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军事欺骗 技术 > 第72章(第1页)

第72章(第1页)

1973年10月爆发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为扭转不利战局,决定组织一支先遣队,从埃及第二、三军团之间的间隙插入埃军后方。诡计多端的以色列第45装甲师师长沙龙,精心策划了这次冒险行动。他集中了第三次中东战争中缴获的数十辆苏制坦克和装甲输送车,全部印上埃军标记。同时

挑选了一批会讲阿拉伯语的军官和士兵,换上埃军服装,配备苏制武器,组成了一支埃及化的特遣队,冒充到运河西岸执行任务的埃及装甲部队,在守卫运河的埃军士兵的指挥下,大模大样地通过浮桥,到达运河西岸。然后在埃军后方大显神威,使埃军遭受了重大损失。

从上述几个战例可以看出,冒充的基本特点,就是通过在衣着、装备、外貌乃至语言方面刻意模仿敌人,使敌不辨真伪。运用冒充之法,重在做到&ldo;自辨而波不能辨&rdo;。为此,就要深入地研究敌军,熟知敌人的内部情况,包括敌军编制序列、战役战术特点、指挥官的名字以及口令、暗号等。总之,知敌愈深,冒充就越真,就越不容易被敌人识破。

上述冒充诈骗,其目的或是为了打入敌人营垒,或是为了混过敌人的防线,或是为了接近攻击目标,或是为了获取情报,其共同特点是与敌直接接触,因而难度和风险很大。稍有不慎、不周,就会导致截然相反的后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一天,苏军某部司令部里一个&ldo;上级派来的工作组&rdo;正在检查该部队的作战计划。一个随从人员可能是因为太得意了,用手指有节奏地敲打了几下桌面。不料,这敲击桌面的&ldo;笃笃&rdo;声,引起了一名苏军参谋的注意。他听出这是德军&ldo;胜利进行曲&rdo;的鼓点,立刻对这个工作组的来历产生了怀疑。他迅速报告了首长,并扣留了所谓工作组的成员。后来查明,这些自称工作组的人,原来是德军化装侦察的间谍。

冒充诈骗的一条基本规律是,冒充的角色越具体,与敌接触越密切,冒充难度越大。群体冒充,组织起来复杂一些,但对参与冒充的某些个体要求不是很高。个体冒充则相反,其组织工作牵动面较小,但对冒充人的个体素质要求很高。杨子荣冒充土匪头子许大马棒的副官胡彪,只身闯进威虎山,经过座山雕的多次盘问和考察,才取得了座山雕的信任。在此之前,他多次提审胡彪,弄清了有关许大马棒的所有情况,并学习土匪的黑话,模仿上匪的语言和行为习惯,直至达到形神兼备的要求,才去&ldo;投奔&rdo;座山雕。要是没有上述准备,其后果可想而知。

还有一种不与敌直接接触的冒充。这种冒充具有嫁祸于人的性质。故事影片《粮食》中,敌人为了破坏我粮食工作队的工作,特意穿上我军服装到村里抢粮,并假装无意中丢失一顶军帽,嫁祸于我军。这就是一种不与我接触的冒充。1939年8月,希特勒秘密策划的代号为&ldo;希姆莱计划&rdo;的事件,也是这种冒充。希特勒为了找到向波兰大举进攻的借口,挑起德国人民对波兰的仇恨,于8月31日晚,命令100多名身着波兰军服、手执波兰武器的德国兵,突然向德国边境上的格莱维茨城发起攻击。他们抢占了该地的广播电台后,一名会讲波兰话的德军军官在电台上宣布,波兰军队已攻占德国格莱维茨城的广播电台。与此同时,十三名身穿波兰军服的德国囚犯被打死,扔在电台附近,装成是在进攻电台时被击毙的。德国以此作为波兰首先发动战争的证据,大肆宣传,迅速向全国和全世界广播。事后为了灭口,又将执行&ldo;希姆莱计划&rdo;的德军官兵秘密杀害。这一事件的内幕,直到1945年冬才透露出来,那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已告结束。

冒充他人。这里的&ldo;他人&rdo;是相对于&ldo;敌人&rdo;而言的,主要指冒充敌方盟军或中立者,有时也包括对己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物的冒充。通常情况下,冒充敌人的盟军比直接冒充敌人要容易一些。这是因为,人们辨别真假的难度跟对事物的熟悉程度有关。对事物越是熟悉,就越容易辨别真假,对方就越难以以假乱真。有的双胞胎长得十分相像,邻居们常常分不出哪是老大哪

是老二,而他们的母亲却从来不会弄错,其原因就在于母亲对他们特别熟悉。所以,冒充敌人不太熟悉的盟军,是一种易获成功的诈骗方法。当敌对双方因人种肤色不同而不能互相冒充时,冒充与己肤色相同的敌友军是唯一可行的冒充方法。例如,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侦察英雄杨育才带领侦察排化装奇袭白虎团,用的就是冒充敌人盟友(与我肤色相同的李伪军)的办法。中立国在战争中是受保护的。所以,冒充中立国的军人、政府官员或新闻记者、旅行家可以比较安全地在战区内活动,获取情报,或趁机袭击敌人要害而脆弱的目标。军舰上涂刷中立国的标志,悬挂中立国的国旗,冒充第三国船只在公海上航行,不仅可以使军舰免受袭击,而且可以突然攻击敌国船只。在影片《甲午海战》中,日军就曾用悬挂美国国旗的方法,冒充美国海军(当时我与美处于非战争状态),靠近北洋水师的运兵船,突然开火,重创北洋水师,为甲午海战的胜利争得了先机之利。

冒充本军中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物的目的,通常是为了转移敌人的注意力,或者在作战的时间和地点方面迷惑敌人。例如,公元前204年5月,楚汉两军在荥阳展开大战,刘邦被项羽十万大军围困在荥阳城中,内无粮草,外无救兵,情势十分紧急。为了帮助刘邦脱险,刘邦的部将纪信想出了一条妙计。夜深人静的时候,荥阳城东门突然打开,两千多名妇女一涌而出。围城的楚军以为汉军乘夜暗突围,便把军队集结于城东,准备向出城的妇女发起进攻。这时,纪信装扮成汉王刘邦模样,端坐于车上,高悬黄旗,从城里出来,一边走,一边让恃从大喊:&ldo;城中没粮了,汉王投降了&rdo;。项羽及其部下大喜,忙到城东准备受降。正当楚军的注意力集中到城东的时候,刘邦率十几名侍卫,骑快马出西门逃走。等到纪信乘坐的车子越来越近,项羽发觉受骗时,刘邦已经安然脱险。刘邦这次荥阳脱险,多亏了纪信的冒充。由于将帅的位置常常和主要作战方向联系在一起,因此,冒充主要指挥员在次要作战方向活动,会造成作战重心转移的假象;在进攻发起前夕,冒充主要指挥员在远离前线的地方露面,可以使敌人对进攻发起时间产生错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美盟军为了在登陆作战时间方面欺骗德军,就精心导演过一出&ldo;中尉扮元帅&rdo;的妙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