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历代经济变革得失的作者是谁 > 第28章(第1页)

第28章(第1页)

男耕女织的社会经济结构、扁平散点化的市镇发展,加上以反对人口流动为目标的户籍管理制度,一个符合中央集权要求的、以保持低效率为前提的&ldo;超稳定结构&rdo;便形成了。在这个意义上,&ldo;男耕女织&rdo;确乎是一个中国式的&ldo;唯美主义的诅咒&rdo;。

对&ldo;自转惯性&rdo;的预警

讲解至此,我们要对中国的&ldo;自转惯性&rdo;提出一个历史性的预警。

在人类社会的大家庭中,一个国家如同宇宙中的一颗星球,有与世界文明同步的公转,也有与自身条件相符合的自转。在所有的文明体中,因地理、人文乃至经济的原因,中国也许是自转条件最好、自转能力最强的国家之一。

在农耕文明时期,一个国家若要闭关锁国、拒绝公转,必须具备两个重要的条件:一是土地之广袤和粮食之充沛足以养活全体国民,二是人口之众多足以满足工商生产的市场供求。如果这两个前提成立,那么,技术的进步很可能会强化‐‐而不是减弱‐‐这个国家的内向与封闭。碰巧,到了14世纪的明朝,所有客观条件全数具备,帝国迅速转身,成为一个&ldo;自转的小宇宙&rdo;。

在学术界,只有很少的学者观察到这一规律,从来没有到过东方的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曾简短地提及,&ldo;人口的众多导致了中国不需要技术进步,内需能够满足供应,而不必追求海外市场&rdo;。对农业文明状态下的民生而言,最主要的内需产品只有两个,一是吃,二是穿。而水稻和棉花的引进与推广,在&ldo;耕&rdo;和&ldo;织&rdo;两大领域分别解决了技术性的问题,创造了闭关锁国的必要条件。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则对大一统制度与技术进步的关系进行了更具普遍意义的阐述,在他看来,&ldo;他们常常对技术进步的可能性漠不关心或者干脆采取敌视态度,因为他们认为,任何技术变革都会威胁经济的稳定,因而也会威胁社会和政治的稳定,而这种稳定是统一国家的奠基人好不容易才确立起来的&rdo;。132

于是,自宋代之后日渐奉行的&ldo;大陆孤立主义&rdo;,终于在明代找到了现实而顽固的落脚之处。14世纪至15世纪的那场&ldo;棉花革命&rdo;是中国农业经济的最后一次革命,是小农经济兴盛的关键性因素,它将古代的中国经济推拱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并终止于此。从此之后,在长达400年的漫长时间里,中国成为一个不再进步、超稳定的小农社会,一个与&ldo;世界公转&rdo;无关的、&ldo;自转&rdo;的帝国。据安格斯?麦迪森的计算,中国在1301年(元朝大德四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600&ldo;国际元&rdo;,此后增长全面停滞,一直到1701年(清朝康熙三十九年)的400年中,增长率为零。而欧洲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则从576&ldo;国际元&rdo;增加到了924&ldo;国际元&rdo;。

如果从静态的角度来看的话,这是一种效率与管理成本同步极低的社会运行状态,若没有外来的&ldo;工业革命&rdo;的冲击,竟可能是中国历史的终结之处。自宋代的&ldo;王安石变法&rdo;之后,帝国的治理者已经找不到经济体制变革的新出路,于是,通过推广&ldo;男耕女织&rdo;的民生方式,将整个社会平铺化、碎片化已成为必然之选择。社会组织一旦被&ldo;平铺&rdo;,就失去了凝聚的力量,从而对中央集权的反抗便变得微弱无力。

这样的治国策略在明清两代看来是成功的。黄仁宇论述道:&ldo;在明代历史的大部分时期中,皇帝都在没有竞争的基础上治理天下。……在整个明代,都没有文官武将揭竿而起反对国家。此外,普通百姓对国家的管理不当极为容忍……由于这些条件,王朝能以最低的军事和经济力量存在下来。它不必认真对待行政效率……王朝的生命力不是基于其优势,而是因为没有别的对手替代它。&rdo;133

黄仁宇所谓的&ldo;替代的对手&rdo;,仅仅是站在竞争的角度观察,而如果从制度的角度来看,又存在两种可能性。其一,新的&ldo;替代者&rdo;延续明帝国的模式,让社会在静止的、超稳定状态下缓慢地&ldo;自转&rdo;。其二,则是出现一种根本性的、新的制度将之彻底地推翻并更换。这两种状况后来都发生了。第一次的替代出现在1644年,而第二次则出现在遥远的1911年。

必须指出的是,高度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对闭关锁国以及社会组织的散沙化有着天然的渴望,这种政治制度若得不到根本性的改变,任何新的技术进步都可能异化为提高&ldo;自转&rdo;能力的手段。

当今之中国,实行闭关锁国及社会散沙化的客观条件仍然存在,在产业经济层面,中国尚处在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的交融之际,内需市场‐‐包括城市化运动和民众消费‐‐越来越成为拉动国民经济的主要力量,特别是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产业经济对外贸的依赖度急剧下降。在未来的20年内,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明普及,中国对国际性自然资源的依赖度很可能进一步下降,这意味着,中国重新回到自转状态的危险度也在提高。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的改革正与全球科技革命进行着一场不确定性的、危险的赛跑。

陷入官商泥潭的工商经济

明清两代的工商业已完全陷入官商经济的篱籓。发轴于宋的&ldo;买扑制&rdo;、&ldo;钞引制&rdo;到明日渐完善为特许授权经营制度,明清三大商帮‐‐晋商、徽商和广东十三行商人全数因此而得利,商人完全沦为一个寄生性阶层。

特许授权又与盐政有关。自管仲以降,中国历代政府都视盐业为经济命脉,其专营所得在年度财政收入中占很大比重,明代也不例外。朱元璋重修万里长城,长年驻扎80万雄兵和30万匹战马。其中驻军最密集的是&ldo;内迫京畿,外控夷狄&rdo;的山西大同一带。为了解决&ldo;兵政之患&rdo;,朱元璋想出了&ldo;以盐养兵&rdo;的政策,将&ldo;钞引制&rdo;稍改为&ldo;开中制&rdo;134,具体办法是:商人运粮和其他军需物资到北方边疆,以粮换&ldo;引&rdo;,然后凭盐引到指定盐场支取食盐,再到指定的地区销售。这一制度的实行,让得地理之利的山西商人迅速崛起,他们收粮贩盐,横行天下,成为势力最大的区域性商人群体,是为晋商之始。到了明代中期,最出名的晋商家族是蒲州(今山西永济市)的王家和张家,他们分别控制了北方最大的两大盐场:河东盐场和长芦盐场。王家子弟王崇古是宣大总督,为帝国北方国防的最高指挥官,张家子弟张四维当过礼部尚书、内阁首辅,两家同处蒲州,互相联姻,结成了一个极其显赫的家族联盟,垄断北方盐业,官商气质浓烈。

到明中叶的1492年(弘治五年),随着北患渐除,南方籍官员实行盐政变法,提出新的&ldo;折色制&rdo;,从而一改&ldo;开中制&rdo;所形成的利益格局。按照新的制度,商人不用再到北部边疆纳粮以换取盐引,而是可以在内地到盐运司纳粮换取盐引,这就是所谓的以&ldo;纳银运司&rdo;代替&ldo;中盐纳粟供边&rdo;。当时,南方淮河、江苏地区的盐场产量日渐增加,淮盐每年的盐引总量已占全国发行总盐引数量的二分之一,改行&ldo;折色制&rdo;后,徽商顺势崛起。晋、徽争雄,势必造成惨烈的博弈,为了划分彼此的利益,并防止新的竞争者进入,政府又&ldo;适时&rdo;地推出了&ldo;纲盐政策&rdo;,即把盐商分为10个纲,按纲编造纲册,登记商人姓名,并发给各个盐商作为&ldo;窝本&rdo;,&ldo;窝本&rdo;允许世袭,册上无名、没有&ldo;窝本&rdo;者,不得从事盐业贸易。&ldo;折色&rdo;加上&ldo;纲盐&rdo;,就构成了官商一体、结合了特许与准入特征的承包经营制度,这是明人一大发明,对后世的影响非常深远。135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