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刘凌刚刚到翰林院点卯,宫中便来了人宣新科一甲进宫面圣,在翰林院晃荡的老太傅一脸了然的抚着灰白的胡子,但不管其他人怎么问,老太傅都打着哈哈说不清楚。
那模样,活脱脱一副,这个秘密我知道,但我就不告诉你,有本事你打我呀?
关键是翰林院本就是个闲散的地方,哪有人比老太傅官职还大、资历还老的?只得暂时压下心中的好奇,等着刘凌他们回来再细细打问。
也有聪明人想到,这次面圣应该是给三人分派去处,按照以往的经验,新科一甲在翰林只算是熟悉一下,没多久就会调往六部,最好的一般是礼部,最差的自然是工部。不过也要看官职大小了。
在南盛,六部中地位最高的是吏部,主管各类官员考评,最差的则是工部,一般要修个行宫啊、建个水坝或者研究研究农时之类的,其余的有高到低是户部、礼部、兵部、刑部。
如何体现这样的排序呢?就是升迁了,吏部的侍郎平调其他部门,属于暗降,若是工部的侍郎平调其他部门,则属于暗升。
故而想做吏部的尚书,就必须吏部的侍郎或者其他部门的尚书才可以,其他部门内部的晋升制度也很严苛。
这就导致了,很多人会在侍郎和尚书一职上耗尽前途,甚至很多侍郎都会选择外迁,去地方做官,熬一熬政绩,没准儿比在京要好许多。
故而一甲三人的前途是一片光明的,他们最低也会给个郎中职位,再往上就是侍郎了。
只不过,这一次大家都猜错了,刘凌三人见的,不是武德帝,而是太子。
&ldo;另外,孤府上现在还空缺一名侍讲,不知三位哪一位有意愿?&rdo;太子昭将可以分派的官职说与三人,最后补了一句他府上还差一个五品的侍讲。
从品级上来看,郎中和侍讲没有差别,都是正五品,但从仕途前景看,可就完全不一样了。进了太子府,那就是贴上了太子的标签,以后的荣辱都紧紧的和太子绑在了一起。
虽说现在太子深得皇帝喜爱,但皇上毕竟还春秋鼎盛,已经长成的皇子又不乏能干的,甚至养在皇后名下的嫡子都不止太子一人,此时选择和太子绑在一起,并不是最佳选择。
故而榜眼和探花都有所犹豫,刘凌则是一点顾虑都没有。一是他自前世便知,武德帝心中能继承大业的人唯有太子,二是太子本人足够优秀,足以承担这江山之重。
&ldo;殿下,凌愿做侍讲。&rdo;刘凌抱拳回禀,说的坚定。
太子昭挑挑眉,不过也不算惊讶,原本他就只打算取三人之中的一个人培养成心腹,若是另外两个人,还要考调查这二人背后可否有人,既然是刘凌,自是不必担心这个,他的背景、经历早就被父皇调查的清清楚楚了。
&ldo;既如此,那崔元起和萧然明日就去礼部报到吧,你二人可以回去了。&rdo;太子干脆利落。
崔元起和萧然退下之后,太子昭便可亲起来,&ldo;弟夫,坐。&rdo;
刘凌坐在了右下首位置,太子昭让人上了茶,&ldo;弟夫,瑾玉最近如何?听说换了一副药,可是大好了?&rdo;
&ldo;是好了一些,但还需要长时间的调养,不过瑾玉近来精神好了许多,过几日便进宫拜见皇后殿下。&rdo;刘凌实事求是的告知对方现状。
&ldo;如此,孤便放心了。&rdo;
太子昭这些年来一直对堂弟心有愧疚,当时若是他反应快一点,先于瑾玉出现在暴徒眼下,堂弟也不会被人磋磨说到底,该遭此磨难的应该是他,堂弟是代他受难。
&ldo;太子不必如此,哪怕瑾玉没有忘记,他也一定不会后悔,太子殿下是储君,是皇上亲定的继承人,那种情况自然要想尽办法保殿下平安。&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