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恭亲王奕欣有几个王妃 > 第33章(第1页)

第33章(第1页)

此谕一下,朝野震惊,大家心里明白,恭亲王可不是好惹的,此次京察怕是要动真的了。

不久,各地密折即如雪片般的飞向军机处。有人参劾直隶顺天府治蒋大镛收受贿赂,把持专权;大兴县知县白维贪劣不良,积案滥押;永清县知县王锡琦加征苛派,贪酷害民。奕訢派大学士周祖培前往查实,于是马上将这三位劣员一起革职,交刑部审讯。贵州田兴恕奏报:已经将官军内部侵吞军饷的副将廷胜、临阵脱逃的候补都司姚复钺、侵渔厘捐的候补府周钟秀军前正法。奕訢估计这种现象在军队是普遍存在的,随即通令各路军营,凡此等情弊,将着统兵大臣随时严查,按律惩办。从地方到军队,从汉族官吏到满族封疆大吏,一律毫不宽贷。

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一月十九日,满族大员、云贵总督福济被革职。原因是在西南少数民族起义之时,企图以叩谒咸丰帝梓宫、当面陈述军情为由,临阵脱逃。接着,又有满洲镶红旗人乐斌被革职充边。此人大略识些字,公事案例,阅之不甚了了,因善于结交当道,结党营私,一再升职,至陕甘总督。平素以吃酒看戏为事,奸占仆妇,宠信幕丁,捏报军功,滥行保荐,为数十年中所未有玩法营私者。经人弹劾,奕訢立即派吏部尚书麟魁和军机大臣户部尚书沈兆霖前往查实,即遭惩处。此外,陕西巡抚瑛棨、山西巡抚英桂也分别因剿捻不力而遭申斥和警告。

第十四章整顿吏治的矛盾(2)

政变后不久开始的这些吏治整顿工作预示了这一次京察的严肃认真。

同治元年,京察自上而下进行。首先对包括议政王在内的全体军机大员和内阁大学士进行考评,然后是部院大臣。奖惩大权归于两宫皇太后。官声、成绩突出者,给以破格提升;安排年富力强者于重要岗位;对平庸衰朽者,勒令其退休。其中有相当数量的满族官员被勒令休职和降级。素食尸位的京官减少了,官员年龄普遍年轻化了,办事效率也提高了。在考察京官的同时,对地方官吏的考察也同时在进行,同样是品评优劣,赏罚分明。

就在奕訢大刀阔斧、雷厉风行地进行吏治整顿的同时,一场在奕訢和西太后慈禧之间隐藏的斗争已经展开了。

垂帘之初,奕訢以议政王的身份,总揽朝中大权,部院大臣遇事必先与议政王奕訢相商,惟奕訢意见是从,这一切,慈禧看得一清二楚。而奕訢&ldo;希冀垂帘其名,而实权归己&rdo;的心思,慈禧也当然不会不知道。权力欲极强的慈禧是不会听任奕訢的权力日益扩张、重演肃顺擅权局面的。只是大乱当前、&ldo;发捻横行&rdo;之时,尚需利用奕訢主持内外事务,所以慈禧一直隐忍未发,但她时刻都在监视着奕訢的一举一动,默默地窥伺着时机的到来,以图巧妙地削弱奕訢的势力。就在奕訢集中精力在内政外交方面大展宏图,力挽危局的之时,慈禧趁其不备,给予奕訢沉重一击,连折奕訢的两位股肱大臣:何桂清和胜保。

何桂清,云南昆明人,道光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太仆寺少卿、太常寺卿、户部右侍郎、浙江巡抚、两江总督。1860年5月5日江南大营全军溃败,两江总督何桂清在常州主管饷事,拥兵自卫,坐视不救。陈玉成部进攻常州,何桂清见大事不妙,希图逃脱。先将其父亲和两妾秘密送至通州,然后张榜禁止常州市民迁徙,并封锁各城门。城内百姓见何桂清要逃跑,绅民耆宿数百人手执香烛赴辕门跪请何桂清留下共同抗敌。何桂清见出城受阻,遂令所率部队开洋枪扫射,民众死者十九人。何桂清逃亡苏州,苏州巡抚拒绝其进城并上疏奏劾,咸丰帝闻何桂清事后大怒,谕令革职严审。何声言借兵助剿,逃到上海,在继任江苏巡抚薛焕的庇护下,&ldo;高卧不行&rdo;。不久,英法联军进犯北京,咸丰帝逃往热河,何桂清一案遂被搁置。

当此整顿吏治之机,给事中郭祥瑞、御史卞宝第等上疏,此案又被重提。并令新任两江总督曾国藩派员速押何桂清来京候审。曾国藩曾与何桂清因争夺江浙地盘事,积怨甚深。接到旨意后,他立即派李鸿章去办此事。同治元年(1862年)春五月,逮何桂清入刑部狱。

主持办理此案的刑部直隶司郎中余光焯是常州人。鉴于其家乡绅民恨何桂清入骨,同时也为了给被击杀的执香跪拜父老19人讨回个公道,定罪时拟斩立决。奏上之后,诏大学士、六部、九卿、翰、詹、科、道会议讨论,均同意刑部的决定。

此时,一道上谕以何桂清曾任一品大员为由,提出对其应该慎重用刑,如果存有疑义,当各陈己见,这给了何桂清一线生机。原来,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何桂清曾同奕訢的岳父桂良一起在上海同英国谈判,受到桂良的赏识。另外,何桂清在办理洋务问题上常与奕訢相契合,杀何桂清,奕訢颇为惋惜,因而奕訢有意救他。此道圣谕一发,大学士吏部尚书祁嶲藻、工部尚书万青藜、通政司王拯、顺天府尹石赞清、府丞林寿图、九卿彭祖贤、给事中唐壬森、御史高廷祜、陈廷经、许其光、李培祜等,纷纷上疏为何桂清辩解翻案。

刑部审讯时,何桂清也为自己申辩,称自己之所以退至苏州,乃是受江苏司道所请,以保饷源重地,并指出有薛焕等四人的禀牍为证。清政府于是令曾国藩查实何的证词,曾国藩与何桂清素有矛盾,速查后回复道:苏常失守,卷宗已经荡然无存,且督抚权重,司道受其掣制,必会极力逢迎和隐饰,因此对禀牍有无,不必深究。明确表明赞成重罚何桂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