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刊报。。。。。。
这款由教会与政府联手编撰并出版的报纸,堪称本世纪流传最广、最具权威性且名声最大的读物。哪怕是在那个充满鲜血与搏杀的恶魔之门前线,都有圣刊报的记者和编辑紧随圣教军屁股后面奔跑,拼尽全力以最快捷、最直接的方式把前线战况传递回报社总部。
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份报纸竟然会登载一些神职人员违法乱纪,受到免职处罚等有关教会的负面新闻。看来政府可能利用这种方式削弱教会的信仰舆论,然而帝国的百姓却是最终受益者,对此的形容可以用个恰如其分的词——大快人心。
得益于此,圣刊报的日销量竟高达近十亿份!要知道,整个帝国的人口总数也才不到十亿。
有人甚至觉得,圣刊报头版的消息传播范围比教皇的圣谕还要广泛得多!
然而,上述这些内容还不足以概括圣刊报的全貌。对于遍布全国的这份报纸而言,自然不能对所有人一视同仁。在教会高层、圣殿区以及部分政府要员之间,还存在着一份专属他们的内部版圣刊报,其中记载着唯有他们所属的那个圈子里的人才有权知晓的秘密消息。
这份内部版圣刊报采用“录音胶片”的形式发行,每逢周一,会有专人将胶片配送到各城区,送达那些有资格阅读这份报纸的人手中。如有突发事件发生,还会特别录制并紧急派送。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胶片经过一次性软化处理,播放过一次之后,就会被压平,成为一张没有任何信息残留的静音唱片。
临近中午11点半,位于维尔尼斯城边陲的一个小镇。
这座小镇默默无闻,连火车站台都没有建设,进出这里的交通工具只有马车。如果你想要前往这个地方,只需告诉马车夫“出了维尔尼斯城,再向西行进20公里”就能顺利抵达。
维尔尼斯城临海而建,这一地理位置在第二次恶魔入侵期间起到了天然屏障的作用。由于恶魔们穿越虚空裂缝时并不清楚会降临何处,许多刚冒头的家伙一头栽进了大海,挣扎一阵便沉入海底。尽管听上去很愚蠢,但沿海城市的受灾程度确实远低于内陆城市。
此外,由于这里的工业发展不如内陆地区那样繁荣,海洋资源反而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蒸汽动力的不足。于是乎,维尔尼斯城的天空湛蓝、空气清新,相较于雾气弥漫的伦敦,这里更适合人类居住。
在这座无名小镇的一家路旁茶馆内,几位老人像往常一样围坐聊天。
年轻人纷纷奔向大城市寻求生活,他们的离去带走了小镇的生机与活力,仅剩下一些年迈的居民,他们捕捕鱼、喝喝酒、闲谈打诨、晒晒海风、看看日落;这些几乎构成了这个小镇生活的全部内容,日子过得悠闲自在、平静安宁。
此刻,阳光洒满了街头巷尾,让略带凉意的海风吹拂得柔和了几分。
茶馆的大门忽然被人推开,进来了一位装扮类似邮差的人士。
“今日的日报!”他满脸笑意地宣布。
一位老渔夫刚刚开始打盹儿,听见动静后懒洋洋地睁开眼睛:“平时不都是早上送报吗?怎么今天中午才来。”
另一位常年酗酒的老翁打着呵欠插嘴:“你关心这个干什么?反正你又不识字。”
“那倒也是。”
老渔夫并未放在心上,换了姿势继续在椅子里躺下睡觉。
这家茶馆里,能识字的老人屈指可数,其中一个略微驼背、面带和蔼微笑的老人起身站了起来。他穿着最寻常的布衣,脚上的高筒胶鞋透露出他的职业——捕鱼为生。唯一让他显得有些与众不同的,便是那一头坚硬挺拔的白发,宛如无数苍白的松针般直愣愣地竖立着。
“今天的报纸上有什么新鲜事儿吗?”老人慢悠悠地朝门口走去,准备接过那份报纸。
“我也不太清楚。”邮差笑眯眯地说着,似乎突然想起什么事:“哦,对了,您订的期刊好像新出了期。”
“真的吗?”老人微微一笑,随手拿起报纸走回到茶室的桌边,轻轻地放了下来。
午后的阳光格外温暖舒适,周围的几个渔夫都沉浸在一天中最悠闲的时光里,没人关心今天的报纸内容,也没人在意一个老人是如何慢悠悠地推开屋门走出去的。
小镇的主街道在海风的吹拂下十分洁净,老人缓步朝家中走去。与此同时,那个邮递员也正在沿途分发着当天的报纸。尽管两人看似毫无关联,但这年轻的邮递员总是微妙地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始终跟在老人身边,从未超过他一步。
大约二十分钟后,老人回到了自家的房子,就在海边的一栋青砖房子里,外观与其他渔民的住所并无太大差别,唯一的不同只是每天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恰好从他家窗户掠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