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拉部是扈伦四部中距离建州最远的一部,它居住在乌拉河(今松花江上游)流域。
&ldo;乌拉&rdo;二字为满语语音,其汉语意思为江或河。
因此,与哈达部依山而为部名一样,乌拉部临河而为部名。乌拉与哈达同祖,也姓纳喇氏。
据史书记载,乌拉始祖为纳奇卜禄,纳奇卜禄九传而至满泰。
满泰父亲布干死后,他才嗣为乌拉部落长,其弟为布占泰。乌拉部的治所在乌拉城。
这乌拉城为乌拉第七代传人布颜所筑,位于乌拉河东岸,与金州城隔河相望,相距二里许。
乌拉部,盛时的疆域,东邻朝鲜,南接哈达,西为叶赫,北达牡丹江口及其迤北、迤东的地带。在当时的扈伦四部中,一直到建州的努尔哈赤兴起之时,乌拉部的疆域最广,兵马最众,部民最多,治域最大。
由于乌拉部离建州较远,在较长时间里,乌拉部几乎和建州毫不相涉。在古勒山之战以前,努尔哈赤忙于建州内部的统一,同乌拉部的联系和矛盾也很少。自古勒山战后,努尔哈赤的势力逐渐强大起来,他的铁骑也驰出建州,踏向海西。
由于建州东北为辉发,西北为叶赫,正西是哈达,努尔哈赤为了不使自己四面受敌,当时便采取远交近攻的战略,极力争取乌拉,以避免树敌过多。但是,乌拉的第九代传人满泰,为了加入扈伦四部缔结的共同对抗建州的联盟,为其弟布占泰聘娶了叶赫美女东哥之后,也为乌拉招来了祸患。
乌拉部长满泰的弟弟布占泰,作为叶赫部的未婚女婿的身份,领着叶赫兵马,参加了九部联军,却在古勒山战役中做了俘虏。为了离间扈伦之间的关系,努尔哈赤不但没有杀掉布占泰,反而赐予猞猁狲裘等物,给予厚待。
在这之后,布占泰在建州一住就是三年,直到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七月,乌拉城主满泰被杀,努尔哈赤才派大将图尔坤煌占、博尔坤裴扬古二人护送布占泰归回乌拉部继位,并还先后将侄女和女儿嫁给布占泰,希冀用联姻来笼络他。
布占泰也非等闲之辈,他野心勃勃,极力想在女真各部激烈的斗争中拥有自己的一方地位。他一方面加紧治国练兵的步伐,一方面又采取灵活多变的外交策略,周旋于建州部与叶赫部之间。努尔哈赤虽对布占泰采取招抚政策,但也密切注视着他的动向,肆机以武力来扫除这个阻碍女真统一的绊脚石。
乌拉部经常侵掠斐优城,其城主策穆特赫不堪乌拉的骚扰,请求努尔哈赤援助。努尔哈赤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派遣其弟舒尔哈齐、长子褚英、次子代善及大臣费英东、扈尔汗等率兵前往。他们收取了斐优城附近屯寨的五百余户居民南迁。
行至乌碣岩,被乌拉大军阻截,双方厮杀起来。建州诸将奋力拼杀,大败乌拉兵,还缴获了一大批马匹和武器。
万历四十年九月,努尔哈赤又亲率大军征讨乌拉。建州兵人强马壮,以闪电般的神速连下乌拉六城。惊慌失措的布占泰乘小船逃到乌拉河上,被抓住。他装出一幅可怜兮兮的相哀求努尔哈赤手下留情。努尔哈赤历数了他忘恩负义、屡背盟约的罪行,但看在往日的情份上,赦他不死。努尔哈赤命令布占泰把人质送到建州,留下千名军士驻成,遂率大军撤回。
第二年,努尔哈赤以布占泰再次违约为由,又一次兵临城下。布占泰吓得丢盔弃甲,只身逃往叶赫。
乌拉这一战,建州兵击溃敌兵三万,斩杀一万,获甲七千副。
至此,始建于明代永乐五年(1407年)的乌拉部,历经二○六年,传九代,十个部长,到布占泰为止,终于灭亡了。海西扈伦四部仅剩下叶赫一部了。
叶赫,乃满文语音,若是译为汉文,其意为盔顶。
这叶赫部名称的由来,或是因为他们居住在山城,城高似盔顶而得名。亦或因为部民多居住在叶赫河流域,故因地而得叶赫部名。这叶赫部地近北方,每年向大明皇帝&ldo;进贡&rdo;的时候,多取通镇北关,所以又名北关。
在扈伦四部中,叶赫部东临辉发,南接岭达,西靠蒙古,西南方向距开原较近,北与乌拉相通。叶赫先世姓土默特氏,后灭扈伦纳喇姓部,遂姓纳喇氏。叶赫属下管辖十五部,其部民素以勇猛、善骑射著称。
叶赫部的治所在叶赫城,有东、西两城。
叶赫西城,依山面水,它位于叶赫河北岸三百米处的山坡上。城是依山建筑,故称叶赫山城。城墙宽厚高峻,由土石混杂一块筑成,分为内外二城。外城周长五里左右,全依地势围筑;内城修在外城中东南部的平顶山丘上,随地势围筑呈不规则形状,周长约二里有余。
在西城以东为叶赫东城。
它北临叶赫河,南依岭岗,依山岗筑成,城墙也高大耸阔,亦为山石与粘土混杂筑成。这石城外用木栅围成一周,谓之栅城;在石城内又有木城。在三城之间均有护城壕沟相隔,并在壕沟之间建有桥梁,可以互通往来,便利异常。在木城之中有一座小山突起,山坡被凿成平顶,周围回迂峻绝,又垒石城于其上。这石城高约八丈以外,远远看去,突兀险峻,伟岸壮观。在石城内又建木城,木城中建有偌大的一座八角的明棱。
东城的叶赫部长扬徒努与妻子儿女等,就住在这八角明楼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