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妤听罢,手中的竹篦顿了一顿,渐渐放下了,又叹道:&ldo;嫂嫂何须与我这样见外,说些什么还不还的话。嫂嫂乃是王兄心尖儿上的人,便也是我的亲嫂嫂,王兄走得这样仓促,一句话也未留下,可我知他心中定然是最放心不下你的。我代王兄照顾嫂嫂,亦是我心甘情愿的事。嫂嫂切莫再说什么还恩的话了,教人听着生分,也伤心……&rdo;
思妤一面道,一面那双眼也渐渐低垂,鼻尖抽了两声,竟是又要落下泪来。
阿慈见着,一时更添心酸不已,也回身拉过小姑的手:&ldo;好思妤,是我的不是,这话你便当没听过,往后我再不提了。&rdo;
思妤默默点点头,又别过脸,伸了只拇指将眼角的泪撇去,抬眼道:&ldo;嫂嫂的发还未梳完,我再替嫂嫂梳一梳。&rdo;
&ldo;好……&rdo;
阿慈重又回身坐下,任思妤一下一下,梳着她的头。
她也不知为何,明明晓得自己如今嫁进了王府,深宅大院,人心难免叵测,故而时刻叮嘱自己谨言慎行,小心为上的,却偏偏会对这样一位表姑娘,卸下防备,生出天然的亲近之感来。
她想,许是还在家中待嫁时,听闻这位表姑娘的身世凄凉,心中觉她命途也是坎坷可怜,自打那时起,就已在她心中生出许多同命相怜的感叹了。及至今日一见,又觉她举止虽然有些冒失,但天性未泯,心地淳良,便更愿意与她走得近些。
阿慈想,她自幼失了父母,同自己一样寄人篱下地长大,那瞧人眼色过日子的滋味,无论是身在市井还是身在高门,都应当是一样难受的。
但她到底是长成了,自己这么些年来,也长成了。
阿慈念及此处,不经意又微微叹了一声。
她较之思妤虚长几岁,两个人年岁相近,命途亦是相仿的‐‐思妤幼年失恃失怙,阿慈也是。
阿慈的母亲生她之时因胎位不正,以致难产,是以阿慈甫一出生,生母便撒手人寰了。父亲家中以卖酒为生,独自一人拉扯了阿慈三年,又在媒人介绍之下,娶了一位王氏续弦。
彼时阿慈尚不足四岁,虽还懵懵懂懂的,却也已经晓得辨人眼色了,是以她总是很乖,在父亲的眼里懂事又听话。
那样的日子,本也平平淡淡。
继母在她五岁时又给家中添了一位弟弟,父亲很是高兴,为他讨名&ldo;念昌&rdo;。阿慈见他高兴,心中亦是欢欢喜喜的,见父亲忙着照料继母与弟弟,也会搬一张矮凳,站在板凳上踮着脚尖学打酒,好替忙不过来的父亲分担一些。
只是,阿慈心想,也许自己生来就是一道拿黄连熬出来的命罢。
阿慈十岁那一年,京中时疫横行,父亲也不幸染上了。
她犹记得父亲走那一日,几个拿白帕子蒙面的人来家中抬走了父亲的尸身,继母将哭得浑身发颤,要抱住父亲一起走的阿慈锁进了柴房。阿慈透过柴房门上那稀稀拉拉的木头缝隙,看见继母用巾帕掩住口鼻,皱着眉嫌恶地将父亲所有的衣被丢到院子里,付之一炬。
阿慈也记得,继母放她出柴房时,蹲下身子,拿帕子细细擦干净了她脸上的泪痕,摸着她的脑袋,哽咽道:&ldo;阿慈最是懂事的,你爹爹走了,咱们母子三人总不能坐吃等死不是。可你瞧昌儿还那样小,娘实在也是腾不出身来……娘知道这些年你帮着爹爹照顾酒坊生意,多少也是懂得一些,你看自明日起,你在前头卖酒,娘来管账,拉扯着弟弟,咱们三人相依为命,可好?&rdo;
阿慈忆到此处,心中又勾起沉沉一声叹息来。
她没有权利说不好。
于是从那一日起,阿慈开始当垆卖酒。
白日里,她就在酒坊中招呼着往来买酒的客人,继母偶尔上外头来瞧上一眼,抑或是取些银两,说是要给弟弟置衣;入夜,阿慈便在柜台后头支一张用两条长凳放一块竹板搭的小床,睡在铺子里。
继母起先并没有说什么,但日子久了,也开始有意无意地嫌起阿慈的命来。
她道阿慈是个&ldo;硬命种&rdo;,又因嫌弃阿慈命硬,生怕她克死了自己与黎念昌,故而吃睡皆不让阿慈与他们一处。
这样仰人鼻息的日子,就直到阿慈嫁进王府里来。
是以阿慈才见思妤,既已晓得她的身世,又瞧她如此待自己,打心底里便已是将她视作了亲妹妹。
她想着,又望向镜中的思妤凝神。忽而又听见身后一声轻唤,道:&ldo;嫂嫂,已梳好了。你且坐一会子,我去瞧瞧浴房中的水,可是放好了没。&rdo;
第4页
第4章
阿慈这一夜,洗漱更衣,又等思妤洗漱过一番再上床时,已是子时了。
她与思妤躺在床上,听外头隐隐约约传来的嘈杂之音,知道是胡管家领着府上下人在置办王爷的后事。思妤伸出一只手来,隔着被子拍了拍阿慈的手:&ldo;嫂嫂,莫多想了,一切都待明日起来以后再说,先睡吧。&rdo;
阿慈应一声,又唤思妤:&ldo;你也早些睡。&rdo;
&ldo;嗯……&rdo;
思妤应着,又将手缩回被子里去,拉了拉教这一伸手给撑开的被头,一蜷身子,便侧过头睡去了。
阿慈躺在床上靠里的一侧,等着先头留在灯罩中的最后一点短烛渐渐燃尽。