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西路军生死档案豆瓣 > 第54章(第1页)

第54章(第1页)

戈壁滩的风吹老了月,吹老了人,却吹不老两位红军老战士的记忆。

民国十八年景泰遭了灾,郑宗贤两个兄弟饿死了,一个妹妹卖到宁夏。秋天,他被抓去当兵,第二年开到河南。一下火车就和蒋介石的部队接上火了,打了半年。他后来听人说那是蒋、冯、阎大战。打败后,部队被蒋介石收编,调到江西宁都打红军,那时他在医院当护士。

宁都暴动时,他正在值夜班,听到城内枪响。第二天一早,传下命令出发,走了两天到了根据地。红军站在桥头上,少年先锋队拿着红缨枪站在操场上,欢迎他们当红军。红军优待他们,休整了三个月,尽吃好的,宣传队跳舞唱歌慰问他们。那悠远的歌声,会让人觉得是游丝一般的历史的回声:

穷人参军为革命,

红军打仗为穷人

祁连山里深厚的白雪,伟岸的松树,绘出了一片空灵,一片溟濛。一早,马蹄声响起来,马家的马队来了,喊着:共匪把你们扔下了!你们受骗了!不要跑,我们给你们送干粮来了!

大家能跑的都跑了。一些妇女、娃娃、伤员跑不动,被抓走了。

郑宗贤跑到黑河沿上,遇到姓王的淘金老汉。老汉问:

你是马家队伍还是红军?

红军,我是红军!

你是红军就在这里蹲几天。听口音你是咱甘肃人,不咋的,等松下来我送你走。你把外面的口音改一改!他在外面闯荡,口音有些杂。

郑宗贤给王老汉背沙淘金,见山上下来三个人。他走近一看,噢!是他的妻子吴兰英,还有她的马夫吴大出子和营部秘书王子清。妻子头上裹着红布,背着个毛线毯子。马家队伍在山对面喊起来。他们赶快跑,跑着跑着,马夫和秘书都不见了。

吴兰英的老家在四川桐江县临山,9岁上父亲死了,母亲嫁了人,哥哥逃命去了。她给地主家割草,放牛,受了好多折磨。听说红军招人,她把牛甩掉,背gf3fb、镰刀也扔了,参加了红军。那是1933年的旧历三月初九,她17岁。懋功和红一方面军会师后,她们组织宣传队,到红一方面军五军团医院慰问伤病员。郑宗贤当时是护士长,穿一身列宁装衣服,罩着白大褂。她和他接头,就认识了。

王老汉把郑宗贤和吴兰英藏到淘金的沙洞里,又把外面的脚印抹掉。淘金的沙洞又阴又冷,水漫过脚脖子。

王老汉去甘州背米回来,给他俩说:毛泽东要人家娃们着哩!抓下多少,要送回去多少!

榆钱儿大了,天暖和了。王老汉的兄弟把他们送过了黑河。甘州四十里铺,一个姓白的老太太嘴里吐血,郑宗贤给她看病;山丹过来,一个老汉的娃长疙瘩,郑宗贤又给看看

病。民团抓他见团总,他说是甘肃人,看病的,团总让他走。

一辆皮轱辘车把他们带到凉州,妻子开始装哑巴,住了几天,到古浪峡。一个开店也开油坊的老汉说:是红军里来的住在这里,我啥也不要你的!有车子路过这里,明天你们搭车走。

吴兰英上了车,身上盖着草,郑宗贤在车后跟着。他俩到家的那天正好是小年,腊月二十三。家里待不住,腊月二十六又把他俩送到白茨水的煤窑上。郑宗贤的父亲在那里挖煤。他俩不会挖,就在寺滩附近给地主看地。两人住在地头上,伴着冷月一弯,残星几粒。

文化大革命破坏了他俩新中国成立后多年才获得的和谐和喜悦,他俩被说成是逃兵,又是批斗又是审查。

梦断何处续

马步芳出国前后

夏凉如秋,这的确道出了西宁的夏天。君不见唐代诗人王昌龄有诗说: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李贺也写道:朔风吹叶雁门秋,万里烟尘皆戍楼。中原的诗人们不约而同地用一个秋字道尽了边城的凉意。亲临河湟(河,黄河;湟,湟水)的高适在高兴殊未平,凉风飒然至的诗句中,更直接点出了这个凉字。柳中庸吟咏青海的诗题索性就叫凉州曲。

1949年的夏天对于马步芳来说更是未凉已寒。

8月26日拂晓,解放兰州的炮声轰响。

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在彭德怀司令员统率下长驱西进,势如破竹。马步芳自知大势已去,老巢难保,遂亲自决定外逃的家族成员,以重金雇用飞机,从西宁运送黄金、财物、眷属经广州到香港。

香港,楼群崛起,仿佛无数个巨大的惊叹号。所有到香港的人员和家属,都住英皇大道100号。大人小孩共计200多人,在香港逗留20多天,办理出国手续,包了英国航空公司的三架飞机。

飞机腾空而起,从香港飞往沙特阿拉伯王国首都利雅得。

马步芳飞抵利雅得后,沙特阿拉伯国王特地接见并赠送小汽车一部,他婉言谢绝。他自己购买小汽车四部,和一些亲属前往麦加朝觐,并到麦地那朝拜穆罕默德陵墓。

当地气候炎热、暑热蒸腾,生长在中国大西北的马步芳等人难以忍受酷暑的煎熬,朝觐之后都避暑于塔伊夫省。马步瀛因中暑去世。马步瀛字子洲,马步芳同父异母弟,曾任西宁城防副司令。

马步芳等人从塔伊夫省迁往吉达海港。吉达迎着海洋温润的风,气候凉爽,是各国驻阿拉伯领事馆驻地。马步芳住在台湾国民党政府的领事馆内,由王领事陪同。不久,王领事和马耀宗前往埃及首都开罗,在马尔地33号买得公寓一院,作为马步芳的私邸,另外买得13层楼房一幢,由所有家属及随员居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