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如今有更好的亲事,石梅肯定不会往外推。
叶筝的婚事处理好了,叶筠才能一心一意为夫家着想,才不会分神。
叶筝能干,也可以帮衬叶筠。
这是相辅相成的事情。
若是娶了夏金桂那样的儿媳妇进门,叶筠还不够给他们收拾乱摊子。
石梅就让人请了杨氏过府,让杨氏亲自给叶筠介绍瞿家的姑娘。
叶筠顿时笑颜明媚,给杨氏行礼“多谢大伯娘操心,赶明儿让筝儿去给大伯母磕头去。”
这就是愿意相看这一门亲事。
杨氏十分高兴,说道”这是什么话,不说你们照顾蓉儿,直说蓉儿跟筝儿两个处的好,这有了好事自然想着他。“
然后,杨氏又把那话说一遍“眼下正值年节,大家都忙,等到正月,许夫人要来我家走亲,那时候侄儿媳妇过去帮伯母陪客,顺便接触一下瞿姑娘。
若是看上了,咱们再接着谈下面的事情。”
叶筠问道“未知姑娘今年几岁?
大伯娘别误会,筝儿今年十七,明年十八岁,准备回乡秋闱,大后年参加会试。
这婚事怎么也要等后年,我是怕姑娘等不了。”
杨氏道“再不会,姑娘这个腊月初五才及笄,再等三年也不过十八岁,只要婚事说定了,这个岁数并不大。”
叶筠一听笑了“这个岁数很合适,有劳大伯母操心。”
婚事说成,杨氏心里美滋滋的。
这事儿在亲家面前有了交代。
蓉儿也有面子。
转眼腊八,荣宁二府又开始在城外施粥。
这日,许夫人便跟石梅张氏、杨氏余氏、胡嫣然水灵叶筠迎春惜春探春,这一行荣宁二府的女眷,在西城门偶遇了。
许夫人也合陈老夫人一起,在城门口搭建了粥棚。
许夫人因为姑娘今年百事顺遂,想去庙里捐香油。
陈老夫人劝说她,与其去庙里捐香油,不如去城门口搭建个粥棚子。
如今虽说是四海升平,吃不上饭的人还是有许多。
城外天齐庙的乞丐还是成群结队。
这事儿不可说。
这次相遇也很巧。
陈老夫人她们在东城门施粥,荣宁二府在西城门施粥。
然后,这两拨人硬是在西街相遇了。
相遇了就找个茶楼吃杯茶,说说话呗。
石梅、陈老夫人、张氏、杨氏、许夫人,这些人就坐在了一桌说话。
胡嫣然、余氏、水灵、叶筠、则带着小姑子坐一张大圆桌。
陈家的两个奶奶,两位小姐,再有许家的一位奶奶,两位姑娘坐一张茶桌。
虽然不是一张桌子,大家在一间暖阁里吃茶,相互之间能够看得见。
相互说话的声音都听得见。
许家带来两位姑娘,其中一位是瞿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