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本来就容易受身旁人的影响,这一声又一声的呼喊下,站在中间的姚燕燕仿佛被镀上了一层光环,竟显得愈发耀眼起来。
姚燕燕说那番话,本来就是为了和姚家人撇清关系并把锅弹回去,顺便帮陛下扬一扬美名,若是这些话流传出去,将来有越来越多的贤才主动跑到她和陛下的碗里来,那就更好了。要不咋说多跟聪明人在一起有好处呢?这些日子她跟着陛下和封元混的久了,觉得自己好像比以前聪明了好多呢,要换做以前,她可不懂得用这么迂回的法子,现在看来,效果非凡!
但是她预料到结果,却没想到百姓会这么激动,看着他们望着自己时热切仰望的目光,姚燕燕心中有股说不出的感觉,上辈子的时候,她和陛下整日里醉生梦死,在宫中横行霸道,那个时候的她,是怎么也想不到会有万民拥护的一天的。
就算她再怎么虚荣,也从来没有幻想过有一天自己会受到这么多赞美和崇敬的目光,这种感觉,是前所未有的。
姚燕燕此时心中的感觉非常复杂,似激动、似感慨、似酸涩……又有其他复杂到她难以形容的感觉,只觉得胸中热流涌动,眼睛微微颤动,有些想要流泪,有些想要大笑,却都做不出来。
于是她几乎本能地,朝着那些百姓鞠躬一下,便坐上宫里派出来接她的仪仗,起驾回宫。
她没想到,在她那一鞠躬后,百姓们看着她的目光更加热切了,在这个等级森严的时代,谁曾敢想,有一天,竟有一位身份高的贵人,像他们行礼致谢呢?
如果说百姓们方才的激动多少有被旁人带动的因素,那么现在,他们则是真心地跟在那仪仗后头,默默地护送贵妃娘娘回到宫中。
至于那些姚家人,现在又有谁去记得?
而在贵妃仪仗离开的同时,街边一家茶楼上,有两人将方才的那一幕尽收眼底。
这两人一个生得俊逸温和,一个生得英武健硕,二人是世交好友,都是吴国人。他们自恃本事,起先是怀着满腔抱负想要效忠吴国君主的,奈何吴国皇帝昏庸,一气之下舍弃国籍出来闯荡,原本他们是属意陈国皇帝的,奈何陈国实在太远,索性先来齐国,本只是想来京城探探,将来去投效陈国皇帝时也能多些说法,但是在看到方才那一幕后,他们便改变了主意。
连一个后宫妃子都能如此深明大义,这大齐皇帝,想来应是位明君,他们何必舍近求远,去投效陈国皇帝呢?
两人商议一番,便决定留在大齐京城,找机会面见齐国皇帝。
姚燕燕和陛下此时还不知道,没等陛下这&ldo;爱才&rdo;的名声彻底宣扬出去,已经有咸菜,哦不,贤才主动跑到他们碗里来了。
第71章
在姚燕燕帮着陛下宣扬名声时,胸怀宽广、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正两眼发光地对着账册,数着从章宰相家里抄来的金银珠宝。
&ldo;发了发了!这次真是发了!朕攒了那么多年才攒了三十万两,抄一次家就能赚上百万两黄金!这个章老头,真是恶贯满盈、贪得无厌,竟然搜刮了这么多民脂民膏,现在好了,这些都是朕的了!&rdo;
封元站在一旁看着,待差不多了,才轻咳了一声。
皇帝陛下双眼不离那账册,只摆摆手道:&ldo;爱卿有话便说,朕听着呢!&rdo;
&ldo;陛下,如今朝中及地方,有诸多职位空缺,正是急需人才的时候,臣提议,是该提前开科了。&rdo;封元所说的开科,便是科举取士。大齐每三年开一次正科,今年刚好轮到了,只是乡试原本是八月开,也称秋闱,但如今朝中及地方缺人,只能提前开了。
封元道:&ldo;这一次章宰相的谋反案,牵扯出朝中及地方许多官员,这些空缺,必须赶紧补上。&rdo;否则国家运转迟早会出现麻烦。
皇帝陛下点头,继续数钱,&ldo;都听爱卿。&rdo;
封元瞧了他一眼,叹口气,道:&ldo;陛下,这些钱都是要充入国库,并非您一人所有。&rdo;
皇帝陛下理所当然地从账册上撕下来一张,然后道:&ldo;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国库也是朕的,朕从国库里拿点银两,爱卿不会反对吧?&rdo;
封元:……
他实在想不明白,堂堂一国天子,什么都不缺,如此贪财究竟为哪般?
不过皇帝好歹心性纯正,又善纳谏,跟这些优点比起来,这点小小的缺憾也不足为虑了。他说服了自己,于是忽略了账册中被撕走的那一页,将那账册交给了户部清算,户部尚书那边清算下来,看到章宰相家中竟然搜出五十万两黄金,大惊不已,这便是后话了。
这会儿,封元命人将账册送去户部后,便对陛下道:&ldo;陛下,太傅、御史等人皆因勾结宰相被撤,如今太傅、御史等职位该由何人担任?&rdo;
太傅如今虽只是个虚衔,但这个位置对皇帝的影响力比较大,不能等闲视之,而御史作为监察帝王及百官的职位,所选用之人,必须是刚正不阿不畏强权的,否则这御史之名不是有名无实?现在大齐最头疼的问题,就是缺人才,封元再厉害,也不可能一人身兼数职。
这选官之事其实交给封元就能解决,皇帝陛下也相信,凭借封元那么聪明的脑袋瓜,肯定能找到最合适的人选,但他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并没有真要全交由封元处理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