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黎明白,创造财富的不是他一个人,也不能靠他一个人。财富属于人民,财富最终也只能靠人民创造。
第134章
“新印的官报上有招聘启事!丽人织造坊开始招收女工,招收女工!会用新式纺车,会简单刺绣的女工,一个月六十文钱打底,做多少工给多少钱,做六休一,有租房补贴,有节假日礼物,速来报名!速速来报名!”
一个个头不大,声音清脆的报童在一个村子的中央吆喝,
“哎,哎,你这小报童先别走,让我瞧瞧这幽州官报的招工信息!”,一个村中的女孩开心地拦住报童。
“不能瞧,你得花一文钱买!”报童赶紧捂住自己手里的一沓官报。
女孩跺了跺脚,“瞧你小气的,哼!”
解开荷包,她给报童递上一枚铜钱。
一拿到官报,她立马浏览起中间招工的消息。
丽人织造坊她是知道的,工钱出了名的高。村中许多媳妇都想去,若是有人被招上了,那简直是值得全家人庆祝的事情。
沈大人为了提高女子们学习识字的热情,特地开设了许多适合女子从事的工坊。在这些工坊里,没什么力气的女子,通常会从事不费体力的事务:给罐头贴上商标和说明书、织布或者设计衣裙头饰的图样等等。
当然一些有独门手艺的,那就会直接成为工坊里的大师傅,工钱高得让村中的男子都嫉妒。
可是……丽人织布工坊在城西啊,城西是不是离家里太远了?若是真的被招进去了,不知爹娘愿不愿意我去这样远的地方。姑娘思忖着,还没开始进行考核,就开始思索考核过后的事情了。
她很自信,因为她是全村识字最多的姑娘。村里的女子书社,里面教她的女先生最喜爱她,因为她学得又好又快。
女红她做得也极好,还特别喜欢设计些新奇的图案。新式的织布机,家里出嫁没多久的姑姑就有一架,她娘早就叫姑姑教导过她如何使用了。
只要家人同意,她去丽人织布工坊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爹,你看看吧!”女孩将官报拿回去,眼巴巴地看着她爹,“招工的消息都出来了,您就叫我去吧!反正姑姑离蓟城城西不远,她会照看我的!”
她爹淡笑:“妮儿,想去就去吧,爹不拦着你来!”
女孩兴奋地跳了起来,“爹,你改主意了?真同意我去工坊赚钱?”
“是啊,真是拿你没办法。你姑姑,也参加这次招工,现来了消息,昨天就被招进去了,还做了管事,你去了,与你姑姑还有个照应。”
女孩惊奇地睁大了眼睛,“是啊,我怎么没想到,姑姑她也可以去!但是姑姑家里的小弟弟怎么办?叫谁带着呢?”
这中年汉子一脸高兴道:“当然是你姑父带了,你姑父现在家里做木匠活,每日虽然很忙,但是不必出远门。你弟也大了,不像以往,还要人喂饭,走哪里都得抱着。再说了,一天就上两三个时辰的工,不妨事儿!”
女孩撇撇嘴,姑姑的婆婆不是什么好人,特别爱磋磨姑姑,只不过沈城主勤政爱民,治下的县官严审诸如女子被磋磨致死的案子,当街斩首几个“典型”人物,她才心虚回乡下老家去了。
姑姑如今自己当家做主,一是自己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二是幽州的风气得到整治,女子地位提高,姑父不敢指手画脚。
她以后,也要像姑姑那样,做个顶门户的好姑娘。
第135章
“新来的,四人一个寝室,上午上工两个时辰,下午上工一个时辰,再念一个时辰的书。工钱已经跟你们说过了,都勤勉些,你们的好日子还在后面。”管事的娘子不过才三十岁出头,不过头发都花白了,一张脸满是风霜,只有一双手,还能入眼。这是她刻意保护的结果,她年轻的时候是个绣娘,什么花样都会绣,十里八乡就数她女红最好,手是一个绣娘的生命,如果绣娘的手太糙,是没办法绣出名贵的绣品的。
众人纷纷应是。
工坊设施很新,住宿的地方,工作的地方,吃饭的地方一应俱全。管两顿饭,饭菜都很好,管事们会和工匠们一起吃。
说话的这位管事,手艺极好,连蜀绣和苏绣都绣得叫人爱不释手,蜀绣工艺之难,使得一城之中,会绣的姑娘,也不过区区十来人,她更是这十来人中的佼佼者。
她为人严厉,但是对待工匠们又很好,像是对待自家的姑娘一般,众人是又爱又怕。
管事是蓟城周边乡下人,夫家姓薛,她是个寡妇,丈夫身染恶疾去世,儿子也在早些年的时候,在村外失踪了。那时是荒年,粮食不够吃,她儿子才五岁,因为太饿了,偷偷吃了同村一个恶霸的一点粮食,谁料那恶霸不依不饶,把他往村外赶,扬言一旦捉到他,就要把他活活打死。他不敢回村,村子又大,他就迷路了,等薛娘子从外面寻野菜回来,去找她的儿子的时候,这孩子已经不见了踪影。村外比村内还要混乱,一个五岁的孩子,如果没有及时回家,在外游荡,可想而知他会遭遇什么。
或者被卖了,或者,被饿极了的人给吃了。不过,薛娘子不相信,她觉得自己的儿子向来是机灵的,脖子上还戴着他出生时,他爹给他求的附身符,一定可以逢凶化吉!
薛娘子找了很长时间,也没有找到。这些年她也没有再嫁,她害怕儿子回来,不敢认她这个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