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风雨张居正喜马拉雅 > 第94章(第1页)

第94章(第1页)

张居正听完抹了抹了眼泪说:&ldo;病后加餐,诚为可喜。但元气初复,亦宜节调,过多恐伤脾胃。&rdo;也就是说大病初愈,胃口开了是好事,但不宜吃得过多,要一点一点地来。

你看这两人在朝堂之上发自肺腑的关心与关切,哪有把其他人放在眼里?又哪有把皇帝与大臣的名份放在眼里?

这不是&ldo;亲情&rdo;又是什么呢?

所以后来张居正丧父之后,把母亲接到北京来住,李太后、小万历接张老太太到宫里吃饭、聚会什么的,都是用的&ldo;家人礼&rdo;(《明史张居正传》),也就是皇上和太后对张老太太就像是自己家人一样。

为什么会把这个素不相识的湖北老太太当成家里人呢?

那还不是因为他们把张居正当成了家里人!

那如果李太后和小万历都把张居正当成了家里人,那他们之间的感情不是亲情又是什么呢?

所以后来的史学家们都评论说,君臣之间能像小万历和张居正这样感情真挚的,古今罕有。

教育

我们再从张居正的角度看,他和小万历之间情同父子的关系让他下了一个重要的判断,那就是小万历是他教过的最出色的学生,这意味着小万历长大后极有可能成为一个最出色的君王。

张居正做出这样的判断是有根据的,我们可以举三个例证来看一下。

第一个例证,张居正教导小万历说,作皇帝的最根本的任务和工作是什么呢?是上朝。听大臣们汇报工作、汇报思想、汇报朝廷各方面的情况。从根本上说,也就是要跟大臣们保持通畅的交流与接触,这是保证大明王朝能够顺利运转的先决条件。

事实上,张居正说的一点儿也不假,明代之所以宦官专权,甚至成为明代政治的最大弊病,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皇帝与大臣不接触,或者说接触很少。像正德皇帝、嘉靖皇帝和隆庆皇帝都是典型的消极怠功不上朝的皇帝。这样&ldo;君臣不相接久矣&rdo;,而日常能够接触皇帝的宦官自然就把持了皇权。

张居正认为要扼制这一情况,作皇帝的就不能偷懒,就得忠于本职工作。

皇帝的本职工作是什么呢?就是上朝。

所以在张居正的教导下,小万历小小年级,从十岁开始,一大早就不辞辛劳地早早爬起来参加朝会。

后来,张居正也心痛小万历了,实在不忍心,折衷了一下,每十天里逢三、六、九日设为朝会,这样小万历就能多睡两天懒觉了。

这种早朝制度在张居正在世的时候,小万历一直都认真地坚持了下来。说实话,这对于一个十岁开始君临天下的孩子来说,确实是不容易的。

能够坚持早朝,让张居正认为小万历有了能够治理天下的先决条件,那就是勤奋和不怕吃苦。要知道,要做个坏皇帝,那当然很轻松;但要做个好皇帝,那在中国古代,可是一件标准的苦差事。

不过,张居正不知道的是,在他死后五年,长大后的小万历就再也不坚持早朝了,他在位的四十多年里,后面的二十多年,几乎就再也不上朝了。

第二个例证,张居正教导小万历要节俭,要爱惜民力,这是做一个好皇帝的根本条件。结果小万历小的时候就非常知道节约。万历元年的时候,因为快到春节了,张居正在讲课后就向小万历提出来,说先王去世后才一年多,也就是小万历还在三年的服丧期内,所以春节期间宫中的宴会和元宵灯会最好就都取消吧。

小万历听了马上就说:&ldo;昨天我就吩咐过他们了,让焰火什么的都不要办了,能节省些就节省些。&rdo;

张居正听了频频点头。

可小万历毕竟还是个孩子,过了春节后实在想看焰火,想看灯会,就试探着问张老师说:&ldo;元宵螯山的焰火灯会是不是祖制啊?&rdo;

这话也就是说张老师您不是最喜欢抬出祖宗成法吗?这个螯山的元宵灯会那可是祖宗的规矩,每年都搞的,要不张老师咱们今年还小小地搞一下?也好解解眼馋。

张居正当然知道小万历的鬼心事,马上扳着脸说:&ldo;这事儿嘉靖时偶一为之,主要是为了敬神,不是为了娱乐。咱们现在万历新政刚刚施行,应当以节省为要。&rdo;那话的意思就是这只要是花钱的事儿,就不能办。

旁边冯保看着小万历心痒得很,就替小万历求情说:&ldo;要不,咱们就搞一次,以后就不搞了?&rdo;

结果张居正一点都不让步,说你知道搞一次要多少钱吗?要十万金!现在国库空虚,百姓生活艰难,我看还是省省吧。

冯保还要争,结果这时候小万历听了张居正的话却立刻回心转意了,他说:&ldo;朕极知民穷,如先生言。&rdo;(《明神宗实录》)

张居正听了这个十一岁孩子的这句回答,当时就很感动。心想,这样一个爱惜民力不爱财的小皇帝,将来肯定是个明主啊!

张居正哪里知道,在他死后,那个长大了的小万历却是历史上难得一见的贪财皇帝,不仅贪财,而且极不爱惜民力,终于把张居正苦心经营的万历新政的家底都赔了个精光。

第三个例证,张居正教导小万历要仁慈,要重视人才,这是做一个好皇帝的重要条件,而这一点小万历也做得非常不错。

小万历小的时候就非常仁慈,隆庆帝的遗孀恭妃让人把宫里的金壶偷偷地拿回家去,守门太监举报之后,小万历不仅没有责罚她,还批示说:&ldo;她家贫,赐她一百金。但先帝赐她的器具,则不许拿出去。&rdo;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