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印度对华战争作者 > 第89章(第1页)

第89章(第1页)

中国政府赞成印度政府在来照中提出的两国在官员报告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中印边界问题的建议。进行这种讨论不需要而且不应该有先决条件。事实上,只要印度方面停止向中国境内推进,边境局势马上就可以缓和下来。既然中印两国政府都不愿意打仗,既然中印两国政府都愿意通过谈判和平解决边界问题,在两国官员报告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中印边界问题,就不应该再推延下去。中国政府建议尽快举行这种讨论,并且立即通过外交途径商定有关举行这种讨论的级别、日期、地点和其他程序问题。

印度就象一个钓鱼的人‐‐他的鱼钩被一条他丝毫不想钓到的鱼咬住了。

从新德里的观点看来,同中国进行讨论显然是毫无用处的。要达成印度所能接受的解决,唯一的办法就是中国同意尼赫鲁的建议,即双方在西段撤退到对方主张线的后面。但中国已屡次明白拒绝&ldo;从自己的大片领土上作片面的撤退&rdo;。而且,在中国没有同意撤退前同中国进行讨论,就会促使印度的激昂愤慨的政界舆论把姑息和失信这类不体面的谴责加于尼赫鲁和政府头上。国内的考虑排除了恢复同中国在官员报告的基础上(即在边界争执的是非问题上)进行对话的可能‐‐从整个形势看来,即便进行对话,也是不会有结果的。但其他一些虽不那么直接但仍很重要的考虑却促使印度不是那么直截了当地完全拒绝同中国会谈。

在世界舆论的竞赛场上,印度好比是在自己的场地上同对手比赛那样,取得了一切便利条件。观众台上挤满着支持印度的人群,印度穿着民主色彩的运动衣,在同一队身体更为强健的对手进行比赛;印方的球技熟练,斗志顽强。当西方世界的报纸和政府看到印度勇敢地顶住了他们认为是中国扩张主义的进攻时,他们就大声喝采,希望印度再接再厉。西方舆论早就把中印两国视为亚洲两个政治集团的决赛对手;现在由于中国骤然夺取印度领土,竞赛已经开始了。有关边界的历史和文件的争论,除了专家之外,谁都不易弄清,难于抓住来龙去脉;即使对于专家们来说,也查不到那些能看出争论的哪一方是比较接近真理的档案。事情就变成为是相信印度的话还是相信中国的话的问题了。而在西方,一般对这个问题是没有什么犹豫的。虽然入侵果阿损害了印度的声誉,从而引起一些人对印度的态度和行动产生新的疑窦,但并不影响他们对印度同中国的争论上谁是谁非的看法。费利克斯&iddot;格林(felix

greene)是这样解释美国的反应的:

在我们的意识中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概念,就是说中国是在推行贪婪的、好战的外交政策;不论什么时候发生争端,只要涉及中国,就立即假定这个争端是由中国挑起来的。所有的评论,&ldo;新闻报道&rdo;,和学术性的见解,都是根据这个假定而写的。这样累积起来的效果,就更进一步加强了原来的假定;因而下一次再使用这种假定的时候,其效果就来得更大。

美国人特别容易接受的看法是说,印度同中国正在争夺亚洲经济上和政治上的领导权。肯尼迪在一九五九年(当时他还是参议员)主张增加对印度五年计划的援助时说道:&ldo;我们希望印度在同中国的竞赛中获胜……如果中国胜利而印度失败,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去衡量,力量对比就将变成对我们不利。&rdo;尼赫鲁一九六二年十一月访问华盛顿后,肯尼迪总统对他的估价大为降低。总统后来说,尼赫鲁这次访问是他所接待过的一次&ldo;最糟糕的国家元首的访问&rdo;。他描写他同尼赫鲁的谈话:&ldo;你好象是把什么东西抓到了手里,但又发现你抓到的只是一团雾气。&rdo;根据阿瑟&iddot;施勒辛格(arthur

schlesr)所写的肯尼迪政府的纪事,总统本来是指望印度在以后几年里会成为&ldo;世界上的或是南亚的强大的积极的力量&rdo;。但是那次的会见使总统失望了。虽然如此,美国的政策自然仍是要帮助印度发展,并在它同中国的争端中支持它。一九五九年后印度对中国日益敌视,美国对不结盟国家的态度也有改变,这两方面的情况都促进和扩大了美国对印度的经济援助。一九六二年,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代理主席斯帕克曼(sparkan)说过:&ldo;我们知道印度在东北边境正在对共产党中国施加很大压力。我们早就希望它这样干,现在它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做&rdo;,此时减少对印度的援助,对它泼冷水,那是不明智的。

英国政府对印度的支持,似乎和美国一样坚决,但看来白厅内部当时是有意见分歧的。有一些官员,主要是外交部的官员,指出印度所提出的关于它所主张的边界的历史论据是夸大了的。无论如何,麦克马洪线和使中国接受一条在西北部的边界线的问题,过去一度是英国外交部主管的事,外交部的档案中也保存着有关的记录。因此他们建议英国对印度的要求不给予那么绝对的支持。然而,联邦事务部却主张‐‐英国驻印高级专员肯定是更强烈地主张‐‐不管边界的过去历史是怎样的,英国此时此地的利益在于全力地、无条件地支持印度。英国不可避免地采取了这样的权宜之计。

如果说印度可以指望从西方世界得到支持,新德里却有理由对于亚非国家的态度感到不安。阿索卡&iddot;梅达抱怨说:&ldo;我们的邻邦和我们的朋友甚至在中国侵略印度的问题上也持不结盟的态度……它们倾向中国一边。&rdo;有些报纸社论宣称印度处于孤立,&ldo;在亚洲几乎没有一个朋友&rdo;。有些亚非国家对印度以不结盟世界的领袖自居的态度颇有反感,不象西方国家那样按照表面价值接受印度的说法。他们不抱任何成见,倾听中国的解释和论据,他们听了以后,对那种把印度视为讲理的、受害的国家,而把中国视为侵略的、顽固的国家的一般看法,是否符合现实,觉得有理由怀疑。有些亚非国家发现自己陷于新德里同北京之间外交、历史的争辩这个汪洋大海之中,他们就紧紧抓住他们所能看到的一块坚实土地,那就是谈判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看来是中国想要和印度进行谈判以求得解决,而印度则拒绝谈判。印度宣称说,事实是正相反。但印度认识到既然有些人对印度的说法有所怀疑,这就一定使新德里懂得过于直率地拒绝同北京进行讨论是会有风险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