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国芯事件陈跃 > 第七十六章 千里单骑(第1页)

第七十六章 千里单骑(第1页)

对校长姜洪生来说,大力宣传周逸这个天才少年,可以擦亮学校的金字招牌,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复旦附中,在社会上不断扩大学校的影响力。

对广大记者来说,采访天才少年背后的故事,观众读者喜闻乐见,报刊销量节节升高,当然是积极正面的好新闻。

对许多家长来说,远在中科大的神童宁柏太远,而沪江本市就读的周逸就在身边,可用来教育自家小孩以其为榜样好好学习。

再加上恢复高考后,国门重新打开,整个国家和社会都认识到国内科学跟国外断层,对人才极度渴望,在冥冥之中都希望有天才作为明灯指引大家前进,导致了各地神童报道层出不穷。

原本想安安静静读书的周逸,就这样身不由己卷进了时代的浪潮。

可以说,就算不是他和宁柏,也会有其他名字冒出来顶替这个位置,因为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精神贫瘠的亿万人民在教育事业上需要指路明灯。

燃烧了一盏明灯,就能照亮许多人前行的道路。

客观来讲,以宁柏为首的少年神童事迹,确实激励了无数中国青少年积极投身科学事业,在全社会兴起了一股读书学习热潮。

至于明灯本人意愿如何,并不是大家考虑的问题。毕竟在大家观念之中,在全市乃至全国出名这样的殊荣,谁都认为对当事人来说是天大好事。

周逸爱出风头,但并不喜欢一举一动都放大在公众眼前,这让他感觉到无处遁形,身上的危险应激反应综合症开始呈现更多的负面效果。

先是睡眠质量不好,接着是情绪波动剧烈,随后是漫无目的地怀疑身边人和事会带来危险,以往开朗自信的周逸慢慢变成了一个沉默寡言的少年。

他数次向班主任要求尽量不接受采访,但校领导总会以各种理由带着记者出现在其面前,尝试挖掘出更多不一样的新料顺带再次宣传复旦附中的慧眼识人。

面对无法推托的采访要求,周逸尝试说反话,想摘下自己的神童高帽,算是他以一己之力展现的反抗,但报道出街后内容却经大加修饰美化,继续满足人们对少年天才的期待。

媒体报道之中的“周逸”并不是自己,只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寄托和想象,周逸从一开始对其就是如此评价。

有赞就有弹!

过分吹捧一个人总会招来反对者。

很快第一篇质疑周逸能力的文章出炉,作者认为周逸在沪江市级比赛获得满分并不算什么,因为其他省市许多参加全国竞赛的学生都能做到。真要证明自己的话,周逸必须在全国数学竞赛之中拿到满分才能服众。

紧接着,其他质疑报道也开始不断冒出来,人们又开始将他和宁柏等少年神童做比较,期待周逸能考进中科大少年班跟他们一较高下。

甚至还有人找到学校说要和周逸一起研究超越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极限论”,他已经自我钻研完成了前期大部分论证工作。若是再加上这个少年天才的话,就能完全将“极限论”破解。

一个人在异地求学,加上学校有意无意对采访推波助澜,人红是非多,导致周逸不胜其烦。

他开始以做学问为名一个人躲在宿舍或者图书馆看书,就算缺课也没有老师管,因为自从成为名人后这个刚年满13岁的少年,就拥有了不去上课而自学的特权。

更可悲的是,周逸发现自己虽然风光无限,但却没有一个值得倾述的真正朋友。

是的,自转学而来,周逸就是以一副强人姿态出现在大家面前。

同学们对他更多是一种仰视,相较于班长一职,小周老师更符合他在大家心中的身份。

再加上周逸自从楼上摔下来后就开始思考人生,心理年龄显得早熟,又博览群书见识多,跟身边的同龄人有一定代沟。

而且由于危险应激反应综合症存在的缘故,让周逸很难在短时间内信任一个人,他总是小心翼翼将自己裹在一层面具之下。

原本班主任徐德昭有可能成为学校里第一个获得信任的人,但他无力抵挡来自校方的采访要求,让周逸很是失望不愿对其敞开心扉。

爱面子又好强,不愿意向远在山区的父母透露自己脆弱的一面,报喜不报忧是绝大多数游子们的倔强坚持,周逸咬着牙选择了硬抗一切。

以前犹如一家之长事无巨细指派同学干活的周班长不见了,曾经在讲台上大放异彩的小周老师消失了。

周逸的转变,同学们认为是他出了名摆架子,而老师们则认为他进入了青春叛逆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

但只有周逸明白,他的人生陷入了迷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