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氏是个没主意的,事事都听李大海的,听李小小这么说,心里才舒坦点。
李小小喊了李若兰,一块去正房,要了一套锅碗瓢盆,和他们分的200斤粗粮。
李老太看着她们一点点的往外搬东西,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一个劲的指桑骂槐,李小小也不在意,随她骂,分几次把东西搬到自己屋里,累的出了一身的汗,
“娘,我饿了,你赶紧做饭。”李小小实在是饿了,早上就没吃饱,现在都半下午了。
“行,你等着,马上做。”说完,孙氏利索的解开米袋子,盛了小半碗糙米,要淘米做稀饭。
孙氏一共生了三个孩子,老大李若兰17岁,老二李小小16岁,最小的是儿子李华文7岁。
李若兰从小就跟着她娘下地干活,性子也随了她娘,软弱可欺,那嘴就像是据了嘴的葫芦,半天都不带说一句话的,和李小小截然相反。
李华文瘦瘦小小的,但因为他爹李大海不受待见,因此虽是男孩也没有得到李老太的偏爱。
李小小看到孙氏手里的半碗糙米,直觉无语,半碗糙米够谁吃的,这能吃饱。
“娘,我头还疼,想吃干饭,你多放些米。”
这,孙氏犹豫了一下,想到今天闺女遭了那么大的罪,身子虚,是该好好补一补。
重新从粮袋里盛了两碗米,淘了米倒进锅里,又放了适量的水。
李小小有些感慨,这个家实在是真穷啊,回想自己以前,出去吃饭都是点一大桌子菜,从来不打包,简直是太浪费了。
打量了一下她们住的这间屋子,是土坯房,一共有两间,外间稍大有一张炕,炕上铺着褥子,硬梆梆的,一看就有些年头了,但是洗得很干净。
连着大炕有一口锅,锅里正冒着热气,里面是他们的午饭,锅盖铁制的,经过长年累月的使用,锅盖边缘已经生锈,露了一个婴儿拳头大小的洞,锅里的热气正透过那个洞,呼呼往外冒,地上有不少的碎草屑,常年的烟熏火燎,房顶都是黑的,使得屋内光线阴暗。
一张不大的的桌子,一看就是手工打造,很是粗糙,配有四条大小不一的长凳,是她们家的餐桌餐椅,在无其他。
与里间隔了一条布帘,里间稍小一点,透过唯一的那个小窗户能看清,也是一张大炕,是她和李若兰住的,地上放着一个大木柜,那里放着他们一家五口所有人的衣服。
李小小第一次切身的体会到,什么叫家徒四壁。
身上本就有伤,再加上刚才去搬了几趟东西,李小小感觉浑身乏力,趁孙氏做饭的空档,索性躺到床上去休息一会儿。
身下的褥子硬邦邦的,自打李小小有记忆起,就一直是这一床褥子,上面已经落满了补丁。
手摸上干瘪瘪的肚子,这副身子太瘦了,根根肋骨分明,天天干的比牛多,吃的比鸡少,不瘦才怪。
好怀念她家楼下,张记大肉包,个个皮薄馅多,味道鲜美,汤汁浓郁,一口下去都是满满的幸福感,只是好可惜,以后都吃不着了。
才这么想着,突然手里传来的温热感,令李小小大吃一惊,下意识举起手中的东西,霎时惊呆了。
居然是她刚才还想吃的大肉包,和记忆中的一样,李小小以前喜欢看小说,看到很多穿越人士自带各种金手指,难道这就是她的金手指。
来不及细想,连忙侧身,挡住手中的包子,也顾不得卫生了,大口大口的吃起来,被别人发现就麻烦了。
一个大包子下肚,饥饿感消失了大半,因是白天,外间还有人,李小小决定晚上再好好研究一下她的金手指。
不多时,饭做好了,李小小从里间出来时,孙氏已将饭盛好放在桌子上,四碗米饭,外加一个小半碗。
李小小没在意端起碗,吃了一口,虽是糙米,入口有一股清香,果然无污染的就是好吃,紧着又扒了几口。
无意间抬头却见孙氏在吃那小半碗饭,瞬间明白过来,“娘,我碗里饭太多了,吃不完,你帮我吃点。”
不等孙氏开口,李小小把碗中的米饭拔了几筷子到孙氏碗里,孙氏连忙阻止,李若兰和李华文见状也纷纷效仿,同样把自己碗中的米拔到孙氏碗里,孙氏见他们个个坚持,不再推辞,一家人吃的津津有味。
李小小看在眼里,心下满满的欢喜,这个家虽是穷了点,但是一家人和睦相处,比什么都来的可贵,也让在21世纪身为孤儿的她,大大满足了想要兄弟姐妹的愿望,她坚信,只要努力踏实肯干,肯定能带着全家奔小康,无形中,李小小担起了这个家的大梁。
吃过了饭,一家人商量接下来怎么办,刚才去搬粮食时,惹恼了李老太,今天就让他们搬出去。
李大海是又羞又恼又气又急,想要去找李老头,却被李小小给拦住了。
“爹,李家到底是谁在当家,您心里不明白吗?”李小小点到为止。
李大海一滞,片刻后神情萎靡,没在说话,李小小这会也顾不得他情绪,早点认清事实也好,省得以后他爹再生什么恻隐之心。
“爹,我去找里正爷爷,找块空地,咱们先临时的搭个草棚。”李小小想了想,搭草棚的干草不是普通的草,是从小河边专门割的芦苇,在农村家家户户都会存有芦苇杆,雨季的时候用来修房顶,李家也有,但是李家不会给她们,那就去邻居家买一些,现在不是雨季,应该会好买。
李小小先去了里正家,里正知道她的来意,给她找了块适合搭草棚的地方,那地方大概有三、四米的样子,左右后面三面都有人家,李小小很满意,这样省去不少工夫,搭的草棚也扎实,位置在村西头,距离李家不远。
谢过了里正,李小小又去村东头的李全福家,清河村就一条主街,东西走向,整个清河村几乎都在这条主街上,村子不大,百十户人家,村上有点啥事,很快整个村子都知道了,在农村就是八卦传播的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