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兽医传染病学pdf > 第4章 猪的传染病 猪丹毒(第2页)

第4章 猪的传染病 猪丹毒(第2页)

病猪、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

约有35~50%的健康猪的扁桃体和淋巴组织中存在此菌,50多种哺乳动物、半数的啮齿类动物及30多种野鸟中分离到该菌。

弱碱性土壤适宜于猪丹毒杆菌的存活,污染的土壤在猪丹毒的流行病学上有重要意义。

当不利因素降低猪体抵抗力时,即使没有从外地传人的原因,也可能发生猪丹毒,这就是内源性传染。

3、传播途径:

排出的细菌污染饲料、饮水、用具等,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另外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及蚊虫叮咬传播。

4、季节性:

大多发生在气候较暖和的初夏和晚秋(5~9月)季节,但由于我国地幅辽阔,南北方气温差异很大,流行季节不可能一致。

5、发病机理:

经消化道或蚊虫叮咬侵入机体→

败血症全身器官损伤→

皮肤小动脉炎→

自身免疫反应

3、症状

?急性败血型:

流行初期,一头或数头猪,无症状突然死亡;

随后表现为体温升高,高热稽留;

食欲废绝,有的呕吐,先便秘后腹泻;

严重的表现为呼吸困难,呼吸加快;

随后可在胸、腹、四肢内侧、耳、颈、背部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的红斑,指压红色暂时消退,治愈后,皮肤坏死、脱落。

病程3~4d,病死率80%左右。

哺乳仔猪或断奶仔猪:表现为神经症状,抽搐、倒地死亡,病程不足1d。

?亚急性疹块型:

以皮肤上出现疹块为特征,在背、胸、颈、腹侧及四肢的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的疹块,有方形、菱形、圆形或不规则形,或融合连成一大片,

疹块部稍凸起皮肤表面,初期指压褪色,后期淤血、蓝紫色、指压不褪色。

随着疹块出现,体温下降,病势减轻,数天后疹块逐渐消退,凸起部渐下陷,最后形成干痂,表面脱落而自愈。

良性经过,此型病程约10-12天,死亡率低。

个别病例也有转为急性或慢性的。

?慢性型:

慢性心内膜炎:

消瘦、贫血,体弱无力,不爱走动,驱赶跑动时呼吸困难,听诊时心跳加快,心律不齐,亢进,有杂音;

很难治愈,通常由于心脏麻痹而突然倒地死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慢性关节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