憾其事,并恨王之任大铖也。造言汗蔑之

不已,复奋断曰:&lso;是非明之宗室也。&rso;甚疾之之词尔。&rdo;3杨氏的基本论断

是正确的,但他认为这类谣诼蜂起乃&ldo;诸君子追憾其事&rdo;,恐怕未必。因为

抓住伪太子、&ldo;童妃&rdo;案大闹是在弘光在位时期,弘光朝廷的内部纷争严重

影响了自身稳定,无暇北顾,特别是一些东林‐复社人士依附地处南京上游

的世镇武昌的军阀左良玉,更增加了弘光君臣的不安全感。马士英、阮大铖

明白要扼制住拥立潞藩的暗流,必须援引江北四镇兵力作后盾。从这个意义

上说,弘光朝廷迟迟未能北上进取,同东林‐复社党人的兴风作浪有密切的

关系。杨凤苞还说:&ldo;明末南都之亡,亡于左良玉之内犯。&rdo;1左良玉的兴兵

2李清《南渡录》卷五。

3刘若愚《酌中志》卷十七。福王朱常洵婚期在万历三十二年正月,见《明神宗实录》卷三九二。

4谈迁《枣林杂俎》仁集《慈銮》条,谈迁自述笺文是他起草的。后来他在《北游录》《纪詠下》有《泊

广陵驿记甲申八月陪高相国迎慈銮于此追感》诗。

1李清《南渡录》卷二。

2戴名世《弘光朝伪东宫伪后及党祸纪略》,见《戴名世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三七四页。

3《南疆逸史》中华书局1959年版附杨凤苞跋文。

1《南疆逸史》中华书局1959年版附杨凤苞跋文。

东下,固然有避免同大顺军作战和跋扈自雄等原因,但他扯起&ldo;救太子&rdo;、

&ldo;清君侧&rdo;的旗帜却同某些东林‐复社党人所造舆论一脉相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