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唐朝从来不淡定百度知道 > 第96章(第1页)

第96章(第1页)

你死,我活。

当初洛阳平下来的时候,有个叫杜淹的人很受大家关注。这个人是杜如晦的叔叔,一肚子的计谋。可是,令杜淹郁闷的是,唐廷好像对自己这样的才子不太重视,等了好久都没有给自己安排工作。郁闷的杜淹不等不靠,他向李建成递交了求职简历。其实,李建成压根不用看杜淹同志的简历,但从杜淹同志的经历来看,就够凤姐喝一壶的了。杜淹在隋文帝时期隐居太白山,后来出来做官,越做越大,到最后做到了皇帝助理。杜淹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同时,阴谋诡计智慧厚黑,心眼儿包子加官场混沌,亦是天下无敌。这种人出主意行,坏事儿也行,由于太过利益,所以他在未来跟长孙无忌等人也有不和。这都是未来的事,我们都是未来哥,现在要说的是眼前的事,眼前,杜淹还没有工作。

失落的杜淹等待李建成的答复,等了那么两天,答复来了。但答复信不是东宫人送来的,而是秦王的人送来的。事实上,是房玄龄向李世民提出的建议:必须把杜淹拉拢进天策府。房玄龄知道,可怕的杜淹如果出任李建成的幕府,他那脑门儿要想起诡计来,神仙都能被他整死。知道了这些,李世民迅速行动,将杜淹拉拢进了文学馆。好了,鬼谷子的嫡传弟子(纯属猜测)杜淹同志成了秦王的人。

大家知道是谁把杜淹给李建成投简历这事儿捅给房玄龄的么?

仨字儿:封德彝。

不要惊叹,不要扯淡,淡定地面对这些脑门儿锃亮的人吧!这几件事情,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脑门儿锃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脑门儿锃亮并不代表可以如鱼得水,实际上,之前列举的锃亮兄没几个有好下场的。

李渊舒了口气,事情总算调和了。

李渊很聪明,他把一场事变当成兄弟内斗来处理,又把主要责任推给了李建成和李世民的手下。当然,由于杜淹同志为李世民出主意出得比较生猛,所以才被李渊清理出长安,流放到了四川的巂州(越西)。日子似乎又平静了下来,李建成、李世民,还有李元吉,都把对抗埋藏在了心里。不过,李渊不傻,他知道制衡权力必须靠他这个皇上。这种制衡不是靠同睡一张床,同看满天星,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一起喝个小酒,听个小曲儿,一起赛个马,射个箭就能解决,必须要实打实地剥夺一方的实力。

武德七年七月,秋天。

死缠烂打,以追不上就每天发二百五十百条求爱短信的恒心对中原进行抢掠的突厥抽风了(句子较长,要淡定)。颉利心很大,他不满足于小打小闹小偷小抢,他经常带着十几万的大军来个爽得冒火的抢劫。由于突厥人不习惯住中原的房屋,抢到一座城池之后,他们就把城里面的人和财宝全部搜刮干净,再跑回草原。这些个月,突厥越发猖狂,大军都要逼近长安了。

李渊头疼,很头疼。在当太原留守的时候,他曾经很淡定地对别人说:&ldo;突厥人就仗着马和箭,抢钱抢人而已,真让他们攻城,白费劲。&rdo;可就算不攻城,人家颉利也不好对付,北面屏障太少,他们如果抢到了长安,咱们该怎么办?

有个大臣提出了创造性建议,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该大臣闲的,没事儿找抽。他说:&ldo;突厥之所以屡次侵犯我朝,乃是因为我们的子女财帛都在长安。如果我们迁都,把长安烧了,突厥自然就不会再侵犯我们了。&rdo;我无比蛋疼地掩面含羞,不肯对这位丰满的大臣妄加评论,估计人家是拿钱办事儿的。但是,后来站出来表示支持的几个人则更加让我抱着琵琶露半脸。

首先蹦出来的是李建成同志,他一直跟突厥打交道,知道突厥以前是小打小闹,其实际力量远比十几万还要厉害。如果大唐真跟他们打,非要再死上一半人口不可。说完,第二个就蹦出来了,此人李元吉,李建成的小弟。第三个跳出来表示支持的人很神奇,我不知道这个人是觉得该说话了,还是真有迁都的想法,他站出来一说,李渊连连点头,我听说他叫裴寂。如果您没记错的话,裴寂同志除了打败仗,就是建议迁都,实在没什么能力可言,但他有做朋友的能力,且一向低调,我们只能仰望135°天空叹息了。此外,还有许多人赞成迁都。这群人之所以赞成迁都而不赞成跟突厥打,不是因为他们理性,而是怕李世民从中再次培植自己的势力。

李世民自然是这一建议的反对者,他在等敢于直言犯上的萧瑀说话,可是萧瑀因为害怕李建成,没敢站出来表示反对。那么,就迁都!李世民不能再等别人说话了,于是,他站出来对老爹说:&ldo;陛下圣武龙兴,精兵百万,征战四方,所向披靡。怎么能因为戎狄扰边就迁都焚城,让四海蒙羞,后世耻笑!当年汉廷就霍去病一人,就有荡平匈奴之气概。更何况我朝兴盛,倘若多给些时间,定能拿着颉利的头送到陛下面前。到时候不见效,迁都也不晚。&rdo;李渊思索中……

此时,李建成站了出来,他说:&ldo;秦王厉害啊,这还不跟樊哙想用十万人就把匈奴扫干净差不多吗?&rdo;李世民回敬道:&ldo;形式各异,用兵不同。樊哙是个市井小人,何足道哉?!不出十年,儿臣一定能荡平突厥,绝不虚言!&rdo;

李渊本已让宇文士及出去寻访各地,找一个新都地址。听了李世民的一席高谈,他又下决心不再迁都了。原因自然在李渊身上,他绝不会偏袒李世民,而是听到李世民话里头有&ldo;以免贻笑后世&rdo;这样的句子。李渊最怕这个,所以,焚都这种事情,还是从长计议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