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施琅大将军平定台湾 > 第5章(第1页)

第5章(第1页)

母亲怀胎时神授宝镜的梦示、出生之际红光满天的吉兆、满月便现&ldo;气骨不类恒儿&rdo;的贵相,此次拜神时又见神像随之起伏的异象,所有这一切为儿时的施琅笼罩了神圣的光环。其父施大宣对此深信不疑,并认定了由于自家祖辈行善事,积阴德,感动了上天,不仅回报给他一个儿子,还预示了这个儿子将来必定会出人头地、拜将入相。这一观念在他的脑海里根深蒂固。施大宣说:&ldo;吾家代有隐德,今儿曹巍然头角,晋槐窦桂,固非所拟。然公侯将相芝醴,岂根源者。&rdo;并每每将这一观念灌输给施琅,使幼小的心灵初省人事便自命不凡,其后性格中的自负自傲、争强好胜等等显然也由此形成。所谓性格即命运,这一个性自始至终影响着他,使他遭遇挫折、九死一生,也使他功成业就、名扬千古。

在私塾学习的几年里,他接受了儒家思想的启蒙教育,诸如修齐治平、忠孝礼义的行为规范在他的心中扎下了根,并影响着他后来的人生,也为他奠定了一定的文化基础,有助于他后来成为熟读兵书、长于兵法、广有谋略的名将。

正当施琅在偏远的小渔村中渴望通过读书应试,从而求得功名富贵、封侯拜相时,大明王朝已经风雨飘摇,行将崩坏,而即将到来的混乱时世必定会影响到无以计数的个体命运。

中国封建历史数千年,各王朝延续了二百年以上者为数不多。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初始,总结前朝教训,凡事以民为重,厉行节俭,发展生产,大明王朝曾盛极一时。自1572年明神宗朱翊钧继位后,无心朝政,纸醉金迷,经济急速衰退,明王朝开始走向衰亡。明熹宗登基后(1621年),其乳母客氏与太监魏忠贤勾结祸乱朝政,之前与东林党争斗的诸党及非东林党成员均投靠魏忠贤,形成庞大的阉党集团,结党营私,擅权纳贿,滥施酷刑,冤狱不断,政局动荡,人心惶惶。政治统治昏暗,统治者奢侈挥霍,各级官僚贪污腐化,军费开支庞大,课税名目繁多。繁重的赋税,再加上连年旱涝灾害,使原本穷困潦倒的百姓,更加衣食无着,四处逃亡,终于被迫揭竿而起。农民起义遍及各地,直接威胁着明王朝的统治,动摇着其统治的根基。而明朝军队军纪松弛、欠缺军饷,实力大幅度下降,无力进剿。

更为严重的是明朝北方的后金‐‐即后来的清朝,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励精图治下,国力日增,势不可挡。面对不断地兴兵南下的后金,明朝军队无还手之力,望风即逃。崇祯自1627年登基以来,也曾力图振作,雄心勃勃地想做个&ldo;中兴之主&rdo;,即位的第二年就惩治了为害多年的大宦官魏忠贤及其党羽,并将其罪行诏告于天下。然而积重难返,明朝的大厦内有蛀虫噬咬,外有风雨侵蚀,已经变得腐朽不堪,行将倾塌了。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繁重的赋税、连绵的兵祸,必然殃及到施琅的家乡,也直接影响到他的成长。少年施琅未能完成学业,仅念过几年私塾便无奈辍学了。据收藏于晋江施琅博物馆的《西山杂记》记载,少年施琅因家贫而开始了采薪贩盐做佣工的生涯,以分担家庭重担。正如孟子所云:&ldo;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rdo;。

闽南地区多丘陵山地,山上覆盖着茂盛的森林。在一群上山砍柴的少年中,出现了少年施琅的身影。十三岁的施琅已是身材高大,且身大力不亏,尤其双肩双臂的力量,更是超乎常人。每次砍柴时,施琅总是比别的孩子砍得又快又多,别的孩子背一小捆柴下山已累得气喘吁吁,他背一大捆却轻松自如。

晋江濒临大海,海岸线蜿蜒曲折,临海的地势平缓,非常利于渔、盐业的发展。很久以前,晋江的盐业就非常发达。北宋时期,晋江以浔美和丙州为中心地,开始制盐,并设置了管理盐场的大使厅,对盐实行官府专卖。到了南宋,允许私人开盐场,不再实行专卖,便于增加收益。到了明朝,在晋江设有盐场畦丁,负责对盐税的征收。浔美盐场和丙州盐场在当时最为著名。盐场是依照明代的里甲制来组织的,每个盐场分为五团,每团有总崔、称子各一人,团首四人。总崔相当于里长,负责对盐民的管理和盐税的交纳。距离衙口村几十里的地方有浔美和丙州两个盐场,除了上山砍柴,少年施琅还要和成年人一起去盐场挑盐。早晨天未见亮就上路,到盐场装上盐,再走上十多里的山路,将一担数百斤盐送到海边码头的船上,可见这项劳务异常艰苦。

---------------

生于乱世少年弃文习武(4)

---------------

自古英雄多出自草莽之间。施琅秉有坚强的意志、不屈的性格,后来以六十三岁的高龄尚且领兵出征,跨越波浪滔天的大海,一统台湾,多少得益于他少年时期艰苦生活的磨练。而他一直志存高远,从未沉沦,与家庭教育有关,也与这期间遇有高人指点有关。史载:&ldo;施琅家贫,采薪于西畲山,得识翁。时琅十三岁,有膂力。常与翁时为龙湖亭许五斗佣工。&rdo;以及施琅&ldo;会异人,授异书。&rdo;

晋江地区历来人才辈出,人文荟萃。自实行科举制度以后,出现过文武状元八名,进士一千二百余名,是福建乃至全国著名的进士县之一。诸如世称&ldo;开闽学先河&rdo;的欧阳詹、政治家曾公亮、大诗人林外、思想家李贽、史学家何乔远、军事家俞大猷、书法家张瑞图、文学家王慎中等等。大理学家朱熹曾惊叹道:&ldo;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rdo;如此一个人才辈出之地,在战乱频仍的明朝末年,智者隐于其间,实不为怪。因此,施琅才有可能遇上隐士并受其影响,才有可能身处逆境而志不稍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