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徐婵、董宜、李儒、董召四人在颖川已待了一月有余。值此良辰,终迎来徐福老爷子的七十大寿。
那日,徐家张灯结彩,热闹非凡。颖川众多名流大儒纷纷前来道贺祝寿,荀氏、陈氏、钟氏、韩氏、阴氏等世家皆派员而至,真可谓高朋满座,胜友如云。徐福老爷子红光满面,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能得如此众多的士家大族亲临,实令徐家蓬荜生辉。
其间,李儒别出心裁,为徐福老爷子撰写祝寿联一副。只见那上联写道:“福如东海长流水,千秋岁月绵福寿。”下联书曰:“寿比南山不老松,万载春秋颂康宁。”横批:“松鹤延年”。其联对仗工整,文辞优美,意蕴深厚,尽显其过人之文采。众士家名流见此,皆对李儒刮目相看。起初,见李儒其貌不扬,且尚显年轻,众人只当是寻常小辈。然观其祝寿之联,方惊觉此子才华横溢。纷纷向徐福询问,得知竟是其孙女婿后,众人皆向徐福道贺,赞其有个好女婿,实乃徐家之福。
徐福闻之,心中自是欣慰万分。想当初,初见李儒,只觉其为人诚恳,未曾料到竟有如此深藏不露之才华。如今,在这大喜之日,李儒以文采博得众人称赞,为徐家增光添彩,实乃意外之喜。
寿宴之上,佳肴美酒,丝竹悦耳。众人谈笑风生,共祝徐福老爷子松鹤长春,寿比南山。此番盛景,不仅彰显了徐福在颖川之威望,亦见证了李儒之崭露头角。
徐福老爷子的七十大寿,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圆满落幕。而李儒之名,亦随着此次寿宴,在颖川之地渐为人知。未来之路,或仍有风雨,但有此等才华与机遇,想必李儒与徐家皆能顺遂如意,再谱华章。
这一日,风和日丽,碧空如洗,董宜与李儒几人在庭院中嬉笑玩闹,好不热闹。
董宜竟然手中拿着一根树枝,当作长剑挥舞,口中还念念有词:“看我这绝世剑法,定能斩妖除魔!”
李儒则在一旁拍手笑道:“宜儿,你这剑法,莫不是要把这庭院的花草都给斩尽咯!”
董召也凑了过来,打趣道:“依我看,妹妹这剑法,用来杀鸡都费劲。”
众人闻言,皆哈哈大笑起来。
董宜佯装生气道:“哥哥,李儒,你们就会取笑我,这几日实在在家里无聊,不是读书就是读书,还不如我们凉州能出去骑上马追追猎物痛快。我心想这父亲和姐姐练武那么厉害,我只想学习一下打发日子!”
董召笑道:“练武很辛苦的,我实在没想到平日里端庄贤淑,温柔可爱的妹妹竟然要练武耍剑,妹妹要是想出去,我和李儒可以陪你出去玩玩!”
李儒接过话道:“董贤弟说的不错,小姐要是想出去,我们陪你出去!”
董宜忽道:“母亲整日为家中之事操劳,孩儿想陪母亲出去走走,也好让母亲散散心。”
李儒忙点头道:“正是正是,夫人为家事辛苦,出去走走,看看这外面的热闹,定能开怀不少。”
董召也说道:“我等愿一同陪同,定让三姨娘开心愉悦。”
徐婵此时正从屋内走出,听到孩子们的话语,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说道:“难得你们有此孝心,那便一同去吧。”
于是,四人欢欢喜喜地往街上走去。
一路上,董宜挽着母亲的手,关切地说道:“母亲,您平日里辛苦了,今日孩儿定要让您选些喜欢的物件。”
徐婵轻轻拍了拍董宜的手,笑着回道:“有你这份心意,为娘便已满足。莫要为娘破费。”
董宜却道:“母亲,这哪算破费,孩儿只愿您能开开心心。”
不多时,他们便来到了热闹非凡的街市。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叫卖声此起彼伏。董宜和徐婵二人在一个摊位前停了下来,摊位上摆满了各种各样女孩子的用品。
董宜拿起一支精致的发簪,发簪上镶嵌着宝石,闪闪发光。他说道:“母亲,这发簪甚是好看,与您很是相配。”
徐婵嗔怪道:“你这孩子,就会哄为娘开心。这发簪如此华丽,定是价格不菲。”
董宜忙道:“母亲,莫要在意价格,只要您喜欢,孩儿便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