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薇本以为叶子川对外说她是走丢的,但护国侯府的人一定知道她是自己离开的,毕竟当初她从威远将军府离开后并没有从两府相连的小门回去,而是从后门离开,全程没有一点异样,却是和平日里回去的路线不一样。
但她万万没想到,才回侯府,不管是后门看守门房的两个小童还是从后门到川居院一路来遇到的几个小丫鬟,见到她先是惊讶,而后又满是激动的问她怎么会走丢,小侯爷怎么把她找回来的。
还没等孟薇编个借口,方远便接口:&ldo;是误会。&rdo;
再接着,就没有解释了。
方远带着孟薇去了荟月苑,还没等他们禀报叶子川回来的消息,护国侯便知道了:&ldo;你们回来了,这么说来子川也回来了?&rdo;
&ldo;是。&rdo;
&ldo;小薇,你回来就好,是子川把你找回来的吧?&rdo;
&ldo;侯爷明鉴。&rdo;
护国侯还有些虚弱的半坐在床榻,护国侯夫人见他面有疲色,便给护国侯掖了掖被角,将二人带至外室。
护国侯夫人挥退一干丫鬟,只留了桂嬷嬷伺候,这才道:&ldo;还有别的什么事吧?子川进京的消息我们早就接到了。&rdo;
孟薇这才从怀中将那两封信拿了出来:&ldo;这两封信是在小侯爷到福州的时候,有人暗中将这信放在小侯爷房间意图栽赃。&rdo;
☆、333县君
嘭!
&ldo;岂有此理!&rdo;
饶是温柔如护国侯夫人,在看了那两封栽赃陷害的信件,都不由气得狠狠地拍了一掌桌子。
桂嬷嬷见此忙小声劝护国侯夫人消气,虽然她并没有看到信中写了什么,但既然孟薇说是有人想要栽赃小侯爷,很显然如果栽赃成功了,护国侯府也会跟着被拉下水。
好一会儿,护国侯夫人平静下来,才道:&ldo;这件事我知道了,你们先回去吧。&rdo;
二人离开荟月苑,孟薇这才狠狠地深呼吸几口,她本来都做好了护国侯夫人会审问她为什么擅自离府,不告而别,但却没想到护国侯夫人只字不提。
孟薇只能安慰自己,可能护国侯夫人是被那信上的内容给气的忘了这件事吧。
叶子川回来的很快,顺带的身后跟着一个年轻的小公公。
叶子川代父出征,虽然是在战争结束后,可到底也算得上是荣誉了,更别说还押了焱国皇室返京,早在他离护国侯府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小厮便匆匆来报信,除去护国侯和护国侯夫人外,老太爷和府中的下人一同在门口迎接叶子川。
老太爷满是欣慰的看着策马而来,面容褪去稚嫩的孙儿,抚了抚靑须:&ldo;子川,一路上累了吧,先去梳洗一番再去见你爹娘,咦,这位小公公是?&rdo;
&ldo;叶老侯爷,小侯爷此次不仅将功折罪捉住焱国太子尉迟政,还将尉迟政的胞弟也给捉住不说,立了大功,皇上不知道该赏赐什么,就让小侯爷选择,杂家这是来宣旨的。&rdo;
虽然老太爷已经将护国侯的位置传给儿子,但朝廷内外还是习惯称呼他为老侯爷。
老太爷听到皇上要赏赐倒是不奇怪,但他扫视一眼,之间那个小公公和身后跟着的两个小太监,三人手中皆是算得上双手空空。
这就让他奇怪了,赏赐东西就算没有一箱箱的金银珠宝,但多少也该有几个端盘的吧?
除了身侧的小太监手中那一个熟悉的明黄锦盒,想也知道里面是圣旨,难不成是封子川什么官职的圣旨?
这么想着,老太爷还是让人将护国侯夫人院中的人叫出来,而后又道:&ldo;小公公,我儿中毒还未根除,尚且无法起身,这&rdo;
&ldo;叶老侯爷不必担忧,圣上说了,护国侯劳苦功高,如今身体还未恢复,就不必前来接旨,好生在屋里歇着就是。&rdo;
&ldo;皇上体恤,护国侯府感激不尽。&rdo;
&ldo;哪里哪里。&rdo;
等到人都到齐了,见小公公从锦盒中拿出一卷明黄的圣旨,众人都跟着陆续跪下,孟薇不知道该不该跪下,按理在外人面前她是护国侯府的小丫鬟,但是她和护国侯府签的雇佣契约在十一月的时候已经到期,也就是说她和护国侯府没有什么关系
孟薇看了一眼前边的叶子川,却不想叶子川突然转过身,一把拉过她的手,让孟薇站在他身侧,稍稍使力,让孟薇和他一同跪下。
整个过程太快,只有孟薇身旁的几人注意到了,至于护国侯夫人和老太爷则是在府中之人的最前方,故而对身后的事情根本不知道。
&ldo;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护国侯府叶森嫡子叶子川将功折罪,朕甚悦之,念在卿已到婚配之龄,当择贤女与配,薇和县君温良敦厚、品貌出众,二人年龄相仿,性情契合,为成佳人之美,特将薇和县君许配护国侯嫡子叶子川为妻,一切礼仪,交由护国侯府操办,择良辰完婚,钦此。&rdo;
念完圣旨,那位小公公笑得和熏:&ldo;叶老侯爷您接旨吧。&rdo;
当年的四大功臣是得先皇恩准不必跪拜,接过圣旨,老太爷面上满是疑惑:&ldo;敢问公公这薇和县君是何人?&rdo;
难不成是他离京的那段时间,皇上封了个县君他不知道?
那会是哪一家的女儿?
现在朝堂局势紧张,老太爷自然想要知道他的孙媳妇是谁,如果是他们阵营的亦或者是中立的最好,如果是镇国候府那边的,可就得防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