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冬宜打电话来时,已经是晚上十点以后,勉强算得上是夜深,急诊大厅里灯光亮如白昼。
几个外伤的病人处理完伤口后离开,急诊大厅总算安静下来,几个护理的实习生用用拖把将地板上的血迹拖干净了,瓷砖反射着清冷的灯光。
这时的患者基本都休息了,温见琛领着两个学生去晚查房。
一边走,一边低声跟他们说:“中医讲四诊是望闻问切,西医也有视触扣听,病人来的时候,看对方的脸色、神态、步态,一定是先于问诊和查体的。”
“看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看病人的脸色,等你们在临床待久了,经验丰富之后,经常可以凭借患者的脸色一眼就推断出他有什么基础疾病,比如黄的可能是肝胆系统疾病或者溶血,脸色苍白可能有贫血,脸色发黑就要多问肝肾方面……”
一路查一路讲,就当是带教了,学生一边点头,一边问问题,温见琛喜欢他们这样的态度,不懂就问,不要怕被笑话。
“下次值班有空的话,给你们讲抗生素的应用。”查完房后,温见琛说了一句,领着他们往回走。
走回到办公室门口,温见琛的手机响了,接起来是裴冬宜的,俩人说了几句话,他听她说有事要问他,可还没来得及问,120车的鸣笛声就划破了急诊大厅难得的安静。
值班护士在外面喊他:“温医生,接病人了!转院过来的!”
温见琛只好挂断裴冬宜的电话,脚步匆忙地走出去。
急诊大门匆匆打开,随着一股夏日的热浪从门外涌进,穿着橙红色马甲的120随车医师和接车的护士推着平车疾奔而入。
平车上躺着一名头发有些花白的中年女性患者,脸色蜡黄,口唇苍白毫无血色。
后面跟着跑进来的,是患者的儿子和儿媳,俩人神色焦急,疲惫又慌乱。
“怎么不舒服了?”温见琛上前问道,顺便让学生小刘给患者做一个心电图。
从患者家属那里,温见琛得知患者在两天前就觉得头晕乏力,但没有在意,今天早上上班的时候觉得比之前更难受了,就去家附近的社区医院看病。
社区医院的医生给她做了检查,血常规提示她有重度贫血,血小板减少,同时有憋气、低氧的症状,通过手指测得血氧饱和度只有90,远低于95-98的正常值,基本相当于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hg,出现了呼吸衰竭,因此被收入了抢救室。
经过社区医院医生的综合评估,认为患者存在溶血性贫血和低氧血症,在和家属沟通之后,连夜转运到一附院来。
小刘在给患者做心电图和测量生命体征,温见琛趁这个时间翻看着患者家属带过来的外院的病历资料,并不断向患者提出简单的问题。
比如:“你什么时候开始觉得不舒服的?”
“是怎么晕,天旋地转吗,还是一阵一阵的?”
“有没有觉得恶心呕吐?呼吸顺不顺畅?”
诸如此类简单的问题,为的是评估患者的甚至状态,并且温见琛问到了患者的既往病史,有干燥综合征,看过医生,但是吃药不规律,也没有在皮肤科随诊。
温见琛接着问患者叫什么名字,年龄多少岁了,患者刚回答完,温见琛就见她突然双目凝视。
就是眼睛突然盯着一个方向,不再转动。
温见琛立刻拍拍她肩膀,提高声音:“大姐,听得到我说话吗?”
对方没有任何回应。
呼之不应。
这四个字出现在温见琛的脑海里,他本能地伸手去查探患者的颈部大动脉,发现搏动非常微弱。
多年的职业习惯驱使温见琛做出本能的反应,他立刻上前对患者开始胸外按压,一边按一边高声下达指令:“去抢救室,快!”
“小刘,叫泽哥过来!”
经过两分钟的紧急复苏,心电监护上有了心搏和血压,但是情况仍然非常不乐观。
林泽看着血氧饱和度的示数,嘀咕了一句:“有点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