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说他们自己的建议是平等、互让的,是基于互相尊重而不是&ldo;武断专横&rdo;的。如果客观地去看待这些建议,这些形容词的确是当之无愧的。但印度自然不能客观地去看待这些建议。在印度看来,中国部队在西段出现于印度所主张的领土上本来早已就是侵略,现在又进行了新的、更为粗暴的侵略,中国目前不过是想通过外交手段把他们罪恶地夺取到的东西加以确认。
新德里立即拒绝了中国的建议‐‐新德里根本没有等待正式接到上述建议而是根据通讯社所报道的内容就采取了行动。十月二十四日新德里发布了一项声明,作为对中国的答复;在声明中印度政府首先声称它自己是&ldo;坚持和平和和平方法,[并]一向谋求通过会谈和讨论来解决分歧&rdo;的。但声明接着说,&ldo;印度不能也不会接受这样一种状态:中国军队继续侵入印度领土,占领印度的大块土地,并且利用这些土地作为强行按照他们的条件进行解决的讨价还价的筹码。&rdo;
印度提出反建议前就先把中国建议搞混乱:
中国人提出的从他们所谓&ldo;实际控制线&rdo;后撤二十公里的建议,是没有任何意思或意义的。这条&ldo;实际控制线&rdo;是什么呢?这是他们通过自从九月初以来的侵略造成的那条线吗?通过肆无忌惮的军事侵略前进了四十或六十公里,而建议撤退二十公里,如果双方都这样做的话‐‐这是一种骗局,愚弄不了任何人。
新德里外交部的官员们不会真的不了解中国建议的意思。照北京的习惯用法,&ldo;实际控制线&rdo;的含义一贯是清楚的。然而中国人没有说得更详细些,就留下一个漏洞,于是印度就利用了这个漏洞,要求对方澄清‐‐这是印度历来用以拖延时间的一种外交手段。印度接着提出了反建议:
如果中国人自称的要和平和和平解决分歧的说法的确是真诚的,那么让他们至少后退到他们于一九六二年九月八日以前在边界全线所处的地位上去。然后印度将准备在双方同意的任何一级上举行会谈和讨论,以便达成为了和缓紧张局势和为了纠正片面用武力改变印中边界现状所造成的局势所应当采取的双方同意的措施。
声明最后说,如果中国接受上述建议,印度就准备欢迎周恩来去新德里。
如果说中国的立场是前后一贯的,印度的立场也是前后一贯的。事实上,这个反建议就是新德里在十月六日收回了它同意开始会谈时所提出来的建议。
[注:见本章第一节]
这个反建议是要中国人撤回到塔格拉山脊以北(九月八日是指中国部队最初围攻多拉哨所的日期),并放弃他们在西段所占领的哨所;印度人就可以重返上述各地以及多拉哨所、克节朗河附近另一些地方和兼则马尼的阵地。中国一旦接受并执行了这个建议,印度就准备会谈‐‐但只谈中国部队撤出阿克赛钦的问题。十月二十七日尼赫鲁致函周恩来,并将印度政府的声明和建议附在信里。从当时正处于尼赫鲁所说的&ldo;中国入侵印度&rdo;的局面来看,这封信的语调显得格外温和。
在印度,尼赫鲁致周恩来的信遭到批评,说是语调温和,反建议软弱无力。在中国部队进攻之后,印度的心情是把同意谈判与投降等同起来‐‐一名议员说过,谁要是提出印度应该同意会谈,就必须按叛国罪论处。因此,中国的建议不可避免地要遭到拒绝,中国根据印度的要求所作的澄清也起不了什么作用。
周恩来在十一月四日发出的另一封信里,不厌其烦地解释了中国政府的建议。他说,中国所指的&ldo;实际控制线&rdo;基本上是他在一九五九年十一月提出的作为双方后撤的那条线。&ldo;中国政府的这项建议以一九五九年的实际控制线为基础,而不是以目前双方武装部队的实际接触线为基础,这就充分说明,中国方面没有因为最近在自卫反击中所取得的进展,而把任何片面要求强加于印度方面。&rdo;(着重点是作者加的)印度的反建议中规定印度部队得恢复他们在克节朗河地区的进攻态势,并重返西段哨所;周恩来把这些比作是&ldo;强迫战败者&rdo;接受的条件。&ldo;中国政府怎么能够同意恢复这样的状况呢?&rdo;他呼吁尼赫鲁重新考虑中国的建议。
尼赫鲁第二封信的语调有显著的改变。中国部队进攻后他所写的第一封信,调子是低沉而又彬彬有礼的;现在他态度粗暴了,他把中国部队进攻描绘成是&ldo;冷酷的……大规模的侵略&rdo;,并宣布如果印度接受中国的建议,那&ldo;便意味着向一个侵略的、骄横的、扩张主义的邻国乞怜苟活&rdo;。他重申印度部队一定要重返他们在九月八日沿边界全线占领过的阵地,并且说中国可将部队撤至他们在一九五九年十一月的阵地,以表示自己的诚意。这样一来,印度就将重新占有他们的一切前沿哨所,而中国人则将撤至为了对付印度前进政策而设立的阵地的后面很远的地方。
印度立场的核心是坚持要中国部队撤到塔格拉山脊后面,印度部队则回到塔格拉山脚一带(多拉哨所和兼则马尼),并重新占领印度采取前进政策后在西段设立的各个哨所(当时这些哨所的大部分已被打掉)。这就是坚持恢复九月八日位置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