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乾坤已定打一最佳动物 > 第6章 智氏之能2(第2页)

第6章 智氏之能2(第2页)

如果韩氏把自己的处境告诉魏氏,他会担心魏氏为了自保,向智氏献出更多的封邑。如此一来,韩氏虽献地,却因给得太少被怪罪,很可能会引火烧身。

魏氏同样会基于相同的考虑,不会把自己被索地的事情告知赵氏,以免自己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自保。

有人要问,三家坐在一起商讨如何对付智氏不就行了?问题在于,他们是否有同心协力对付智氏的决心勇气?智瑶任正卿以来,晋国在中原舞台重新焕发生机是不争的事实,智氏一路高歌猛进频频凯旋报捷拿下领地封邑无数也是铁打的真本事。

此时的智氏,实力已远超郑卫,可比肩齐秦。在如此强大的压迫之下,韩、魏、赵任何一家都不具备与其单独挑战的实力。甚至加在一起,也未必有十足的把握能赢。

说到勇气,大多源于人受到外界压迫而且是到达极限才会迸发出来。和风细雨好吃好喝时,人是好逸恶劳求稳不求变的。

韩、魏两家在晋国发家较晚,根基不够深,积蓄的实力也不够强,长久以来都是依靠与它族结盟自保。一个人也好,一个家族团体也罢,做人处事秉持某种风格习惯了都会形成路径依赖。

进取的家族因为父辈的感召,儿子会继续奋发向上锲而不舍。相反,保守自持只想守好一亩三分地的先辈在前,后世子孙偏向自保知足的更多。

安逸太久的韩、魏两族,显然不具备酣战一场拼个你死我活的动力斗志。

赵氏则不同。

他们的家族血统里一直有股狠劲传承至今。从最早的赵盾到最近的赵鞅和现任大当家赵毋恤,都是杀伐果断的强势人物。他们从不轻易认输服软,目标明确,坚定不移。

照此估量,韩氏妥协的可能性最大,魏氏次之,赵氏的可能性最小。

若是三家能在对待智氏问题上统一共识,智瑶的阴谋很难得逞。即使他借助公室的名义要三家献邑,他也逃不掉要献出自己的封地。四家共四万邑全部归于公室,晋出公肯定笑开了花。

到时候,智瑶就成了偷鸡不成蚀把米,睡着都要哭醒。机关算尽反而损失了自家的万户邑,这是何苦?处心积虑难道是为了他人作嫁?

三家虽有损失,反正大家都有损失,打成平手。对公室而言,多了四万户邑则不同,扬眉吐气不算,强大如智氏也不能再对公室颐指气使了。公室不再是言听计从的傀儡,说不定因为此事反而促进三家更家团结齐心,共同对付出馊主意的智氏。

所以,一定不能让三家有机会达成共识。对三家有利的,则对智氏不利。反之,是对智氏有利。

所谓阴谋,只能暗地里进行,不能开诚布公。阴谋之所以得逞,主要依赖人性的自私和天然的相互猜疑推波助澜,令其得以茁壮成熟。

这让我想起兰德公司拟定困境得出的那个著名的理论——“囚徒困境”。

两名嫌疑人被捕,单独关押,分别审讯。动机和一些环境证据都表明,两人很大程度都涉案,可是仍然缺乏足够的证据将二人定罪。

于是,审讯成为侦破案件的关键。

为了让两人说出实情,审讯人员在审讯之前都宣读了这么一段话:若是两人都抵赖,各判一年;若是两人都坦白,各判八年;若是一人坦白,一人抵赖,坦白的那个人无罪释放,抵赖的则获刑十年。

两名嫌犯都有两个选择:坦白或抵赖。从结果来看,都抵赖的话,利益最大化,因为加起来刑期只有两年,每人一半,这是集体利益。若是只认个人利益,一人坦白,一人抵赖,坦白那个人利益最大化,因为他虽犯罪却不必担责,得以豁免。

因为无法串供,无法得知自己坦白,对方是何态度。若是对方也坦白,则各判八年,双方损失都惨重。可是,若是自己抵赖,对方却坦白了,自己被判十年,显然比八年更重。

结果的结果,因为彼此不信任和信息不对称,大多数都选择坦白——占不到大便宜(无罪释放)也不能吃大亏(判十年),一定不能比对方的刑期重。最后各判八年,打成平手,成为难兄难弟,参演监狱风云。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