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有影响的国内书籍 > 第31章(第1页)

第31章(第1页)

要区别对待,但他的思想只适于利根之人。后人批评他&ldo;近禅&rdo;正在于此。这也是他不

如朱学的所在,王阳明的这一偏失开始受到现代学者的注意,但是在当代新儒学的大家

中,除梁漱溟以外,其他人对此尚注意不够。

在《传习录》中,王阳明也讨论了程颢提出的&ldo;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rdo;的境界。

他指出,圣人有这个境界,因此他们看天下的人没有内外远近之分,均施之以仁爱之心。

他进一步提出,天下之人的心和圣人之心是相同的,只因为有了私欲,所以反爱为仇。

在王阳明看来,仁不仅是修养要达到的境界,也是人心之本体。王阳明对仁的解释偏重

在道德修养方面。程颢所谈的仁和张载的&ldo;合内外之道&rdo;一样,兼有知识论的意义。

《传习录》中记载了为王学继承人争论不休的&ldo;四句教&rdo;。

这四句话是:&ldo;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

恶是格物。&rdo;王阳明的本意是说,作为人心本体的至善是超经验界的,它不是具体的善

的行为。有所为而为的善是手段,无所为而为的善才是至善。人心的至善超越世间具体

的善恶。具体的善行只是无善而至善之心的自然发用流行。王阳明说人心之无善恶是要

人们不要去执著具体的善行而认识本心。王阳明的学生钱德洪说,王阳明这样说是针对

那些&ldo;先有乎善者&rdo;的。王阳明本人也说过:&ldo;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

其功。一有谋计之心,则虽正谊明道,亦功利耳。&rdo;(《与黄诚甫》)四句教对人心本

体的界说和心学开创人程颢的思想是一致的。程颢说:&ldo;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物而无

情。故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rdo;王阳明说的无善无恶就是无心无情,

没有先入之见。有了这种心,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四句教显然是针对才质高

的人说的,一般的学生是摸不着头脑的。

《传习录》的版本情况大体如下:

王阳明的学生徐爱自正德七年(1512年)开始,陆续记录下王阳明论学的谈话,取

名《传习录》。正德十三年(1518年),另一学生薛侃将徐爱所录残稿及陆澄与他新录

的部分一起出版,仍名为《传习录》。嘉靖三年(1524年),南大吉增收王阳明论学书

信若干篇,以原名出版。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王阳明的学生钱德洪将陈九川等人

所录的《遗言录》加以删削,与他和王畿所录编成《传习续录》出版。嘉靖三十五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