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军指挥部,大家也在非常热烈的讨论着。
与28军关注的重点有所不同。
74军更为关注此次金山卫防御一线的炮火使用技巧!
二战期间还没有精确制导的概念,还是大炮巨舰无限火力输出地毯式覆盖的思维。
那时候的战列舰,就是个恐怖的炮台!
那日军满载排水量39500吨的扶桑级战列舰为例,上面的356口径主炮有12门,双联装;152毫米口径副炮有16门,双联装;另外还有鱼雷发射管以及上百门25毫米到127毫米高射炮……
当然了,这种镇国神器,是不可能弄过来给陆军护航的,陆军还没有这么大的脸!
作为“蓝军”的第四舰队,基本上是以二线军舰为主,以及一些为了实战需要从联合舰队抽调当陪练的军舰。
例如1935年松下元领着闯台风那次,第四舰队军舰组成包括航母“凤翔“、“龙骧“、潜艇母舰“大鲸“、4艘“妙高“级重巡洋舰、“最上“号等9艘轻巡洋舰、“吹雪“型驱逐舰,以及大正时代建造的“神风“级和“睦月“级驱逐舰。
台风事件后不少军舰做了改装,目前妙高级和最上级主火炮口径都是203毫米,吹雪级主炮口径127毫米,神风级和睦月级主炮仍然是120毫米。
但不管是哪种口径,对陆攻击都是牛刀杀鸡……
下午当日军舰炮开始铺天盖地朝着金山卫城倾泻炮弹的时候,雷雄和王子隆只留下少量观察哨,带着大量守军撤到城北分散隐蔽了起来,最大限度避免损伤。
虽然日军不能精确报告炸到了城里的那些建筑,但他们可报告说,那些炮弹落到的城外,偏离度如何。
轰炸金山卫城的同时,日军还对多处华夏守军第二道防线的支撑点阵地发动了舰炮袭击。
但即便如此,日军仍然没有能够攻破二道防线上的任何一处重要支撑点阵地!
华夏守军的炮火并不多,但却很灵活地和日军玩起来游击战!
原本山炮和迫击炮就有着轻便利于移动的特点,偷摸埋伏在一个地方,等到日军对那个位置发起进攻的关键时刻,叮里咣啷一通炮火,取得炮火优势之后,轻重机枪自动火力一阵子弹雨子弹墙,小鬼子也只有哭爹喊娘。
只不过,下午这一段时间日军舰炮火力的最大用处,就是让日军安全送了十门九二步兵炮和大量炮弹上来。
整个期间,日军舰炮轰炸的,全都是华夏守军可能对登陆场形成威胁的炮兵阵地位置,让华夏守军无法架起炮火阻击日军把火炮运送到岸上。
上一次彭小文穿越,第一仗是37年9月份坚守宝山,打的也是反登陆作战。
但是那一次,他们只有一个营的兵力,日军凭借舰炮优势先实现纵深包围,然后彭小文他们营500多人,在没有援兵没有物资供应的情况下,打到弹尽粮绝也没有等到物资和援兵。
可这一次不同!
金山卫登陆作战,后勤线在我军手里,守军不是一个营,62师、63师还有助战的教导营、74军工兵部队、以及海军部队,加起来总共合计将近十个团!
这都还没算戴春风整备的那些专门配合工兵进行土方施工作业的青壮劳工!
就算日军送上来十门九二步兵炮,还送了俩个为炮兵提供观察的气象气球,那又能怎么样!
只能暂时欺负欺负守军,并不能彻底逆转他们现在的劣势!
彭小文从海军那边借过来的大口径火炮,不就用光了150重炮的炮弹嘛!咋了,别的打不响啊?
再者说了,74军没有炮兵啊?不能调过来啊?
日军其实也并非没有想到,但他们确实没有别的办法了!
十门九二步兵炮组装完毕之后,他们直接就部署在金丝娘桥西侧!
两个气象气球,一个在全公亭位置升空!另一个在更靠近卫城的金丝娘桥位置,就在日军炮兵阵地附近升空!
小鬼子还没疯狂到直接进攻卫城的程度。
打下衙前镇,确保此处没有能够威胁到炮兵阵地的可能性!
然后再向金山卫发起进攻!
这也是符合小鬼子们教科书的战术!
小鬼子搞这些动作的时候,华夏守军也没有别的办法。
战士们把准备好的火把,伸进小山似的柴草垛,火苗借着风势“呼呼”乱窜越烧越旺。
等到火苗窜到老高的时候,有人抱着打湿的稻杆往火堆上这么一盖!
火势马上被压住,转而冒起一道浓浓的白烟!
轮胎啥玩意的,已经没有了,但是这样的柴草垛到处都能准备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