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她恐惧的神情被王为意收入眼底,他将佩刀放到矮几上,“方才提到的江南巡抚,正是奴才的亲生父亲。徐大人说他帮着王伯德欺君,杀害许墨行嫁祸之事,那可真是大大地冤枉了他!
我的父亲是个正人君子,就是看不惯大伯二伯的所作所为,故而一直在外当官不肯回京。当年堤坝被冲毁之后他才知道大伯贪下了那么多赈灾银两,闯下滔天大祸。他只能一边极力补救,一边又求大伯快些认罪,父亲还说他愿意同大伯共同承担此事,如此一来大伯罪不至死。可是王伯德那时候已经慌乱,坚决不同意。我父亲才派手下许墨写了折子递上去。此事被大伯知道,他彻底丧失人性,先杀害了我父亲、”
“没有证据,你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只是为了替你父亲开罪。”徐雁秋听后万分气愤打断道,“你们王家人为一丘之貉,面对抄家灭族之事,我不信你父亲会大义灭亲。”
“那许大人可有证据说明我父亲助纣为虐?我不怕抄家,这事本就是王伯德做错。我只是作为知情人,更正你所言罢了。”
于心然听着二人争执,只疑惑一点,“王为意,既然是你大伯杀的你父亲,我怎么听说这么多年一直是你大伯在抚养你,你心中无丝毫怨恨?”
“这些事是亡母去世之前告知。当年父亲预料到了一切,想着即使折子成功送到京城他大概也没命活着,遂秘密写了一封信给我母亲,交代了事情原委。后来母亲去世,大伯对我照顾得无微不至,对我比自己亲生女而都好上百倍,我”
“这封信现何处?”于心然着急问道。若真如王为意所言,那他们三人目的便是同一个,先拉王氏兄长下马!那封信不就是最好的证据?
“已经毁了,母亲收到信读完后当即焚毁了。当年我还年少,追着问母亲信中到底写了什么。她嘱咐我不能将收到父亲来信的事说出去。不久之后就传来了父亲为治水患劳累成疾去世的消息。一年之后大伯归京,联合其他官员欺上瞒下,只对先皇说水患已除。”
于心然知道王为意是个至纯至善之人,看他的神情不像在说谎,况且她记得他的父亲确实在那时去世,王氏为此还在家里伤心了好几日。
王为意又斩钉截铁道,“若你们企图找到证据就此事拉我大伯下马,绝不可能。不成功反而会引来杀身之祸,只能想办法叫他主动向皇上认罪。”
这句话惹得徐雁秋斯文儒雅之人都一记怒视,于心然也愈加心烦,对王为意没好气道,“王伯德既能为了自己前途杀害你父亲,如何能指望他良心发现主动认罪?”王为意别是在给他们下套!
“我在王伯德膝下多年,知晓的事情自然比你们更多,有法子,只是略微下作。”王为意高深莫测道。
第88章
王为意口口声声说他大伯王伯德杀了他父亲,又暗指由大伯抚养长大并不仇恨,自相矛盾。他献上的计策于心然哪里敢用。同样是痛失至亲,于心然只想手刃仇人,王为意一脸淡然似早已释怀,这解释不通。
“你真的不恨王伯德?”
“我父亲有他自己的坚持,而王伯德所为一是为了他自己能活命,其次是为了王家永久昌盛。我一直跟在他身边,恨自然有,可时常看他为了王家而拼尽全力的样子,又不忍下手。若欣然不出事,我大概会还会纠结好多年。”
“你们王家人为了自身利益,连杀父之仇都可以忘却。你这同认贼作父有何区别?!”徐雁秋嫉恶如仇般愤恨道,看向王为意的眼神恨不得将他千刀万剐。
王为意立在门前,身影修长略显落寞,并未为自己辩驳,“或许是吧。但王伯德心思缜密,看似碌碌无为实则眼线遍布京城大小官员之中,连皇宫中也有不少,朝堂之上至少有一半大臣同他交好。你们若想将他拖下马,必须叫他主动认罪。”
“你究竟知道何事?”于心然的耐心被磨光,王伯德能有什么把柄能被抓住,继而走到自行请罪的地步?
“权贵之家大多都知晓我大伯膝下无子,唯有我两位堂姐。实则他的妾室曾为他剩下过一个男婴,大伯爱得如珠如玉。只是我这位堂兄天生便带疯病,一直长到十岁才被发现。”
于心然原本只愿相信王为意三分,可他提到王家疯病,这不由令她想起关在宫中的皇后。华琳琅的生母荣国公夫人也出自王家,与王为意并非同支却是近亲。于心然曾听谢清说过,皇后的疯病源于王家,而王为意绝不可能与谢清同仇敌忾,故而疯病这个说法有迹可循。
“大伯外宣称幼子已亡,实则看管在别处命人悉心照料医治。王伯德最重视这个儿子,况且我曾打听到我这位堂兄疯病发作几次逃脱,还曾杀过两个人。”
于心然大约明白王为意所谓的下作手段,“你想要我挟持你堂兄逼王伯德主动向皇上请罪?王伯德既能杀弟自保,你确定他会为了儿子”
“唯有此法可行。否则即使你们将许墨的冤案呈到皇帝面前,大理寺刑部调查时,我大伯也能颠倒黑白,找别人当替罪羔羊,将所有罪名挣脱个干净。可若你们能将他儿子扣押到他被定罪之后,他便再也无法挣脱。从此贵妃娘娘想如何报仇,便没了阻碍。”
好荒诞好险的计策,于心然从未听说过王家当家有什么疯儿子。王为意所言她必不可全信,先着人打听看看是否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